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港公园成为大佳何镇的党建和法治宣传阵地。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大都通过手机和电脑。但是在广大农村,宣传橱窗、公告栏、文化墙、路灯道旗、横幅等传统宣传手段依然是群众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渠道,也是各类政策上传下达的重要阵地,尤其是村务信息公开、活动通知发布等,大多张贴、公布在这些地方。然而,宣传栏残破、陈旧、内容过时,成为摆设已是常态,文化墙错字百出、横幅标语“语出惊人”。基层宣传阵地如何做到美观又规范、发挥其应有的便民功能?宁海大佳何镇对此进行了整治和探索。
乱贴乱涂宣传阵地形象难存
“龙泉路口的空地是村里的一处休闲场地,平时一有空闲,村民就聚集在这里聊天,所以边上就设置了一个宣传橱窗。橱窗不大,但村里要让村民们知道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在这里公布。”宁海县大佳何镇大佳何村党支部书记何兴旺说,橱窗是2005年安装的,刚开始整洁如新,但时间一长,橱窗变得“面目全非”。“一些办证广告、招聘广告、宣传海报张贴在上面,有的只贴不揭,旧的宣传内容破了、糊了,看上去很乱。”
何书记还告诉笔者,在环境整治或文明创建过程中,地面、墙面、楼道等处小面积的“书写式”小广告,一般用白色涂料一遮了之,简单的整治方式留下了斑斑驳驳的补丁,也影响村容村貌。
类似的问题,不只大佳何一个村存在。邻近的团联村同样如此。团联村村办公楼右侧的墙面上五花八门,两个小小的宣传橱窗已经容纳不下张贴的内容,向橱窗外拓展阵地。村民对此多有抱怨。“村里的宣传栏没人维护,有的蒙上了灰尘,有的锈迹斑斑;张贴的大多是乱七八糟的小广告,这样的宣传窗大家都不想看。”村民万爱君说。由于无人问津,橱窗周边变成了停车位,时常有车辆停靠在此。久而久之,宣传橱窗成了一种摆设。
近几年,时尚的墙绘也成了一种重要的宣传手段。因审核不严谨,其所造成的笑话也不在少数。在宁海在线的贴吧上,一则“方孝孺”还是“方孝儒”的帖子曾受到广泛关注,原因在于广告公司在制作文化墙时把方孝孺的“孺”字错写成“儒”字而闹出笑话。横幅、户外广告牌、宣传展板等因成本低、制作快,成为乡镇首选和惯用的宣传手段,但是缺字少语、错别字横生等现象屡见不鲜,为群众所诟病。
调查显示,大佳何镇26个自然村中,健康宣教栏均建于2012年,一半以上的三务公开栏为2005年前所建,最早的为2002年,如今早已破旧不堪。此外,由于宣传橱窗面积不够,在其边上重复“糊”和“撕”频率高,影响村容,成为农村环境整治的重点。
众所周知,宣传栏、墙绘、道旗等是基层精神文明宣传的主要阵地,是贴近群众、传播信息的窗口。然而,这样的宣传阵地却形象难存。
公交车亭宣传窗。
重建轻管催生墙上的“新形式主义”
王雯竹是大佳何镇的宣传干事。各村制作宣传栏,联系广告公司,询问价格,查看材质,都由她负责落实,对各类宣传阵地的费用,了如指掌。“宣传品看似结构简单,造价却不低。”她说,一个宣传橱窗造价,少的2万元,多的超过4万元;制作一杆道旗680元,更换内容要180元,从象西线乌石头做到镇区大何路,需要73杆,造价近5万元,维修、更换费用也要1.3万多元。
王雯竹说,宣传橱窗、公告栏等大都设置在露天场所,经过风吹、日晒、雨淋,多多少少会出现生锈、破损、断裂等情况;墙绘在日光照耀下,褪色严重,墙面断裂难以修补等问题也十分突出。而每年一次性的横幅和家风家训、美丽庭院等门户牌也不在少数,无论是新建、维修还是更新,费用都不少。
在宣传阵地上,政府职能部门还打起了争夺战。在一个村,“三务公开”、健康宣传、科普宣传、廉政宣传等栏目多达20种。部门的宣传画、宣传品没有统一管理和分配,各自为政,于是出现了这边张贴,那边铲除、重新覆盖的阵地“争夺”现象。墙绘也是如此,常常“一方唱罢一方登场”,重复绘制。由于各职能部门所联系的广告公司规划设计不一、色调不同,导致宣传橱窗变得五颜六色,犹如披上了一层“打满补丁”的外衣。大佳何镇政府相关人士表示,2017年,全镇各部门的宣传费用共计支出64万余元。但从总体来说,没有达到预期的宣传目标。
此外,因工作考核等需要,各职能部门对农村宣传阵地重建不重管。时间一久,过时的政策没有及时清理,而新政策张贴又不规范,村民只看到旧的,没有看到新的,获取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误解,甚至出现不必要的上访,直接影响基层治理。新政策出台后,宁海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6条中的“村级工程5万元以上需招投标”这一条,修订为“10万元以上需招投标”,但是原墙体画没有及时更新。大佳何镇纪委书记应可旵说,葛家村停车场填方工程9.3万元没有进入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招投标,村民发现后便向纪委反映,说文化墙上明明写着是5万元,村里不按规定办事,闹了好大一个误会。该镇纪委工作人员在调研时还发现,部分村庄仍存在国家生育政策修订前的宣传标语。
村民在观看党建宣传栏内容。
化繁为简提升硬件设施与管理模式
“现在三务公开栏都是可以替换的,一个磁铁框把文件放进去,吸在宣传栏上就可以了,很方便。”葛家村文书葛三军说,以前都是直接贴在宣传栏上,里面贴满了,就贴玻璃上,因为费时费力也没人清理,现在只要放到指定的框里就行,省了很多麻烦。
去年3月以来,大佳何镇启动宣传阵地整合工作,采用“加减法”将宣传阵地设备进行“化繁为简”。引进智能化、可移动、可替换的新型宣传设备,拆除破旧、生锈的老旧设备,集中清理不需要、不统一、不合理的宣传栏和宣传牌,对镇区宣传阵地进行大“洗牌”,统一设计,全面更新换代。
“宣传阵地最大的支出是‘硬件设施’,‘软件’都是很便宜的。”王雯竹说,一个宣传栏框架需要上万元,一张宣传海报只要几十元。所以,利用新型可更换的设备不仅能够延长宣传栏的使用寿命,更能够节省一大笔宣传费用,可谓一举两得。
不仅如此,大佳何镇还在各村引进了电子设备,比如电子屏、智能化LCD视频联播网等,实现一屏多用,大大增加了宣传阵地的灵活性。在一些公共场所,则开始大规模使用智能化、数字化触摸屏,收到了不错的传播和宣传效果。这些设备外观简约新潮,价格仅为传统宣传栏的一半左右,且承载的信息量又很大。通过一年的努力,大佳何镇宣传版面更换从每年的60余版降低到20余版,横幅从2017年的275条下降到2018年的76条,费用也逐年减少。
除了更新“硬件”设施,该镇还提升管理模式,实现长期有效的管理。大佳何镇从规范化入手,变“撒胡椒面”为“集成办理”。整合各部门必需的涉宣资源如三务公开、文明创建、垃圾分类、健康宣教、普法宣传、廉政文化等,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扩张。同时由宣传办归口受理,制定规范性流程,设定填报宣传需求联系单、科室或部门确认、广告公司设计、宣传办审核、科室或部门确认效果图、广告公司付印安装等一整套工作流程。“需要制作什么内容,涵盖哪些村,涉及哪些宣传阵地,都要一一列好清单发送给宣传办。”大佳何镇团委书记罗琼说,只要认真填好表格,宣传办会一一办理,并审核把关,这样整体的设计风格、样式就能统一,宣传栏不再五颜六色,村庄整体面貌有了较大提升。
在大佳何镇,平时还能看到26位村级综治网格员穿梭在各村巡查。每位综治网格员手中都有一份详细的村庄宣传阵地明细单,包括产品、地点、尺寸、内容、用途等,可随时了解情况。一旦发现宣传阵地出现损坏、过时等问题,便通过“e宁波”系统拍照、描述问题、上报内容,平台收到信息后便将问题流转至宣传办,由工作人员制表,统一联系广告公司根据尺寸进行维修或更新。广告公司和综治网格员的工作还被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工作态度和执行力成为衡量宣传阵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满意度成为项目收益率和年度考核奖金的衡量标准,促使两条管理线有效执行,让宣传阵地不再成为摆设,杜绝产生新的“形式主义”。
道路宣传牌。
试点推广打造农村精神文明新地标
大佳何镇的试点经验经过整理总结,已在宁海全县范围内推广。去年10月,宁海县召开宣传文化阵地整合工作现场会,在大佳何试点的基础上,在其他乡镇实行推开扩面行动和示范乡镇建设,并建立了县级宣传阵地整合规范领导工作小组,从标准化建设和加强顶层设计等方面入手,将农村宣传阵地打造成精神文明的新地标。
宁海县委宣传部部长叶秀高表示,宣传阵地整合不是简单地清理“牛皮癣”,也不是一阵风似的统一修整一批宣传橱窗,而是将其作为乡村文化文明传承培育的大展板,唤醒群众的乡情文化、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标准化建设是第一步。探索建立县级层面的大数据库作为基础支撑,出台宣传阵地服务规范、建设标准、审核流程,从设施设备、产品供给、经费收支等方面形成一整套可操作、可量化的规范流程和指标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做好长远规划,全方位整合各部门需求和资源,顺畅部门之间的联通协作渠道,建立各部门之间标准相对统一、分工协同、互联互通的宣传文化资源库群和服务网络。
大佳何镇吴家村一户人家通过创建“美丽庭院”,利用废物美化家居环境,还总结了家风家训张贴在庭院门口,成为宣传阵地整合的一个缩影。因此,宁海计划结合当前开展的乡村文化寻宝等工作,梳理整合宣传文化资源,亮出镇乡、村庄的文化家底,串联起文化因子,打造多彩的乡土文化名片。
当前,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宁海按照整体包装、整村推进、全镇联动、一村一品的思路,把农村宣传文化阵地整合工作与文化礼堂、文明示范线、党建精品线、美丽乡村精品线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谋求各线宣传工作的“最大公约数”。在内容表达上,共同唱响主旋律,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各级党委的重大战略决策、核心价值观、科学人文历史等理论、政策、事迹、知识作为四大支撑内容,确立健康向上基调。此外,立足各村实际,挖掘自然和人文禀赋,打造全镇设计风格总体统一、各村主题特色鲜明的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共同唱响农村“和谐曲”。在宣传阵地整合规范过程中,大佳何镇以“正学故里”为主线,统筹推进文明示范线、农村文化礼堂、党建文化长廊和美丽庭院建设等,打造了黛蓝滨海、慈孝民主、和美涨坑、桂语小镇等“一村一品”特色村庄。
在管理方面,宁海将引入外包托管服务机制,加强第三方准入管理,通过竞争获得服务资格和回报,提高宣传产品的品质品位,避免宣传阵地出现有损党委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案例。
记者手记
宣传阵地整合势在必行
在农村,群众从宣传窗、公告栏获得信息的传统由来已久。即使在互联网技术发达的今天,基层宣传阵地依然是他们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党委政府决策、各项工作部署不可或缺的一个渠道。从这一点来说,基层宣传阵地看似虽小,却是事关百姓生活的一件民生大事。
不可否认,由于使用、维护和管理缺乏顶层设计和部门监管合力,一些地方的宣传文化阵地一方面存在乱贴乱涂的现象,另一方面,为应付重点工作检查,部门间争夺十分有限的基层宣传阵地资源,频繁制作更新宣传内容、更换宣传材质。这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而且损害党委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甚至产生新的“形式主义”。
当前,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如火如荼。而部分村庄破败的户外宣传阵地与光鲜的文化礼堂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现象亟须加以改变。
宁海在大佳何镇试点的基础上,探索宣传阵地整合规范路径,将更为广阔的宣传阵地整合成为“文化礼堂2.0升级版”,为“我”所用,为“民”所用。同时通过宣传阵地整合,有效占领和管理农村意识形态阵地,打造凝聚人心人气的新地标。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