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吴,你的第三批水稻苗已经发货了,到时候请你签收!”日前,丽水利农农业技术服务部负责人张木旺,在给庆元岭头乡南峰片区水稻种植基地发送稻苗后,专门打去电话叮嘱,此前,他已向该基地发送两批稻苗。
原本南峰片区1300余亩水田是种植高山冷水茭白,这种茭白亩均产值8000元左右,在乡里有十余年的种植历史。因为传统种植技术不规范,导致过量使用叶面肥,种植区内水体一度富营养化,存在水质下降隐患,水体经贵南洋溪流入福建。
“一个成熟产业不容易,‘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的金字招牌更难得。”原本,省际交接断面的水质只要达到Ⅱ类即可,岭头乡主动提标至Ⅰ类。
乡里结合按照“优化品种、合理布局、提高效益”的原则,采用“村集体流转土地、统一招商‘选’资、发展生态产业”的模式,流转南峰片区1300余亩水田,整体打包给客商经营种植中浙优8号等水稻500余亩,其中200亩发展稻田生态养鱼产业。目前正对接大际头村1000万元的种牛养殖项目,该项目的实施还需近千余亩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的土地。
“我家的田流转给了村里,又有人来我们这承包种地,我们这些老年人还能在家门口赚点工钱。”龙源村村民吴水淼对于转产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他和妻子有3.5亩水田,流转后每年有1750元的租金,两人帮着料理田里的农活,年工资也能拿到近万元,老两口又有社保金,生活得到进一步保障。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我们以壮士断腕、从头再来的决心走好产业转型、维护绿水青山的生态之路。”岭头乡乡长吴荣贵说。
岭头乡立足传统农业产业优势,做足“山、林、田、水”文章,努力探索了一条既保护生态又充实“腰包”的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之路。
据统计,通过土地流转,南峰片区农户能拿到每亩500元的年租金收益,依托基地建设,增加就业岗位200余个,解决留守老人增收问题,人均增收达4000元。
此外,岭头乡还建成了“莲洋花海”中药材苗圃基地、高山小尖椒基地等,投资692万元用于对田块集中区域的堰坝、灌溉系统、滤池等的建设,从技术层面围堵生态保护缺口。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