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定老人在路边拾捡垃圾。通讯员供图
这几天,大家都忙着扫墓踏青,五乡镇有一位七旬老人却忙着捡拾垃圾。“329国道两侧本来很干净,清明这段时间,垃圾一下子多了起来。我反正没事做,就出来走走,顺便捡捡垃圾。”说起自己的行为,老人不以为然。
这两天,老人每天要步行20余公里,捡垃圾7个小时。中午就在树荫下吃点面包,吃完继续“上岗”。“没有固定路线,哪里垃圾多,就往哪里走。”
清明期间老人徒步20公里捡垃圾
“看我在捡,他们不好意思扔了”
老人叫陈友定,今年73岁,五乡镇天童庄人。清明期间,踏青扫墓的人多了,329国道两侧一下子多了很多垃圾。老人看在眼里,心里不是滋味。
正清明当天5:30,老人匆匆吃了一碗泡饭,就从家里出发了。
和平日里出门的装备不同,这一次老人带了一把铁钳和垃圾袋。身上背着一个挎包,里面装着饼干和鸡蛋,还有满满一瓶温水。坐上759路公交车到宝幢站,老人开始“行动”了。
清明期间,扫墓客流量大增,329国道两侧留下不少“痕迹”:丢在绿化带的烟蒂、随处可见的塑料袋以及香蕉果皮等。老人看到垃圾,就弯腰用铁钳捡起来,再装进垃圾袋。垃圾袋满了,他就倒入垃圾桶。
这两天气温高,一边走一边捡垃圾,老人很快就冒汗了。中午,他坐在树荫下,拿出饼干和鸡蛋充饥。
吃完中饭,老人继续“上岗”,每天6点开始,一直到15点左右再折返回家。初步算来,老人这两天每天徒步20公里,拾垃圾7个多小时。
“有些小年轻本来要扔垃圾,看我在弯腰捡垃圾,就不好意思扔了。”一路上,有很多车主给他点赞,老人总是摆摆手。“闲着没事,就当是锻炼了。”
给文化礼堂免费保洁两三年
“走到哪里,就在哪里捡垃圾”
陈友定老人退休前是邱隘酒厂的一名普通发酵工,退休后经常四处走走。昨天和记者说起这件事,老人有些不好意思。“这点小事,没什么好报道的。”
老人说,以前在外面走,他经常看到有志愿者在捡垃圾,他只是力所能及做一些。
“您这么大年纪,出门捡垃圾,家里人放心吗?”“他们都很支持。我老伴身体吃不消,不然她就跟着来了。”
其实,在天童庄村,很多人都认识他,他是远近闻名的热心人。
昨天,村民王勇和记者说起一桩事。天童庄莘桥村文化礼堂建成以后,村里雇了一个保洁员,每月发放固定工资。结果,老人听说这件事后,自告奋勇提出,这个保洁员他来当,而且免费,给村里节省开支。
这个免费保洁员,一干就是两三年。“不光打扫卫生,文化礼堂有东西坏了,他都会帮忙维修,非常热心,村里人都念着他的好。”
王勇说,老人虽然没有参加任何志愿服务组织,其实已经默默无闻干了很多年。“每次都是走到哪里,就在哪里捡垃圾。” 现代金报通讯员季春丽 首席记者薛曹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