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湖越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景鸟瞰图
上林湖越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浙江省慈溪市桥头、匡堰两镇,距市区约10公里,总面积约为1518.3公顷,分遗址展示区、考古预留区、管理服务片区、东横河展示片区、农业体验区和自然山林区六个功能片区。
其中,遗址展示区位于上林湖西南侧,包括荷花芯窑址、后司岙窑址和普济寺遗址等展示点;管理服务片区位于上林湖南侧,包括主入口、上林湖越窑博物馆、上林湖越窑考古工作站、码头等,为遗址公园的运营和管理提供配套公共服务。
上林湖瓷片堆积
荷花芯窑址现场展示
后司岙窑址秘色瓷与瓷质匣钵的出土
被誉为“露天青瓷博物馆”
上林湖越窑遗址现已发现的窑址群分布区以上林湖水库为中心,包括周边的古银锭湖旧址(现已为农田)、白洋湖水库、杜湖水库、里杜湖水库边缘的丘陵与平原交界地带,现已发现瓷窑遗址近200处,已编号窑址179处,遗存分布区面积总计232公顷。其中,核心的上林湖片区共有编号窑址115处,遗存分布区面积为180公顷。
上林湖越窑是唐宋越窑青瓷的中心烧造区,历史沿用年代为公元2至12世纪(东汉~宋),其产品曾代表了中国青瓷制造的最高水平,展现了中国古代青瓷制造业的重要发展阶段,并作为中国南方青瓷全盛时期的代表,在9至11世纪曾对埃及、波斯地区、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等地的陶瓷制作产生过显著影响。上林湖越窑遗址是目前发现的烧造年代久远、规模最大、窑场分布最集中的青瓷窑址群,属中国古代制瓷工业最重要的遗址之一,展现了越窑从创烧、发展、繁盛至衰落的整个历史轨迹,被誉为“露天青瓷博物馆”。
上林湖越窑遗址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入选全国百大遗址,2006年、2012年,两次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6年被列入“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遗产点名单和《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其突出普遍价值为世所公认。
后司岙窑址出土秘色瓷八棱净瓶与装烧匣钵
后司岙窑址出土秘色瓷枕
保护遗址的真实性、完整性
上林湖越窑遗址的保护管理工作可追溯至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窑址调查。1963年,上林湖青瓷窑址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慈溪文物部门组织文物普查小组,对上林湖青瓷窑址进行调查,发现东汉三国、南朝至北宋时期青瓷窑址97处。不久,成立上林湖越窑遗址文保所。自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伊始,慈溪加大了对上林湖越窑遗址的保护管理力度,除积极配合省、市级文物考古部门做好遗址的调查和发掘工作外,还安排了专项经费,用于遗址的保护和管理。
慈溪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上林湖越窑遗址的保护管理,将遗址的保护工作列入了“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列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在专业部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划定了遗址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委托专业单位编制了《上林湖越窑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获国家文物批准后,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同时加大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将三名盗掘遗址的罪犯绳之以法;对荷花芯等经过考古发掘的窑址,搭建永久性保护棚,并实施科技保护工程;更多未经考古发掘的窑址则实行原状保护,严格禁止在窑址上建造房屋坟墓;窑址密集的后司岙、狗头颈、竹园山区域,将山林用地征为国有,以实施更好的保护。大力开展遗址环境风貌的保护提升,搬迁了保护范围内的吴家溪自然村,17户居民妥善得到异地安置。尤其是2016年下半年举全市之力,迁移了8800余座现代坟墓,并完成坟墓的平整和复绿工程,拆除违法建筑4000多平方米,大大改善了上林湖的环境风貌。
为使遗址的保护得到市民的广泛支持,慈溪市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两年一届的“青瓷文化艺术节”,以及公共考古、青瓷文化进校园讲座、青瓷展览、摄影比赛、成立文化遗产志愿者组织等,使得更多的市民增加了对越窑青瓷的认识。近年来启动的上林湖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使慈溪市在遗址保护管理的理念认识和方法手段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
几十年的严格依法保护,使得上林湖越窑遗址总体保留了从东汉至南宋的历史信息,具有较好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仅遗址的本体保存完好,上林湖越窑烧造时期与其选址、建造、置备原料、瓷器运输密切相关的山林地带地形和历史水系也基本保存完整。同时,上林湖为一级水源保护区,且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有着宜人的山水美景,环境清幽。
丰硕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揭示了越窑的文化内涵,丰富了人们对越窑青瓷的认识,为上林湖越窑遗址的保护管理提供了学术支撑,学术成果和保护成果共同奠定了考古遗址公园最为坚实的基础。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