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开展心理沙龙现场。(慈溪市委组织部提供)
宁波日报3月14日讯(记者 黄合 通讯员 唐翀)干部队伍是党的执政骨干,是推进党的事业的中坚力量,其精神状态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和战斗力。在全面从严治党大背景下,如何关心关爱干部,强化正向激励机制,激发干部担当有为,成为摆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近日,慈溪市出台一份关于干部心理健康的调研课题报告,或许可以给我们以启发——
搭脉问诊 压力山大带来“慢性心病”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社会变革节奏加快,各种工作、社会、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也日渐增多。去年下半年,慈溪市委组织部专门组建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座谈研讨等形式,对干部心理健康关爱机制进行了专题调研。职业倦怠、价值迷茫、问责恐慌、晋升焦虑……搭脉问诊,干部的“心病”还真不少。
忙忙碌碌,健康透支,这是不少基层干部反映的通病。当前,基层工作负荷日益加大,在一线工作的干部,临时性任务、突发性事件较多,不少人长期处于“白+黑”“5+2”工作状态,得不到放松和休息。调查显示,在行政执法、办事窗口、重点工程等一线工作的364名干部中,有30.5%的人认为经常加班加点,感到身心疲惫。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记者之前在乡镇采访时就发现,不少对待群众笑脸盈盈、不厌其烦做工作的基层干部,回到家却成了家人眼中永远板着脸的“黑面孔”,很难看到笑容。有些女性干部更是因为条线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做方案、出政策、做统计……为工作忙活了半天,却顾不上家庭和尚年幼的孩子。
和普通上班族一样,晋升焦虑同样是领导干部一大“心病”。参与问卷调查的404名中层干部中,认为“因长期在同一岗位得不到升迁而感到苦恼甚至焦虑”的有148人,占36.6%。可以说,面对“僧多粥少”的岗位晋升“金字塔”,中层干部群体会产生对职务晋升关注过高的倾向,并由此引发焦虑。
“别看只是工作、生活、家庭方面的点滴压力,久而久之就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慢性疾病’,进而影响自己的健康,影响工作状态。”慈溪市一职能部门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其之前所在单位干部中,近3%明显表现出消极抑郁、工作不在状态的情况,处理事情频频出错。
个别访谈中也有不少领导干部表示:“有时上面逼得很紧,先行先试突破的是我们,有时承担后果或问责的也最先是我们。”白天的工作没有办法解决,到了晚上就整夜翻来覆去,失眠睡不好觉;有的完美主义者则有了轻微强迫症,感到做事必须反复检查,感到喉咙有梗塞感,感到有人在监视自己……
面对繁重任务和严格要求,一些干部开始感到无法适应、力不从心,找不到事业方向,进而产生消沉、茫然的心理。在调查中,“您认为干部在价值迷茫方面最突出表现”一项,33.7%的受访者认为“工作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30.2%的认为“找不到自身价值,干部荣誉感缺失”,29.5%的认为“心理预期与现实有差距”。
从“心”开始 多措并举对症下药
“可以说,从‘心’开始关爱干部,已经势在必行。”慈溪市委组织部有关人士表示,随着发展进入攻坚期,改革进入深水区,面对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硬骨头”,面对更为复杂的利益纠纷和更为严格的问责制度,各级基层干部明显感受到“本领恐慌”和“压力山大”。
早在2008年,慈溪在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上,与浙江理工大学心理研究所等合作启动“心理援助计划”,成为全省公务员系统中首个开展的和谐机关援助项目。随后,慈溪每年在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中安排心理健康知识课程,开展干部心理健康测评和服务试点工作。
2013年开始,慈溪又全面启动实施为期三年的干部心理健康关爱工程,由慈溪市委组织部牵头,依托省心理卫生协会,会同慈溪市直机关党工委、市委党校、市人社局、市卫计局等部门,联合启动干部心理健康关爱工程,分层分类有序促进干部了解心理知识、缓解心理压力、疏解心理郁结、化解心理矛盾,希望不断提高干部心理素质,为其减压寻找积极的策略,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过去一个月,你是否感到焦虑、担心或不安?是否感到疲劳、过累、无力或精疲力竭?是否感到喉咙有梗塞感,有想摔坏或破坏东西的冲动?……”慈溪通过第三方对各级干部开展特殊的心理健康“体检”,从幸福感、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睡眠质量等多个维度,了解基层干部的心理活动,跟进个性化的预警响应机制,降低相应的“压力指数”。据统计,截至目前,慈溪一支由46名专家组成的服务团队,开展心理测评1200余人次,对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干部落实跟踪服务49人次。其中,对焦虑、失眠等常见轻微心理问题,以音乐放松、沙盘游戏、团队辅导等方式开展心理健康调适;对个体心理健康问题,开展一对一的服务,对可能存在的严重心理问题做好及时干预、通知家属或医院转诊等工作。
近年来,特别是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面对岗位职责和社会环境的压力,“不敢为、不愿为”的情况也同样存在。在参与问卷调查的236名慈溪市管领导干部中,认为工作中存在“担心被问责,诚惶诚恐”心理的有67人,占28.4%,高于中层干部、一般干部中所占比例。一些干部怕多做多错、怕踩到红线,甚至因为担心被问责、换岗位、摘帽子而产生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
对此,慈溪市又接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镇(街道)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综合性干部关爱文件,同时在2016年率先出台《慈溪市公职人员担当容错和不作为问责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公职人员可以免责的5种情形,对符合免责条件的公职人员从个人考核、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纪律审查等四个方面不作负面评价并予以免责,形成了鼓励担当、保护干事、改革容错的从政环境。
徐胜男 制图
制度设计 系统化推进关爱机制
“可喜的是,经过几年的实践努力,慈溪市干部队伍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测评干部心理健康症状阳性检出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表明慈溪市干部心理健康状况正在逐年改善。”慈溪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在参与问卷调查的1174人中,认为自己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及以上的有864人,占73.6%。这个数据的背后,其实是整个干部工作系统化制度设计带来的缩影。政治关心、培养走心、工作安心、情感暖心、生活贴心,这样的“五心关爱”工程开始见到了成效。
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动态化了解干部实绩工作,疏通干部能上能下的渠道,对准过去干部“干多干少一个样”的老大难问题,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这是打通干部干事创业“劲头”路;
通过交流任职、挂职锻炼等方式,选派干部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经受锻炼,提升干部推动改革发展、做好群众工作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这是打通干部干事创业“盼头”路;
全面落实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落实市管领导干部集中轮休制度,推动干部职工带薪年休假,组织开展走访慰问离退休老干部、家庭困难干部活动,这是打通干部干事创业“甜头”路……
“在当前‘五心关爱’工程基础上,我们还将健全完善关心关爱制度体系,推动‘实践探索’向‘制度设计’深化拓展;健全完善团队管理优化机制,推动‘关注个体’向‘提升团队’深化拓展;健全完善心理健康促进机制,推动‘末端治疗’向‘赋能于人’深化拓展,进一步优化这项工作。”慈溪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慈溪将健全政治激励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方式,在全社会形成大力选拔敢抓敢管、实绩突出的“狮子型”干部的用人导向,支持和保护坚持原则、敢于负责的干部,注重推动干部能上能下;着眼“无限责任”向“有限责任”转变,建立权利、责任、问责等清单,厘清责任边界和具体工作指标,既注重结果导向,又注重过程和程序规范,鼓励干部尽职负责。同时,还将探索健全经济激励机制,建立完善公务员和基层干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健全工资物价补偿机制,使公务员工资水平与经济发展、物价水平和岗位职责均衡匹配;研究制定体现“重视基层、多劳多得、优秀重奖”导向政策措施,打破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
慈溪干部心理健康 关爱工作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为探索起步阶段(2008年至2009年):在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上,于2008年与浙江理工大学心理研究所等合作,启动“心理援助计划”,成为全省公务员系统中首次开展的和谐机关援助项目。
第二阶段为试点先行阶段(2010年至2013年):逐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教育培训、监督管理等政策文件,每年在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中安排心理健康知识课程,同时选择2个镇(街道)以及公安、法院、环保等3个部门先行开展干部心理健康测评和服务试点工作。
第三阶段为全面启动阶段(2013年至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镇(街道)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综合性干部关爱文件,2016年起合作开展为期三年的干部心理健康关爱工作,全面启动以“政治关心、培养走心、工作安心、情感暖心、生活贴心”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干部心理健康“五心关爱”工程。(黄合 整理)
干部心理健康问题 应该重视了
基层领导干部处于第一线,担负着十分繁重的管理、服务工作。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凸现期的大背景下,他们既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谋划开展各项工作,又要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工作繁重、环境复杂、本领恐慌、压力巨大已成了他们当前的工作状态。
然而,长期以来,领导干部心理素质如何,领导干部心理是否健康,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也没有相应的教育培训内容及考核测评指标,导致少数干部因心理负担过重而焦虑、抑郁,有的不能冷静客观全面地分析事物,甚至个别干部心理严重失调。
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历来重视德才兼备的原则。干部的德才由多种要素组成,包括干部的政策水平、思想品德、理论素养、业务能力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差,工作干劲、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就要受到影响。所以,重视提高干部的心理素质,是干部工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尊重客观现实的具体体现,可以使干部培训考察内容更加丰富全面,评价标准更加科学规范。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要对干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让广大干部安心、安身、安业,推动广大干部心情舒畅、充满信心,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地方在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重视干部心理健康,探索干部管理从“严爱相辅”向“严爱并重”转变,促进干部全面健康发展。(李国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