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自金庸家谱《海宁查氏》)
中国宁波网讯(记者林旻陈青 通讯员王伊婧)昨日(10月30日),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在香港去世,享年94岁。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笔下的江湖是一代华人的侠客梦,他的溘然长逝令海内外“金庸迷”们哀伤不已。可能很多宁波人并不知道,金庸家谱《海宁查氏》就藏在天一阁博物馆。
查氏家谱为何藏于天一阁?这一段书缘要从金庸与饶宗颐的友情说起。
(金庸为天一阁博物馆题词)
饶公生前是天一阁博物馆的名誉馆长,与国学大师季羡林并称“南饶北季”,国际公认的汉学大家、一代大儒。香港大学专门为他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并成立了“饶宗颐学术馆之友”学术组织,金庸就是成员之一,而且与饶公是无话不说的好友,两人经常一起聚会。
饶公爱看金庸小说,曾借用苏东坡的话,称赞其是“身如芭蕉,心如莲花。百节疏通,万窍玲珑”。金庸很欣赏苏东坡,对他来说,也是最乐意接受的赞美。而金庸也曾盛赞饶公:“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
(金庸家谱,现存于宁波天一阁博物馆)
2004年,香港著名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査济民委托海宁博物馆工作人员吴建德编修查氏家谱。按査氏族谱算起来,査济民先生比金庸高了三辈,金庸应尊称他一声“太爷”。修谱过程中,吴德健曾给金庸寄去过打印稿,金庸先生仔细阅览,还亲自用签字笔修订了几处。在家谱序页,金庸亲笔写下了查氏族谱排行:秉志允大,继嗣克昌,奕世有人,济美忠良,传家孝友,华国文章。家谱修成后,饶公欣然为之题名《海宁査氏》。
2013年,天一阁博物馆举办“书情画韵——饶宗颐艺术展”,从海宁慕名赶来观展的吴德建将由饶公题名的金庸家谱捐赠给天一阁。自此《海宁查氏》入藏“南国书城”,与天一阁其他管藏家谱一样,面向大众开放,可供查阅。
记者了解到,天一阁藏《海宁查氏》共五卷,根据谱系图可知查氏自七世始入迁海宁,查良镛(金庸)出生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正月初二,为二十二世孙,育有二子二女。祖父查文清中光绪丙戌科进士,曾任江苏丹阳县知县。祖上名人有清代著名学者、书法家查昇,清代著名学者、诗人查慎行,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查人伟,当代著名教育家查良钊,当代著名法学家查良鑑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诗人穆旦,他被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崇为现代诗歌第一人。穆旦本名査良铮,与金庸是平辈的叔伯兄弟。尽管兄弟俩没有见过面,但在使用笔名上却很巧合,査良铮将“查”字拆为“木”、“旦”,取笔名穆旦,查良镛则将“镛”字拆成笔名金庸。
作为族中声望显赫的名人,家谱中特意为金庸写了一段生平传记。吴德健说,一般修家谱有个惯例,名人在世时不写传,金庸算是个特例。传记中写道:“(金庸的小说)具有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思想内容丰富深刻,语言文字精妙传神,发表后风行海内外,因此有‘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之美称,金庸本人亦被公认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宗师。”
金庸与天一阁的缘分不止于此,早在1994年,金庸便亲自登临过天一阁。当时,金庸夫妇与新华社香港分社张浚生副社长等一行6人到浙江访问考察,涉足杭州、嘉兴、绍兴、舟山、宁波等地。1994年4月9日,时年70岁的金庸到访天一阁,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天一阁特色馆藏珍品,还登上了宝书楼。据当时参与接待的老同志回忆,金庸“很儒雅,话不多,看上去比较内敛”。
兴之所至,金庸还为天一阁题词:“天一阁名甲海内,为全祖望、黄黎洲诸名儒旧游之所,小子心仪数十年矣。今得登临,想象先辈风范,瞻仰四明文教,诚慰平生之愿。”字体端方、笔力遒劲,该墨宝被妥善保存于天一阁内。
逝者长已矣,我们在怀念金庸的同时,他与天一阁的这段佳话也将代代流传。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