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抓拍不礼让斑马线……高科技助推宁波文明交通创建
2017年09月22日 10:31:13 来源: 中国宁波网 记者王晓峰 通讯员 陆明光 周瑾

  宁波,作为全国五个计划单列市之一,道路总里程1.52万公里,汽车保有量超过213万辆,位列全国第17位。人与车如何和谐共存,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新课题。

  求变,谋发展;思考,破困局。无论何时何地,“文明”始终是保持城市交通畅通有序最好的“润滑剂”。“文明”在彼岸,科技如舟,引导交通参与者一步步向前迈进。近年来,我市公安交警部门以智慧交通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大数据技术,以科技“治”不文明交通行为,取得显著成效。

  人脸识别系统

  曝光闯红灯者警示一大片

  前不久,宁波交警通过网络以及路面电子屏曝光了一批闯红灯的行人和电动自行车。这次曝光极其特殊,因为闯红灯者的头像以及违法过程都清晰地出现在了“镁光灯下”。顿时,社会各界一片叫好声:曝光一人,警示一大片!

  一直以来,行人与非机动车闯红灯这个交通陋习由于违法成本低,已成为交通管理中的一大难点。闯红灯是延续多年的陋习,是漠视安全和规则的表现。对于闯红灯的行人,平时你问他闯红灯的危害,他心里明镜似的,也能说得头头是道。可是,一站到马路边,就把一切抛到了九霄云外,只图方便快捷,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

  针对这个全国性难题,宁波交出了自己的答卷。据悉,为了进一步开展“一创一治”系列行动,积极推动“智慧交管”建设,我市交警新启用了一批高科技违法抓拍系统,用于打造中山路“科技严管示范街”,强力治理各类“隐形”违法。这次曝光背后的“功臣”就是9月初刚启用的人脸识别抓拍系统。它能自动识别抓拍闯红灯的行人和非机动车,并将违法人员的“大头照”即刻投影在路口的高清LED彩色显示屏,同时显示违法人员的姓氏等相关信息。

  治理中国式过马路,除了要加强执法及道德约束力量外,还需要利用高科技手段为群众提供更多便利,减少“闯”的概率,宁波就是这样做的。早在2015年,鄞州交警就在四明中路与前河北路路口试点新型“二次过街”设施,其原理就是利用车辆左转空隙,实施半幅道路先通行,这样一来等于多了一个左转弯带来的绿灯时间。效果也极其明显,该路口平峰时段行人通行能利用时间增加15秒,等待时间减少20秒。如今,这套设施已广为推广,中山路上就随处可见。

  电子警察时刻“蹲守”

  斑马线前礼让成习惯

  一座城市的文明细节,从一条斑马线上就能看出一二。很多年前,宁波就推出了公交车礼让斑马线,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令人头痛不已:公交车停下,其庞大的身躯带来视觉盲区,其他车辆不礼让,危险不言而喻。究其原因,就在于缺乏有效手段来制约那些不礼让的车辆。

  这一情况被彻底改变了。去年,我市启动了“机动车文明礼让斑马线”活动。交警部门为各条样板斑马线配上了新型电子警察,它能自动抓拍未礼让的车辆。一个月时间就查处了违规机动车近3000辆次,“逼迫”驾驶员开始学文明礼让。如今,时间已过去一年多,全市已有60条斑马线作为文明礼让的示范样板,海曙、鄞州、江北三区也安装了72处斑马线专用电子警察,用于监督不文明行为。而在各条样板斑马线前,机动车文明礼让率已达到90%。有市民这样告诉记者:“要说路面交通变化最大的,我个人感觉就是私家车会在斑马线前停下礼让了,这不是个别行为,如今已经成为常态了。”

  其实,早在2010年,我市交警就与相关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了新一代智能高清视频综合信息采集系统,该系统属于全国首创,被列入2012年公安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经过多年建设,这一系统已初步覆盖市区。通过大数据创新技术,如今违反信号灯指示行驶、路口“加塞”行驶、网格线禁停等群众厌恶的交通违法行为在其面前无所遁形。

  交通参与者文明了,交通违法自然就少了,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通行更有规律了,速度也提上去了,交通拥堵指数降下来了。根据高德地图发布的全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宁波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从2015年第36位、2016年第44位,下降到今年第二季度第70位,我市城市交通拥堵状况进一步缓解。“宁波汽车保有量排全国第17位,拥堵排在全国第70位,难能可贵。”市交警局相关负责人说。

  新型监管系统

  让工程车无法再干“坏事”

  2015年9月15日,发生在通途路的工程车侧翻压死奔驰车驾驶员的事故一石激起千层浪,治理工程车交通违法、让其回归文明驾驶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呼声。当月,就曾以《工程车乱象治理五年,仍是个“乱”》为题对此进行过报道。2015年,也因此成为市公安局、市住建委、市城管局、市交通委这四部门联手治理工程车违法乱象之关键年。

  针对工程车污损号牌逃避路面电子管控等管理难点,去年市交警局推出了“放大车辆识别号”的新举措。同时,交警部门还会同市城管局、市运管局等部门不断加强科技监管和资源整合,加快推进工程车卫星定位“电子围栏”等科技系统建设,实现“电子围栏”范围内闯禁行线、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等工程车违法的实时自动报警和事后警情研判。

  如今,监管技术更加完善。交警部门建立了基于4G网络视频传输的重点车辆监管系统,并于今年6月上线运行,对工程车等重点车辆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管。监管民警可以管控车辆的非正常行驶路线、驾驶员的不良操作习惯,以及闯红灯、变线、逆行等违规驾驶行为。据悉,该系统已接入重点车辆3000辆,每日查处交通违章行为30多起。

  有交警这样告诉记者:“对于违规的重点车辆,如果是有通行证的,除了常规处罚外,我们还会通报企业,并且视违法情况决定是否将其列入‘黑名单’。一旦列入,以后通行证就不能申请了,他的饭碗就被砸了!”

  而对于那些无证“闯禁”车辆,尤其是恶意污损号牌以此来逃避追查的,如今也别再想“钻空子”,因为有二次识别技术。这项技术基于大数据原理,能根据车辆型号、颜色等信息筛选并还原出嫌疑车辆。

  

标签: 人脸识别系统;闯红灯;斑马线;工程车;宁波;曝光 责任编辑: 汪江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