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了,学生无不欣喜万分,但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园艺专业的学生们则犯了愁:同学们都离校了,梯田里的果蔬怎么办?
“梯田”指的是该校最中心的梯田广场。早在2020年年初,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教研室提出了一个设想:省内有48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实训基本在农村,能否借助学校北高南低的地势,用梯田的形式将农田从乡间搬进校园?如今,彩椒、水果玉米、四季豆、秋葵、黄瓜、番茄等十余种果蔬在此落地生根,校园“C位”种出了一片“梯田教室”。
眼前,梯田教室的辣椒、茄子正在等待采收。为了确保“梯田教室”放假“不打烊”,园艺专业学生自发成立暑期“护田小分队”,其中来自台州的陈奇宏和宁波的江丽友决定“全程留守”。“放心不下我种的瓜,我们早上来除草,观察它们的情况,傍晚的时候来浇水、采收,我要替回家的同学‘护好田’。”当被问到为什么愿意留校的时候,陈奇宏腼腆地笑着说。
梯田教室可以说是园艺专业学生的“最喜欢的老师”。“农田里的垃圾怎么分类?能不能变废为宝?”“四季豆的搭架时期要怎么把握,才能延长四季豆的生长结果期?”在“梯田教室”农训课之前,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园艺专业学生叶天浩脑海中有很多疑问。“我的四季豆架子经历了几次‘考验’和‘波折’,我还专门画了图纸,请教了老师,一次次尝试让我最终找到了答案。”
3月初育苗,3月中旬发芽,3月24日移栽,4月21日搭架子,6月初成熟,每一个重要节点叶天浩都记得清清楚楚。从培土、播种、种植、养护到采摘,从育苗到瓜熟蒂落,学校园艺专业的学生见证并参与了“梯田教室”里的果蔬从无到有、“从0到1”的全部过程。
记者了解到,“梯田教室”是丽水职业技术学院96.1亩自然教育农场的组成部分,被分成32块责任田,每一块责任田都有2-3位学生作为“承包人”。
在“梯田教室”,学生戴着草帽、披着毛巾、穿着雨靴、提着果篮,奔走劳作在田间陇上。“从教学大楼到“梯田教室”,只有不到500米的距离,学生步行3分钟就可以到达他们的‘一亩三分地’,完成从书本理论到实地耕种的生产实践。”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教师李汉美说,周四到周六是学生的集体劳动时间,从日出到日落都能看到他们在田里繁忙耕作的场景。
李汉美老师不仅是“梯田教室”的农训负责人,还是“梯田教室”的“开荒者”之一,为了把校园景观“梯田”变成“梯田教室”,她笑称“皮肤晒成了‘泥土色’”。 “土地不会骗人,下地勤不勤,浇水、施肥科不科学,几分付出就是几分收获。”对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来说,梯田是黑板,农具是课本,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就是他们的答卷。
李汉美扛着锄头给记者算了笔账:“以前学生习惯在课本中找答案,问老师要答案,一堂90分钟的课可能只有45分钟的效果。‘梯田教室’搬进校园以后,除了上课时间以外,学生每天会主动在劳动中自己摸索答案。育苗过程中播种密度、浇水量、浇水时间等问题,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90分钟的课就起到了180分钟的效果。”
“‘梯田教室’的农作创设了真实的工作场景,这种场景为培养新农人的综合能力创造了条件,包括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梯田广场作为学校的中心广场,聚焦了全校乃至全省高职院校的目光,使农作成果成了公开的展示,这种展示促进了师生比学赶超动力的生成。”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佘德松说。据介绍,“梯田教室”能满足100余名学生的专业劳作,上半年已收获果蔬超3000斤。
目前,丽水职业技术学院还为“梯田教室”专门开设了“果蔬小卖部”,采摘后的果蔬在小卖部自助出售,收入将作为“梯田教室”的农资专用资金,形成从育苗、种植、销售的一条龙实践体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