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小区来了一群“黑马甲” 专盯居民垃圾袋
2017年07月26日 08:36:12 来源: 中国宁波网-现代金报 通讯员 范奕齐 记者 陈嫣然

  小宝宝用过的废弃尿片,该丢到哪个垃圾桶?过期的化妆品属于其他垃圾吗?用过的筷子算是厨余垃圾吗?

  如果你不知道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垃圾该怎么分类,没关系!宁波有个新打算——今后已经实施垃圾分类的小区,会有专业志愿者入户指导、监督你进行垃圾分类。

  自2013年7月起,宁波市垃圾分类工作开展至今已经整整五年。截至目前,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收集覆盖面已达75%,累计推广居住小区584个,推广家庭户数31.81万户,面对不断扩大的覆盖面,如何提升源头居民参与度及分类质量,一直是垃圾分类工作最大的难题。

  小区里来了群志愿者

  专门盯着居民扔掉的垃圾翻翻拣拣

  去年9月,家住鄞州区雍和苑小区的何阿姨发现,小区里常常碰见一群穿着“垃圾分类”黑马甲的志愿者。

  “有时候会到我们家里来,发发垃圾袋,还会到我们厨房里翻翻垃圾桶,看我们垃圾分类做得好不好,特别是早上晚上扔垃圾高峰期,他们还会站在小区垃圾桶旁边,跟我们讲应该怎么分类扔到哪个颜色的桶里。”何阿姨说,这些志愿者就像同住的居民一样,真真切切关心着“垃圾”这件事,“不光光提醒指导我们,也会监督着小区保洁员,每一个环节都不放松,为了鼓励我们,还经常搞活动,拿着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去,还能兑换一些小礼品,小盆栽啦,油米啦,都是我们喜欢的日用品。”

  就是这一年,雍和苑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提升,分类习惯逐步养成,垃圾收运更及时,环境更加清爽干净,小区内垃圾分类内循环系统已初步形成。

  服务雍和苑小区垃圾分类的社会组织“城市阳光”负责人叶琳说,回想起一年来的工作历程,居民最初的不理解、不配合似乎还在眼前。

  “部分居民不理解我们上门指导的行为,对我们态度难免不耐烦。”叶琳和志愿者们还是遭受了很多误解,“我们就微笑着耐心解释,当他们理解之后,工作就慢慢好开展了。”

  现在,志愿者和小区内大部分居民都很熟悉了,大家也就越来越自觉地配合垃圾分类的活动了。

  黑绿两种垃圾袋解难题

  居民家垃圾分类,清运也应该分类

  垃圾分类,环环相扣,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错,那么极有可能前功尽弃,而且大大打击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金报记者发现,小区内垃圾的分类运输确实增加了物业工作量,而且居民在分类准确率不高的前提下,不同垃圾桶内的垃圾成分差别不大,有时小区保洁员为了省事,确实存在混装行为。

  江北区日湖花园小区,每个楼层都配有一对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

  “开始两个垃圾桶里的垃圾袋都是黑色的,大家搞不清楚,很容易将已经分类好的垃圾又混装在一起。”服务于日湖花园垃圾分类社会组织“微行公益”负责人徐玲玲告诉金报记者,“为了更好地区分,减轻保洁人员工作压力,我们积极和区分类办、街道社区沟通,采购了绿色垃圾袋,和绿色厨余垃圾相匹配,不仅减轻了保洁人员工作压力,也增强了居民的分类信心。”

  同时,志愿者团队和物业企业达成一致,坚持对物业保洁人员进行培训,要求物业企业严格按照绿桶和黑桶分开收集运输,并建立监督和奖惩机制,坚决杜绝垃圾混装行为。

  “绿黑两色简单明确,我们知道物业在严格执行分类收运,自己也能坚持家中的分类工作。”日湖花园的张先生对此表示赞赏。

  截至2017年6月底,雍和苑和日湖花园两个试点小区的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从2016年9月份的20%逐月攀升至80%以上。根据“智慧环卫”平台显示,两个小区垃圾分类拍照优良率已达85%以上。

  “不久后,不少小区里都会出现这样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上门指导,也请居民能给予支持,共同推动我市垃圾分类质量。”宁波市城管局垃圾分类管理中心副主任胡柳说。

标签: 垃圾分类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