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阿姨在地铁站志愿服务中心认真工作
编者按
宁波喜获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十年来,“全国文明城市”早已成为宁波人民心中珍视的一块瑰宝。
在这个城市的角角落落,有这样一群人,无论春运中的车站、台风过后的街头,还是为老人服务的社区活动室,忙碌的医院门诊大厅,总能看到他们可爱的身影。上万个志愿服务组织和队伍,120万注册志愿者,正是宁波文明城市建设的参与者,更是文明城市建设的见证者。
今天开始,金报将推出系列报道,以这些志愿者的视角去观察这座城市的文明细节,去感知这座城市的文明温度,告诉我们“五连冠”背后的故事。
商菊萍,今年52岁,是宁波轨道交通的一名专职志愿者。
2010年逛世博园时,随处可见的志愿者让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打那以后,她就立志要当一名志愿者,帮助别人。
两年来,她在宁波很多地铁站从事志愿服务,服务了成千上万的旅客,更是见证了宁波市民文明出行习惯的养成,点滴之间折射出这座城市的文明脚步。
以前经常有市民追着列车跑
现在大家都是有序上下车
2014年5月,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开通。对大多数宁波人来说,坐地铁还是件新鲜事。
商菊萍直言,刚运营头两年,不文明现象挺普遍。有的家长抱着孩子坐地铁,一时间找不到洗手间,索性就在垃圾桶上“就地解决”;在自动扶梯上,小孩子跑上跑下玩;在闸机口,趁工作人员不注意,频频有市民逃票。
“很多市民是头一次坐地铁,以为列车和公交车一样,启动了还能停下来。”商菊萍说,有一次她在站台层引导市民候车,眼看着一趟列车即将到站,市民就一拥而上,她只能扯着嗓子一遍遍喊:“慢一点,慢一点,先下后上,注意安全。”
眼看着屏蔽门就要关上了,关门警铃响起。这时候,一个拎着大包小包的中年妇女从电扶梯跑下来,用手捶打屏蔽门,试图扒门。
这一幕把执勤的地铁保安吓得不轻,商菊萍急忙跑上前。
“列车要开了,你等下一趟吧,很快的,下一趟列车几分钟就到了。”
“我都跑着下电梯的,总算追上了,就让司机开下门吧。”
“这样很危险的,会被夹到的。”
在开通运营初期,这样危险的事不在少数。“我们一双眼睛真的要眼观八方盯牢,稍不留神可能就有危险的事发生,一刻都不能懈怠。”商菊萍开玩笑说,那时候做志愿服务一整天,感觉整个腰都要散架了。“现在大家多能自觉排队上下车,秩序好多了,扒门这样的事已经很少发生了。”
“无饮食车厢”深入人心
志愿者都无需再动嘴皮子了
这两年,选择地铁出行的市民越来越多。不携带违禁物品进站、乘坐扶梯右立左让、车厢禁食、轻声细语等文明乘车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认可与遵守。在商菊萍看来,变化最大的就是车厢饮食。
“一直以来,宁波地铁实行的是无饮食车厢,但是以前,在车厢里吃东西的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早高峰,很多上班族都是拿着早餐坐地铁,一边坐车一边吃。”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商菊萍就会站出来劝说,但很多市民依旧我行我素。
现在,地铁车厢的饮食现象大大好转。“每天坐地铁出行,我都会在车厢转一圈,吃东西的基本上看不到了。哪怕有上班族带着早餐,都是自觉拿在手里等出站,哪怕是拿着饮料,都不会打开。”
最让商菊萍欣慰的是,现在都不需要她动嘴皮子,如果车厢有人吃东西,就会有人站出来劝说。
有一次,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在列车上剥橘子吃,结果坐在一旁的孙子马上阻止:“爷爷,我们老师教过我们了,列车上是不能吃东西的。”听孙子一说,爷爷笑着把吃剩的橘子塞进了塑料袋里。
“无饮食车厢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大家都愿意去遵守和守护,这是我们最欣慰的地方。”商菊萍注意到,这样的变化其实很多。比如,宁波实行的是“右立左让,文明出行”,其实市民不习惯,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大家逐渐养成了习惯。如果在电扶梯上看到有人站在左边,就会有市民好意提醒:“请把左边的通道让出来。”
以前听得最多的是“多管闲事”
现在接受志愿服务,市民都会微笑致谢
地铁站问询,机场登机牌打印,医疗救助,就业、旅游、婚恋交友服务……走进地铁鼓楼站长达37米的圆弧形志愿服务中心,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会热情洋溢地提供各类公益服务。而这些,只是宁波文明地铁的一个缩影。
“公交卡充值在哪里?”
“右拐,第一个玻璃房就是客服中心,那里可以充值。”
“谢谢!谢谢!”
“这里是不是有个叫东鼓道的地方,怎么走?”
“你沿着这条路往前,再拐个弯就到了。这里有张手绘地图,你拿去看好了。”
“太感谢了!阿姨!”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频频被前来咨询问题的市民打断。面对每个市民的疑问,商菊萍都会耐心解答,用手指路。碰上外地的旅客,她还会细心写一张小纸条。
每次解答完毕,市民都会报以微笑,道一声“谢谢!”
商菊萍笑称:对志愿者来说,这句“谢谢”就是他们最大的动力。
“我在上海世博会时,志愿者的热情服务让我印象深刻,每次指路都讲得非常细致,避免我走冤枉路。那次上海回来,我就暗暗下定决心,回宁波要当一名志愿者,去帮助别人。”
2015年,商菊萍如愿成为一名志愿者。但上岗没几天,她差点儿打退堂鼓。
“以前,我们做志愿者,看到有人逃票,我们要上前阻止;看见有人在列车上吃东西,就要劝说。那时候,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要你多管闲事’,甚至直接飙脏话‘关你屁事’。一天下来,本来就累得够呛,听到这样的话,心里硌得慌。”但是,让商菊萍坚持下去的,其实就是一句真诚的“谢谢”。
“有个外地旅客来宁波旅游,不知道哪里好玩,我就给他写了纸条,把线路都标记出来。”他拿着纸条如获至宝,一连说了好几个“谢谢”。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