重温入党誓词、古枫树下听党课、参观红军宿营旧址、重走红军路……最近一段时间来,曾经僻静无比的黄家地村变得热闹非凡,一批批党员干部、中小学生和游客纷至沓来,在这个曾留下革命先烈英勇足迹的村落接受红色文化洗礼。
黄家地村是云和县安溪畲族乡远近闻名的红色古村,位于云和和景宁两县交界地的大山深处。80多年前,由刘英、粟裕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一路辗转,曾4次来到黄家地村,在这里播撒下了革命的火种。
黄家地村早在1938年11月就建立党支部,此后还建立武装游击队。在党的领导下,激烈的“三抗”斗争(抗粮、抗税、抗丁)、游击战斗、反清剿战斗在这里此起彼伏,书写了波澜壮阔的革命篇章。
一面党旗,一份初心。至今,村里还保存着一面有着71年历史的老党旗,彰显了革命志士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书写了一段兄弟齐心守护党旗的感人故事。
今年58岁的村党支部书记柳伟明,是这面党旗的第二任守护者。上世纪90年代初,只有30岁出头的柳伟明从堂哥柳恒章那里接过这面老党旗,将其视作生命一样贵重,用心地保存好。如今,柳恒章虽已是92岁高龄的老人,但对于当年的革命往事还是记忆犹新。
讲起这面老党旗的来历,还得从70多年前说起。1948年,随着云和和景宁的农村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想要入党的村民越来越多。入党需要宣誓、宣誓需要党旗,没有党旗怎么办?在此背景下,时任云景区委副书记的叶光通就建议制作一面党旗。随后,便历经千辛万苦,在景宁石埠坑村找到了一位姓王的裁缝,通过一针一线缝制出了这面旗帜。
“当年党员中大多都是农民,文化程度普遍都不是很高,党旗制作好后,就一直由我保管。”柳恒章回忆说,当年,他是叶光通的秘书,成了老党旗的第一任守护者。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一直把这面党旗带在身上,见证了许多老党员入党的光荣时刻。
1949年5月11日,云和解放。次日,柳恒章带着这面党旗回到了家乡黄家地村。一有空,他就会拿出党旗,静静地看着它,也偶尔与晚辈讲讲过去的故事,让他们接受红色精神的熏陶。
不久后,柳恒章被调往县城工作,而旗帜就一直留存在了家里。担心旗帜受到破损,柳恒章把老党旗交给了堂弟柳伟明保管。在他看来,堂弟头脑灵活、心细,把党旗放他那里,他非常放心。
“人在旗在,人倒旗不能倒,我接过这面旗帜,就应该负起这份责任!”柳伟明说,这些年来,这已不仅仅是一面旗帜,更是一种精神,不断激励着村民们坚定信念、战胜困难,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革命传统,齐心协力改变村庄面貌、带旺产业发展,不断焕发红色老村的新魅力,开辟绿色发展新天地。
由于区位条件等因素,直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黄家地村依旧没有通村公路。1996年,柳伟明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随即准备在这茫茫大山中开辟出一条致富路。
“村民修路的激情所显现出的强大战斗力,至今令我印象深刻,全村上下团结一致,家家户户出工出力,干劲十足!”柳伟明回忆说,不仅如此,前些年村里修建红军古道也得到了村双委干部和村民的大力支持,工程建设没有受到任何阻碍。
事实一次次证明,革命精神已如同这面老党旗一样,刻进了全村人民的心里,使得红色堡垒支部的精神力量在当下依旧闪耀光芒,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
最近,黄家地村结合自身优势,精心推出初心研学线体验活动套餐,不断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绿色经济发展有效融合。活动套餐仅推出一个月,就接待党员群众近千人次,为村集体增收数万元收入。
“我们在外谋生,靠的正是红军这种敢闯敢拼的精神品质。近段时间以来,全市上下都在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这给家乡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在贵州打拼创业的黄家地村民柳建南深有感触地说,黄家地村环境优美,又有丰富的红色文化,通过合理的旅游开发,肯定能迎来一次新的跨越发展。
“当前,全村上下都在寻思着如何进一一步做大红色旅游这篇文章,发展农家乐和民宿产业。同时做大高山西瓜、云和雪梨等传统特色产业,发展红色游、采摘游,推动村庄‘红绿’融合发展,老百姓就一定可以实现在家门口致富。”柳伟明信心满满地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