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横坎头村。浙江在线记者 贺元凯 摄
浙江在线2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谢晔 李华 应磊 市委报道组 谢敏军)青山不语花含笑,流水无声鸟作歌。人勤春早,四明山脚的“浙东红村”——宁波余姚梁弄镇的横坎头村,正月还没出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刷油漆、铺地板、种苗圃、布展厅……在村中央,一座现代化文化礼堂进入最后的装修布展阶段,周围亭台水榭、花草掩映。在村庄的南头,一个村民集中安置小区正在施工,8幢安置房刚刚结顶。几个月前,这里还是村民们堆放杂物的一块空地,而今年,这里将成为64户下山移民和困难群众的新家园,配备标准绿化和停车位,保证全村一个不落共同迈入更高水平全面小康。
相隔不远,总投资32亿元的“山水绿活”时光小镇一期项目已经开工,正加紧建设;总投资6.5亿元的“希望的田野·横坎头田园综合体”正式签约;浙江四明山新希望绿领学院也即将挂牌……
去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乡亲们一道,再接再厉、苦干实干,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
一年来,横坎头村160多名党员,传承老区红色基因,带领全村乡亲们,依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不断壮大特色产业,朝着打造“全国乡村振兴样板村”这一目标昂首迈进。《横坎头村打造全国乡村振兴样板村三年行动计划》《横坎头村乡村振兴规划》相继出台,20余项基础设施工程动工上马,一个个重大农旅产业项目纷纷落地,小小山乡,日新月异。
“小板凳工程”
党群同心其利断金
“总书记回信中明确勉励我们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一年,我们头号大事就是抓好‘小板凳工程’,让党员和群众的心贴得更近,发挥党建在产业发展、村庄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横坎头村党委委员邱民波说。
借鉴“支部建在连上”的做法,横坎头村党委以自然村为基本网格,建立6个“前哨支部”,支部书记均由联系自然村的党员村干部担任,党员家中的小板凳摆一摆,就是“前哨支部”的“书记办公室”;与此同时,党员们还要常坐群众家中的“小板凳”,不管大事小情,哪怕只涉及一户群众,党员干部都要到群众家里的小板凳上坐一坐,面对面听取他们的意见。为了让这张“小板凳”形成机制,一套“联六包六”的党员服务机制也在横坎头村启动。该制度要求每个党员联系和包服务六户村民,党员对联系户做好收集群众意见反馈、矛盾纠纷化解、重大事项传达等六项工作,要求每位党员每月走访联系户不少于一次,并做好联系记录。
在一次前哨支部的“小板凳”会议上,党员种植户徐永祥得知有村民反映:村里樱桃以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为主,采摘季存在空档。他发挥专业优势,从农科院引进红妃、玛瑙红、南早红3个品种的樱桃试种。
“这几个品种品质很不错,能填补采摘空档,今年就可以推广给村里的种植户。”多年经营果园,徐永祥总是先行一步引进新品种,已是村里的“土专家”。他的爱侬果园种植樱桃、覆盆子、车厘子等多种水果,而前哨支部会议,也成为他向村民传授种植经验的平台。在他的带领下,去年20户合作社成员平均每户增收4万元。前不久,徐永祥又投入20多万元改造了12亩大棚。“总书记回信给了我们无限干劲,一分投入,一分收成,横坎头村充满希望!”他信心满怀。
党员干部心中有群众,群众对村里的大事也报以最大程度的热情。
在穿村而过的梁让大溪旁,一个环境优美、健身设施齐全的农民公园,是村民们茶余饭后消遣的好去处。
去年3月,村里开始修建农民公园,需要向20多户村民征用17亩土地。“党员带头,村民助力,半个月不到就完成了征地工作。”邱民波表示,正是干群的凝心聚力,才跑出项目建设的“横坎头速度”。
擦亮红色名片,壮大绿色产业
村民的腰包更鼓了
“你们看,这是革命先辈用过的东西,当时的条件苦不苦?你们要懂得珍惜。”趁着周末,余姚王女士带着两个上小学的孩子,自驾来到横坎头村。参观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的过程,成为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作为“浙东红村”,去年来横坎头村不断厚植“红色文化”内涵,开辟美丽乡村与红色旅游结合线路,前来体验红色文化、感受绿色生态的游客越来越多。
根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前来横坎头村参观旅游人数突破50万人次,游客遍布全国28个省市区。2018年村级收入528万元,比上年增长一倍多;人均可支配收入31280元,同比增长13.5%。
去年5月24日,省委书记车俊在横坎头村调研时曾跟村干部说:“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年轻人是否愿意回归乡村,服务乡村。”90后大学生党员黄徐洁的精彩回归,为这句话作了最好的注脚。
“刚开始我们只装修了一楼,后来客人太多,又装修了二楼,去年国庆长假期间接待能力还是不够,后来又装修了三楼。”作为90后大学生党员,去年3月1日,黄徐洁也在村里聆听总书记回信传达,当即萌生了一个想法,“我学的是工商管理,在市区也经营饭店,为什么不能在村里找到用武之地?”
去年8月,她回到村里,开出一家农家饭店。
村里养殖的土猪、土鸡、蔬果,四明湖的鱼头,梁弄特产的大糕……饭店不仅菜品主打本地特色,而且店内的红色主题墙绘、行军壶等元素,营造了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
“节假日游客最多的时候,我们一天有30多桌客人,营业额有两万多元。”黄徐洁说,以前横坎头只是作为游客行程的一站,游客游览完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后,就登车离去。而从去年来,横坎头成为了很多旅游团和自驾游的目的地,游客不仅吃在村里,有的还选择住在村里。
目前,横坎头村已有4家民宿、8家农家乐。村中心沿着梁让大溪一侧,还形成了一条“红村小街”,稻田里客栈、红村大糕店等一批特色门店开门营业。旅游的发展,也带活了特色农业。横坎头村充分利用1000多亩樱桃、杨梅、蓝莓等特色小水果资源,发展特色休闲农业,培育出5家家庭农场、5个水果观光采摘基地。
“红色文化”的金名片越擦越亮,绿色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
沿着浒溪线在横坎头村漫步,在道路一侧,可以看到一练瀑布掩映在青山之间。
这方难得的风景已经被旅游产业资本相中。在瀑布下方,一片3.13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清空完毕。在这里,将崛起一个总投资32亿元的“山水绿活”时光小镇项目,项目一期已经于去年年底开工建设。该项目以“绿水、绿吃、绿境、绿山、绿乐、绿养”为主题,将打造一个集乡村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户外运动、科普教育、生态探险等主题于一体的综合乡村型山地主题示范旅游度假区。
“结合四明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我们正在推动农旅产业融合和特色产业发展,希望把横坎头从过去的一个景点,打造成区域化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带动生态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横坎头村党委书记张志灿说,除了成功引进“山水绿活”时光小镇项目,去年,总投资6.5亿元的“希望的田野·横坎头田园综合体”已经签约,浙江四明山新希望绿领学院也已经挂牌,绿领学院培训基地即将开工建设。
按照《横坎头村打造全国乡村振兴样板村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突破4万元、年均增速13.5%以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能力增强,可用收入超1000万元。
“红村人要有红村人的样子”
乡风乡貌焕然一新
“过去这一年,村里红脸的事情更少了、热心公家事的人更多了,大家作为‘红村’人,都觉得‘红村人要有红村人的样子’。”黄水夫是村里退下来的老主任,16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横坎头村调研时,就是他现场介绍村里的情况。
“16年前,村集体账本上写着‘未付账款45万元’,老百姓之间为了鸡毛蒜皮起纠纷的情况也多。这些年,村里一年一个变化,去年收到总书记回信后,村里的变化更是翻天覆地。”对于过去一年村里的巨大变化,黄水夫认为除了道路拓宽、外墙美化、电线下地等这些看得到的变化,还有看不到的老百姓观念上的变化。“总书记当年调研的时候说,以后会回来走走,如果他回来,我们可以骄傲地向他汇报,他期望的富裕、文明、宜居,我们都做到了。”
横坎头村村民任明娅一家就是一个例子。
总书记回信后不久,任明娅主动关闭自家的灯具加工作坊,转产开出了一家“初心私房菜馆”。
“我们的作坊与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就隔了一条马路,噪音、废水都会影响景区环境。”去年4月,她投入30多万元重新装修开起了这家私房菜馆。“在我们家,我老公、公公和小叔子都是党员,党员之家更应该带头守护‘红村’环境。”任明娅说。
小作坊转型私房菜馆,任明娅也迎来了事业的新起步。由于紧靠景区,区位条件优越,“初心私房菜馆”成为许多游客的选择。“平时周末能有近4000元的收入,最多一天做到了1.7万元。”任明娅笑着说,“手头有活钱,心里更安心了。”
如今在横坎头,几乎人人都有“红村人”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总书记回信后,村里想在核心区块建设文化礼堂,但这里有宁波鸿环土工材料有限公司的一间旧厂房。去年3月20日,镇村干部找到该公司总经理夏再龙,希望企业搬迁,有关部门一定帮他另找块“宝地”。商量的结果让梁弄镇党委书记何张辉惊喜:“夏再龙二话没说,一口答应,在最短时间内搬迁。”
急事急办,在余姚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夏再龙顺利在余姚经济开发区租到厂房。“两个月内,企业就完成所有工作恢复生产。”夏再龙回想起这次特殊搬迁工作,感慨中带着自豪。
借着这次搬迁,企业实现“去旧换新、借机升级”。夏再龙向村里承诺:“未来,企业每年营收的千分之五依然回报村里。”
青山为证,绿水为凭。革命老区横坎头村正以昂扬的斗志,践行“打造全国乡村振兴样板村”的庄严承诺,与全省人民一同奔向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