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书》1852年初版
国际吴语大会学术代表、宁波市方志学会会员、宁波方言爱好者徐春伟最近在牛津大学图书馆网站找到一张用宁波方言标注的“中国地图”。这张地图出自1852年传教士丁韪良编写的《地理书》。
相关记录显示,此书全部由丁韪良“发明”的宁波方言版罗马字拼音法写就,很可能是为了给当地人尤其是少年儿童传播地理知识用。
用宁波方言标注《大清一统图》
丁韪良是个在中国很有影响的美国传教士,在华居住62年。清末民初,但凡西方人写中国,必提丁韪良的大名。而他偏偏对宁波很有感情。1850年~1860年,宁波是他和夫人抵达中国后第一个长期居住的城市。为了方便和当地人交流,他发明了一套宁波话罗马字拼音方案,在语音学上影响深远。
《地理书》有几张附图,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张折叠在书中的大图《大清一统图》,上面没有汉字,也没有英文,全是宁波话罗马字拼音。稍举几例:da ts'ing ih t'ong du=大清一统图,tsih k?ng=浙江,nyingpo=宁波,‘?ngtsiu=杭州。。
“宁波话只是口语,无法用文字来表达。而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语音的音值很不确定,所以我们不得不尽力而为,用无所不包的罗马字母来加以表达。由于没有任何课本或词来指引我的学习——当时在宁波的传教使团还没有任何此类出版物——我只好自己创建一套拼音系统。我把德语中的,或者说是欧洲语言中的元音作为基础,加上其他一些变音符号,很快就编出了一套音标,使我能够复制从老师嘴里说出来的话语。”丁韪良在自传《花甲记忆》中说。
他设计的这套拼音方案后来一直被其他传教士和外国来甬工作者沿用。
丁韪良在宁波主持刊刻了多种传播科学和地理方面的书籍,如《地理书》《地球图》《算法快懂》。这几本书篇幅都不长,都用宁波话拼音编写,流传的范围不广,可能只是为给教徒和学生普及浅显的地理、数学知识而编。
目的是向宁波儿童传授世界地理知识
据相关研究者说,传教士用宁波话编书主要有两种目的,一是帮助甬传教士快速学习宁波方言,另一种是教当地人学知识。《地理书》当属于后者。
研究外侨生活的作家杨植峰在2009年出版的《帝国的残影:西洋涉华珍籍收藏》一书中对丁韪良《地理书》在全世界的收藏情况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地理书》一套四册,但全世界无人收齐此书全套。据古旧书业人士周详勘查后发现,目前海外只有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有此书的第二册及第三册。此外,再无其他图书馆或博物馆证实藏有此书(目前,徐春伟查得牛津大学也藏有1852年版《地理书》一册,以及1859年再版《地理书》一册)。而私人藏家中是否有人藏有此书全套,也是高度存疑的。”
杨植峰曾在美国费城一家古旧书商处看到过1852年版《地理书》第一册。“《地理书》作为最值得收藏的一种,却因流传滞涩,几乎无人知晓,可说是形同湮没了。”他还明确说:“此书是儿童读物,目的是向宁波儿童传授世界地理知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