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开学季小心通讯诈骗 警方曝光几种常见诈骗套路
2016年09月09日 09:38:52 来源: 宁波日报 记者 王晓峰 通讯员 黄一娇

  浙江在线9月9日讯 接到诈骗电话被骗去9900元学费,18岁的山东准大学生徐玉玉不幸去世。最近这条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让“开学季诈骗”成为广大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开学期间一直是学生和家长遭通讯(网络)诈骗的高峰期,不法分子借此机会对学生以及缺乏安全意识的家长伸出魔爪。为此,我市公安部门特意整理了开学季多发的诈骗套路,供市民辨认。

  去年的这个时候,在鄞州高教园区某大学就读的小韩接到一条短信,称其预订的航班因机械故障取消了,航空公司将补偿他200元延误费。小韩与其联系,对方要求他先缴纳20元的工本费并忽悠他到ATM机上操作。之后,“先给钱再骗钱”的骗局发生了,小韩被骗近5000元。

  民警说,小韩的遭遇只是一个缩影,也是不法分子最为常用的套路之一,他们经常冒充熟人、老师、教育局工作人员,通过传递领补贴、亲人发生交通事故等假信息等进行诈骗。其中,“领补贴”是较为常见的诈骗手段。对方能准确说出受害人的各种“隐私”信息,然后忽悠受害人到ATM机上操作。另一种常见手段是冒充校长、老师致电家长,称其小孩在学校受伤,急需支付医药手术费。还有些骗子甚至明目张胆地向家长索要“学费”。

  第二种常见的套路就是诈骗短信。如今随着伪基站以及改号软件的盛行,“权威”短信也得打个问号。比如,家长突然收到一条孩子“学习成绩”的短信,点开短信内的网页链接后按提示下载了一个APP,隔天银行卡内的钱就没了。类似的短信还有“检查寒假作业”“返还学杂费”“学生表现评价”“帮班主任投票”等,情景逼真,家长一不小心就会上当。此外,更严重的是,有些短信中的木马病毒属支付类病毒,如果用户通过第三方网络支付工具发起快捷支付,其绑定的银行卡很有可能被盗刷。

  “还有一种就是网络兼职,什么‘打字员’‘刷单’这类的,都是骗局,也是开学季常常出现的。”警方因此提醒大学生们,在陌生环境中要记住“三个凡是”:凡是以学校名义要求汇款缴费的大都是骗子;凡是以资助的名义要求购买物品的都是骗子;凡是要求提供银行账号信息的都是骗子。

  此外,要牢记这几个原则:接电话,无法确定对方的具体身份时,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中奖、领取补偿,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是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一律挂掉;所有短信,但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标签: 开学;诈骗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