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又到了龙虾季 宁波人爱吃的那些口味都是怎么做的
2018年05月22日 09:10:03 来源: 鄞州新闻网  

  【舌尖的味道】肉质Q弹唇齿留香

  有时候,美食或许也是一种时尚。

  夏日的夜晚里,当人们听到清蒸、香辣、十三香、蒜蓉、冰镇……这些词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道美食一定是“小龙虾”。

  夏食龙虾秋吃蟹,初夏时节,小龙虾经过了一个春天的韬光养晦,再次杀回餐桌,成为人们夏日里的一道美味。

  此时,无论是在高大上的龙虾餐厅里,还是在街边的大排档里,同事、亲朋、好友都喜欢聚在一起,面对一盆盆红通通的小龙虾,戴上手套,大快朵颐。

  剥开刚刚煮熟,满身通红,散发着诱人香味的小龙虾,把雪白肥美的虾肉放进汤汁或者蘸料里一蘸,再放入口中,此时,作为吃货,瞬间就觉得这个世界都是美好的。

  小龙虾的肉质细嫩Q弹,不同的做法,不同的味觉享受,吃完后总是唇齿留香。

  “2018年的第一顿小龙虾!”“又到了龙虾季,好吃到哭!”“没有小龙虾的夏天是不完整的!”……最近,不少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里,时常能看到吃小龙虾的照片,让人直流口水。

  在鄞州的一家饭店里,小龙虾的招牌也早早挂了出来。该店老板告诉记者,虽刚是初夏,但每到夜宵时间,来吃小龙虾的市民络绎不绝。“吃的最多的是清蒸小龙虾和蒜蓉小龙虾,每天能买几十公斤,估计6月份以后生意会更好。”

  小龙虾,学名叫克氏原螯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体长约5.6-11.9厘米。其原产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20世纪初随国外货轮压仓水等生物入侵途径进入我国境内。另有资料显示,它是日本人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带入我国南京(见《中国生物入侵研究》科学出版社万方浩、郭建英等)。

  【烹饪手艺】从红烧到到各种口味

  20年前,小龙虾大多生存于农村的水沟里,人们会用竹竿去钓,或者用网去捕捉小龙虾,然后将小龙虾洗干净,并去除龙虾头和虾线,主要将小龙虾进行红烧,然后端上餐桌,但当时食用龙虾的人还是少数。

  再看如今,小龙虾在短短20年内成为了脍炙人口的餐桌美食,一到夏天,小龙虾就成为了餐桌上的主角之一。

  烹饪小龙虾的方式有很多,而宁波人大都爱吃清蒸、蒜蓉或是十三香。

  清蒸小龙虾适用“温水煮青蛙”的原理。龙虾洗净后,倒入适量黄酒去腥,锅中倒入清水,将龙虾上锅,用大火加热,大约蒸上15到20分钟即可。时间若太长,肉质容易变老。

  时间一到,揭开锅盖,通体鲜红的小龙虾已经开始召唤你的味蕾了。此时,再根据自己的口味调一份蘸料,可以在酱油里加入适量的蒜蓉、香油、辣椒。Q弹滑嫩的虾肉,蘸上料汁塞进嘴里,那滋味…满足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蒜蓉小龙虾,要先将小龙虾在热油中翻炒数下,加几勺黄酒焖一分钟左右,随后淋上大量已经爆炒过的、香气满满的蒜蓉,待虾肉的鲜和蒜蓉的香融合的恰到好处,蒜蓉味完全融入进虾肉里,即可出锅。

  此时的小龙虾泛着红艳艳的油光,遍布在蒜蓉间,金黄相称,色彩足以诱人。蒜蓉小龙虾吃起来口感香甜,唇齿间有有蒜香和淡淡甜香飘过,适合不会吃辣的人品尝。

  十三香小龙虾,可谓小龙虾的经典款,但每家店烧出来的味道都不尽相同,其原因在于,每家店的配料都是独一无二的。十三香,即由数十种中草药组成,具有麻、辣、鲜、香等特点,是这道菜品的关键。如今市面上的十三香调料包也颇受市民喜欢,大家经常买回家,自己做十三香小龙虾。

  制作十三香小龙虾的方式,每家店也不同。东吴镇天童孝伦农庄的厨师康志辉一般会先热油加入花椒、粗辣椒粉等,煸出香辣味,再把葱姜入锅炒香,加入小龙虾翻炒,同时加入盐、糖、十三香龙虾调料,炒至龙虾变红。随后加入适量啤酒或者高汤,文火烧开后,再加入十三香龙虾调料。待收汁后,加入蒜、葱段,搅拌均匀,即可出锅。

  十三香小龙虾口感丰富有层次,从麻、辣、鲜、香,到甜、嫩、酥,吃后更感余味不觉。

  除了这几道口味外,近年来,不少店家还推出了咸蛋黄小龙虾、酸汤小龙虾、白兰地小龙虾等特色口味,吸引顾客。

  “我最爱清蒸小龙虾,它最大限度的保留了龙虾的本鲜,虾肉特别Q弹,蘸上酱料。更有滋味。”在南商工作小龚是温州人,她笑着告诉记者,以前自己对小龙虾并不“感冒”,现在慢慢受到身边人的影响,每年夏天必须吃上几顿小龙虾解馋。

  【乡味故事】把童年喜好变成热爱的工作

  小时候,在农村,做一根简单的钓竿,捉几条蚯蚓或者几只癞蛤蟆为钓饵,在水塘边蹲上半天,就能钓到满满的一小桶小龙虾,再把这小龙虾洗干净做成餐桌上的美味,一气呵成,畅快淋漓。

  再看如今,小龙虾不仅成为风靡了城市街巷的餐桌尤物,还成了致富法宝。

  盛夏时节,走进东吴镇小白村的稻田旁,61岁的胡敏珊正忙着打捞小龙虾,只见他穿好下水裤,拿上大水盆,就走进稻田里,随手拎起一个地笼,里面就爬满了小龙虾。小龙虾个儿还挺大,一斤只有15个左右。

  2015年,胡敏珊发觉周围吃龙虾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他在多方请教和自己的钻研下,决定在稻田里试养龙虾。“一来觉得会有所收益,二来还觉得挺有趣。”胡敏珊朴实地说,小时候自己住在东钱湖,没见过小龙虾,不过经常去钓河虾,很是有趣。到了他孩子那一代,胡敏珊就会时常陪着孩子去农田水沟里,池塘边钓龙虾,“现在想来,还挺怀念的。”

  头一年,胡敏珊就养了上百亩的小龙虾,每亩收益2000元左右。但不一样的是,胡敏珊养的龙虾不吃饲料,他表示,农田里已经有不少营养成分,一年稻子收割后留下来的稻草,既是小龙虾的天然食料,也是它们的栖身之处,而且这样养出来的龙虾干净。

  而养殖过小龙虾的稻田,田里长草、晚稻得病的现象明显减少,不仅节省了化肥农药成本,还有利于生态稻田的形成。如今,胡敏珊经常是上半年稻田里养龙虾,下半年种水稻,对生活、工作充满了干劲和乐趣。

  最近,忙完小龙虾养殖和买卖后,胡敏珊还会带点小龙虾回去,让家人做上一桌子龙虾宴,犒劳一家子人的辛苦付出。

  此外,胡敏珊还特别欢迎亲子到他的稻田里来体验,或是回味童年钓龙虾的乐趣。

  【旧时光】怀念小时候在田间钓龙虾的夏日

  对于很多在农村长大的80后、90后而言,童年的回忆里大都有钓龙虾的故事。那时候的农村,村前屋后随便一个池塘、水沟,都“潜伏”着大量的龙虾,钓龙虾是孩子们夏日里的乐趣所在。

  今年27岁的朱晓明小时候就住在农村外婆家,在外婆家的不远处有个水塘,小时候的夏天,他总喜欢和哥哥或者小伙伴们一起,去水塘边钓龙虾。朱晓明回忆:“那时候,每年夏天,几乎都是在水边度过的,有时候大清早,有时候傍晚,也会在烈日当头的下午,就是为了钓龙虾。”

  除了水塘里,农田的水沟里,河边,只要有小龙虾的踪迹,朱晓明和小伙伴们都会去钓。找上两三根竹竿,一头缠上棉线,用癞蛤蟆或者蚯蚓等做诱饵,一钓就是大半天。“小时候钓龙虾,就是一直享受,特别是发现一根杆子有动静了,另外一根杆子上的线也被拉直了,别提多激动了。”

  “不过也有钓不到的时候,一心急,还会跳到小水沟里,直接逮。”朱晓明笑着说,“徒手抓,偶尔会被小龙虾夹到,但还蛮开心的。”

  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不少农村里农田和水塘被高楼取代,孩子们接触农田的机会少了,渐渐的也就少了20年前钓龙虾的乐趣。

  现在,每当盛夏的夜晚,大家会约上三五好友,点上一杯冰饮,肆意地畅谈人生,聊聊童年,再拨上几只小龙虾大快朵颐,街巷里渐渐褪去白天的匆忙,充斥着这一季独有的小龙虾的鲜美。

  【网友说】

  @summer-in-blue

  立夏一过,小龙虾就开始逐渐成为各大餐馆中的火爆单品,尤其是在夜市上,绝对不能少了好吃的麻辣小龙虾。在炎炎夏日里,我总喜欢在公司楼下的那家夜市摊上,点上几斤麻辣小龙虾,再配上几瓶冰镇啤酒,想必人生最快意的事情也不过如此了!

  @紫小屋

  入夏了,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有小激动。给老爸发微信:我们今天吃龙虾吧。老爸很平静地回了一段语音,两个字:好的。下班回到家以后,发现桌子上摆了两大盆龙虾,一家三口吃了今夏的第一顿龙虾,开心!

  @潘明先生

  小龙虾已逐渐上市,鲜美的小龙虾已经爬上全国各地的餐桌。小龙虾被摆在街边的大排档上,食客们吹着夜晚凉爽的风,坐在塑料椅上,即点即吃。

  @小耳与酒馆

  想在夏日的晚上,坐在路边摊吹着凉凉的风,喝果啤、吃麻辣小龙虾…… 记者蔡梦珠摄影李超通讯员应苏琴练丹妮

标签: 龙虾;舌尖;美食;农田;烹饪手艺 责任编辑: 汪江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8052233542737588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