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国家花100万重奖网络安全人才,获奖的是位76岁的老院士老先生沈昌祥是奉化人,每次回家乡都不忘看望恩师,他说——
我的工作就是为计算机增强“免疫力”让别人进不来、拿不走、看不懂、改不了
2016年09月22日 07:43:42 来源: 钱江晚报 记者 邵巧宏

  浙江在线9月22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邵巧宏 通讯员 胡亚佩 陈培芳)76岁的年纪,本应在做什么?退休后含饴弄孙?安享晚年?

  76岁的奉化人沈昌祥,却依旧活跃在我国网络安全一线。

  9月19日,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他因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杰出贡献,获得了国家100万元的奖励。全国只有他一人获得该项殊荣。

  100万元或许不少,但如果你了解他对中国网络安全做出的贡献,你会觉得,这个奖励,他名至实归。

  昨天,记者致电沈昌祥院士,向他传达了家乡的问候和祝贺。电话那头,沈院士表示,他还将会继续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尽心尽力。

   这位奉化走出去的院士

  因杰出贡献获国家100万元奖励

  9月19日,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网络安全专项基金主办的网络安全先进典型表彰仪式在武汉举行。这是我国第一次专门针对网络安全方面工作进行表彰。

  很多人可能认为,网络这个词应该跟年轻人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当天,获得最高奖项,网络安全杰出人才奖的却是奉化人、76岁的沈昌祥院士。

  这个奖项奖金高达100万元,沈昌祥是唯一一位获奖者。

  为何将这个奖颁给沈昌祥?官方给出的评价是这样说的:

  “沈昌祥完成的这些成果,在信息处理和安全技术上有重大创造性,多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使我国在信息安全保密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不仅如此,他在网络安全和科技创新、咨询论证和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也做出了杰出贡献。”

  对网络安全知之甚少的你可能听得有点迷糊,但沈昌祥的几个头衔,应该能让你明白这项工作的分量:二代身份证首席安全专家、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顾问、中国人民银行信息安全顾问……
  76岁的老人
  现今依然活跃在一线

  沈昌祥出生于1940年,是宁波奉化莼湖桐蕉司村人。1957年考入奉化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数力系应用数学专业。

  1965年入伍,在部队,沈昌祥历任研究实习员、工程师、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职。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今年沈昌祥已76岁了,但他依旧工作在一线,因为沈昌祥认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军人出身的他对于国家安全始终有一种使命感。

  9月18日,他在接受采访时将自己的工作比喻成是为计算机增强免疫系统。

  “计算机的漏洞被利用后就变成了‘后门’,成为他人的进入渠道,我们要做的就是发挥‘免疫力’,做到让外人不能进来,进来以后拿不到东西,拿到东西也看不懂,看懂了也不能篡改,这一点我们做得是好的。”

  记者了解到,就在8月31日,沈昌祥院士的工作站还和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他将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创建我国大数据领域第一个院士工作站,助力我国数据交易安全再升级。
  每次回家乡
  都会去看望高中的恩师

  如今的沈昌祥有着耀眼的头衔,但沈昌祥院士的少年时期,却也过得很艰苦。

  他出生在贫困家庭,父亲早逝,大哥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

  沈昌祥在奉化中学读书时,每次回家要走二三十公里的路,因为怕磨破鞋子,所以常常一出校门,就脱下布鞋,赤脚步行,直到村口,才重新穿上鞋子。

  沈昌祥学习成绩特别好,经常考第一。在他读小学、中学时,家里还没有接上电灯。到了晚上,沈昌祥就在家里唯一点着的煤油灯下做作业,尽管周围的环境不是很好,但沈昌祥只要一拿起书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家人的举动,丝毫不会影响他的学习。

  他与他的高中化学老师吴义寿感情很深,每次回奉化老家,虽然都是行色匆匆,但他都会挤出时间去看望老师。

  在吴义寿的眼中,沈昌祥是他最出色的学生。

  现在,除了科研外,沈昌祥还带了很多博士生。“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学问”,这是他对学生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昨天,记者致电沈昌祥院士并带去了家乡人民的问候和祝贺,沈院士听了很开心。

  “感谢家乡父老对我的关心,能获得这一荣誉,我非常高兴。同时希望家乡越来越好!”最后,他还表示会继续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尽心尽力。

标签: 网络安全;院士;奉化;杰出贡献 责任编辑: 程永高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