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丽水莲都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加快发展年”为抓手,达成发展共识、浓厚发展氛围、凝聚发展合力,形成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良好局面,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在这一年,莲都坚持“发展莲都、服务市区”基本定位,坚持“自我加压、跳起来摘桃子”工作理念,坚持“产业为基、工业为先”发展路径,坚持“担当作为、务实苦干”工作主基调,坚持以“五大工作制度”大抓落实,围绕勇当丽水“发展头雁”“创新标兵”“实干先锋”总要求,坚定不移走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道路。
在这一年,莲都全面厉行“丽水之干”,大力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全力推进高质量绿色发展,加快山区跨越式发展,系统构建以“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为显著特征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加快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促进全区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奋力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2020年莲都推动经济低开稳走、向上向好。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3%;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区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9%和7.6%。省、市、区十方面民生实事圆满完成。
发展头雁 打好“两战”
聚焦战疫大考,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莲都区委常委会认为,“两手硬、两战赢”考验着党员干部的智慧担当,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一方面发展保障得到新加强,全区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一线管控、精密智控、群防群控”,守牢城市“大门”、村社“小门”、群众“家门”,抓牢重点地区人员和入境人员“硬核隔离”。
另一方面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市复课,全力稳企兴企。莲都建立“一车四员四到位”机制,深化精准服务企业“千人进万企”专项行动,有效保障防疫物资,开辟绿色通道解决“复工难”,组织专车专列解决“返工难”,有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过程变为转型升级过程。实施“争先创优”行动,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出台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十条意见等惠企政策,以“减税减费减租减息减支”共克时艰。
6个项目列入省“六个千亿”投资计划,成功发行5亿元旅游产业专项债券,碧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列入自然资源部试点名单……
在过去的2020年,莲都项目为王抓发展,投入使用全市首个专业装修垃圾处理项目——务岭根垃圾填埋场(三期)。全市最大的农业项目——华统畜禽产业链智能化项目里塘区块正式投产,总投资50亿元的杏福康旅小镇项目如期开工。
“双招双引”正当时,莲都落实“区领导带头、全员招商”和“政府主导、政企联动”招商机制,设立丽水长三角招商中心莲都招商部,紧盯央企、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引进康纳自闭症干预项目等一批装备制造、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项目。全年新引进项目38个,其中大项目14个,实际利用内资40.9亿元。
在平台“二次创业”方面,莲都完善了丽水工业园区体制机制,推进高溪工业小镇建设,完成有效投资14.7亿元,进驻投产企业66家。莲都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工业机器人35台,整治“低小散”企业26家。“安派科生物科技”“梦翔教育”先后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全年区属规上工业增加值13.7亿元,同比增长8.5%。
在生态农业方面,全区完成茶叶扩面近8300亩,确定“莲城雾峰”为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建立全市首个超市产业农合联。生猪增产保供获省“争先创优”行动“最佳实践”,创成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区和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区,老竹畲族镇还入选2020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
在生态服务业创新实践中,莲都启动丽水古堰画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让古堰画乡入选了全省首批未来景区创建试点、首批省级职工疗休养基地;举全区之力,大力推进文旅促消费活动,入围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莲都森林康养乡村旅游线路成功列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大港头-堰头-河边线”获评省美丽乡村夜经济精品线,白云街道入选省首批商贸特色镇,城西村、大港头村被评为2020年省电子商务示范村,瓯宝安防、绿盒电子商务被评为省新零售示范企业。全年服务业增加值266.45亿元,同比增长5.2%。
创新标兵 创新实践
创新是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源动力。
扎实推进美丽莲都建设,在过去的一年,全国首个松材线虫病智控管理平台“云森防”在莲都投入使用。市区空气环境综合指数为2.75,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七;市区PM2.5平均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全省列第二,并成功入选省大花园示范县创建单位名单。
在全国64个地级市中以第八名的优异成绩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两连冠”,创成省“基本无违建区”,并加速推进城市扩容,市区城中村改造(重点项目征收)拆迁房屋约11万平方米、征收土地4427亩。
在美丽城镇建设中,碧湖镇入选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名单,大港头镇获评新时代美丽城镇省级样板,老竹畲族镇入选全省旅游风情小镇。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莲都在一年中共完成市区老旧小区改造10个、26.45万平方米。衢丽铁路开工建设,北埠至堰后农村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洪渡互通至黄村农村道路改造提升工程(仙渡至黄村段)等一大批项目加快推进,主城区及重点乡镇、旅游景区5G信号实现全覆盖。
政府改革全面深化。莲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一般企业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前审批实现“最多80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完成全区GEP总量核算。莲都区还建立了“云办税·智慧大厅”,在全省首次使用电子签章,实现涉税事项办理“不见面”“跑零次”。
“问海借力”扩面升级。莲都与上海市黄浦区开展战略协作,持续深化与义乌市、宁波江北区山海协作,山海协作消薄园首次分红300万元,全省投资额和建筑面积最大的科创飞地——莲都大厦开工建设,助力四川省剑阁县实现脱贫“摘帽”。
浙西南科创高地加快打造。莲都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3家、“绿谷精英”项目11个,均创历史新高;新认定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市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1家,均实现零突破。
科研实力不断增强。莲都与浙江清华长三院合作的浙江“帮邦行”项目正式投产运营,陆续出台“莲9条”人才新政,引进“国千”人才1人,“画乡莲都·院士之家”签约入驻院士17人,“国家水稻分子育种中心丽水示范基地”项目落户碧湖,袁隆平院士为基地亲笔题名。
实干先锋 砥砺奋进
全面小康,莲都首善。
莲都全区深化“区乡村三级联动办实事”机制,共办结民生实事824件。深入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消除农村家庭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下现象,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2685元,增长14.5%。全民健康补充医疗保险“浙丽保”参保率超过85%,并在全省首创为退役军人购买小额意外保险,协助丽水市创成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无障碍环境区。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莲都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正式启用,国家、省、市、区四级走访总量较近三年平均值下降38%,化解各级信访积案94件。黄泥墩村“阳光票决制”获全省法治乡村实践优秀案例,系全市唯一。
第二届丽水巴比松国际研讨会暨2020古堰画乡小镇艺术节、2020全国乡村春晚集中展示活动启动仪式等大型活动在莲都成功举办。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
在过去的五年里,是莲都在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中奋勇前行的五年,更是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新路径、高质量绿色发展新道路的五年。五年来,莲都基本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为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三五”规划指标中,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达406.97亿元(达到原定400亿元目标),是2015年的1.4倍,年均增长5.5%。
服务业增加值266.45亿元,是2015年的1.6倍,年均增长6.9%;占生产总值比重65.5%(达到62.4%目标),累计提高7.8个百分点(达到累计5个百分点目标)。
农业增加值21.49亿元(达到21亿元目标),是2015年的1.2倍,年均增长3.0%。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669元(达到50000元目标),高出2015年16631元,年均增长8.1%(达到7.5%目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城市化率于2019年率先完成规划目标。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莲都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将乘势而上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莲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坚持守正和创新相互促进,坚持质量效益和规模速度统筹兼顾。在高质量发展前提下实现必要适度的高速度增长,全区生产总值(GDP)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实现“两个较快增长”,发展速度能快则快,经济总量占全市的份额稳中有升;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体系构建、创新平台打造、创新主体培育等取得重大进展,丽水北城科创圈、碧湖新城科创轴建设扎实推进,“科创飞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建成浙西南科创中心;以数字化改革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基本建成高标准市场体系和营商环境最优区,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向各领域深度拓展,山海协作全面升级;以碧湖新城为重点,以丽水古堰画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在县域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全市前列,人民生活品质达到新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发展头雁”是莲都当仁不让的责任义务。加快发展作为莲都“十四五”时期的主旋律,不断凝聚发展合力,莲都必将成为丽水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对外开放的主力军、形象展示的主窗口。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