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永贵老人正在张贴给居民的信。记者 刘波 摄
85岁的老党员茅永贵是江北区甬江街道朱家社区年龄最大的垃圾分类义务督导员。老人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让楼道44户邻里从不知道什么是垃圾分类,到100%垃圾分类,究竟用了什么好办法?他的两本《垃圾分类日记》和给居民的6封信中,揭示了其中的奥秘。
曾为宣传垃圾分类吃过闭门羹
昨天,记者见到茅永贵时,他笑呵呵地说:“虽然楼道居民已经实现了100%垃圾分类,要保持长效,我还得再写封信,鼓励一下他们!”
茅永贵是如何成为朱家社区垃圾分类义务督导员的?事情还得从今年7月13日说起。当天,他参加了朱家社区居委会召开的垃圾分类党员动员大会,要求党员做好垃圾分类的表率,他领取了垃圾分类宣传单,成为2幢的垃圾分类义务督导员。
茅永贵居住的2幢,有3号和4号两个墙门,一共44户居民。楼道居民除了拆迁安置户外,还有一些是租户。“当天会后,我带着宣传单和笔记本,从11楼开始,挨家挨户敲门送宣传单,动员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走访中,茅永贵发现有四五户楼道居民尚未领取垃圾分类桶和塑料袋,他在笔记本上做了记录。第二天,他将桶和袋子给邻居送去。“运气很好,3号楼和4号楼,除1户上班外,其余43户都宣传到了,都答应会进行垃圾分类。”茅永贵笑着说。
采访茅老时,听他讲述的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是十分顺利的。但朱家社区居委会书记任亚鸿却告诉记者:“事实并不是像茅老说的那么轻松。虽然多数居民看到茅老这么大年纪,还在义务宣传垃圾分类,十分尊重和理解,但也有个别居民起初不理解,茅老曾吃过闭门羹,也被居民责怪过,受了委屈。在此后的上门宣传中,由社区工作人员陪同茅老做工作,最终居民表示愿意配合做好垃圾分类。”
渐渐地,楼道居民对茅老越来越熟悉,一看茅老敲门,就主动拎出垃圾桶接受检查。家住2幢7楼的居民常小毛笑着说:“茅师傅多次上门宣传后,我们已能熟练地进行垃圾分类了。他这么大年纪了都在做垃圾分类,我们能不做吗?”
两本日记6封信记录动员工作的不易
每次走访回来,茅永贵会对笔记进行整理,并撰写垃圾分类日记。
翻开茅老的垃圾分类日记,记者看到,封面上写着“垃圾分类、利国利民,造福子孙,从我做起”,这是老人自己想的口号,读来朗朗上口。
本子中,除了记录垃圾分类每次检查的达标情况外,还有茅老的感言和给居民的6封信,这些信件均贴在楼道进门处。这6封信,既是对楼道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鼓励,又是给居民下达的垃圾分类任务书。其中几封是这么写的:
8月20日:“3号楼,有5家垃圾桶、袋未领,有21家已经开始垃圾分类,但多数住户,对垃圾分类还不清楚,有7户住户分得可以……请住户们记住,不要在厨余垃圾袋中再套塑料袋……”
9月3日:“这个星期日之前,对未检查的14户和做得还不够一点的12户,我们想再进行一次检查,目的是提高垃圾分类合格率。希望3号门、4号门住户业主共同努力,力争在9月30日前全部合格。”
为何茅老会在日记中提到“请住户们记住,不要在厨余垃圾袋中再套塑料袋……”这里有个小故事。
原来,茅老发现居民已能熟练进行垃圾分类,但唯独在厨余垃圾桶中混放塑料袋、出现“大袋套小袋”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这样的住户有六七户。于是,茅老重点对这几户居民进行走访。仔细询问之下,茅老才了解了其中缘由。“这么做的均为老人,节俭的习惯一下子难以改变。崭新的垃圾桶和袋担心弄脏,里面再套个袋子,一来,厨余塑料袋可重复使用;二来,厨余中有贝壳,担心刺破垃圾袋弄脏垃圾桶。”问清楚原因后,老人多次上门做工作,终于让居民改掉了这个习惯。
上个月初,朱家社区居委会对2幢楼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检查,发现44户居民垃圾分类100%达标。这也是该小区首个实现100%垃圾分类的居民楼。当晚,老人写下了题为《谢谢二幢住户们的积极支持》的日记。
社区负责人:茅老的经验可以复制
能在3个月内,让44户居民实现100%垃圾分类,茅永贵老人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老人笑着告诉记者:“首先,要熟悉邻居,多次上门宣传后,一些邻居碍于情面,不得不进行垃圾分类,慢慢地就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了;第二,对抱有侥幸心理躲避检查的邻居,我告诉他们,现在有桶边督导,垃圾入桶后,会有人检查,每家的塑料袋上印有二维码,扫一扫就能知道哪一户没做到位;第三,对一些不理解的居民,想方设法让他们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让他们知道垃圾分类能让垃圾实现资源再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这不但是为自己,也是为子孙后代。”
社区居委会书记任亚鸿告诉记者:“茅老的垃圾分类做法,很让我们感动,他所在的楼道是小区首个实现所有居民100%垃圾分类的楼道。目前朱家社区共有34幢居民楼,共有68名垃圾分类督导员,也就是每幢居民楼有2个垃圾分类督导员,像茅老这样的党员督导员一共25名。茅老的经验是可以复制的。目前,他的垃圾分类做法和经验已经在我们小区推广,带动更多的楼道实现垃圾分类,目前好几个楼道都取得了不错的垃圾分类成果。”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