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公安老娘舅”,引领全所民警辅警打造为民服务新模式,带动更多社会志愿者队伍参与其中。慈溪市公安局匡堰派出所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于浙东抗日根据地发源地,以“党建+一室一队一讲团”模式,走出了一条继承发展枫桥经验特色之路。2017年以来,匡堰镇刑事案件每年下降20%以上,民间纠纷调解成功率98%以上。
头雁领航 “老励工作室”化解矛盾纠纷
励金敖,这是个在慈溪匡堰镇家喻户晓的名字,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呼他老励。扎根基层36年如一日的老励,是匡堰派出所一名普通社区民警,靠着一步一个脚印,老励在群众中“走”出了亲和力,走出了威信,成为匡堰派出所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领头雁”。
老励说,做群众的“老娘舅”,就要懂得群众心理,学会群众语言,把群众放在心上,把群众当成亲人看待,这样肯定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真正为老百姓做点事,老百姓也会为我们着想的,我们警民相处的路也就更宽了。”老励说,不管是夫妻吵架、婆媳矛盾,还是邻里之间为了建造房屋起了纠纷,大家都喜欢打电话给他,即使一时解决不了,也要多回访几次,跟老百姓把事情说清楚,帮忙协调沟通解决。
从警36年,老励掌握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和灵活的心理沟通技巧,调解起矛盾纠纷更是手到擒来,被老百姓称为“公安老娘舅”,兼任8所大学客座教授。2017年1月,匡堰派出所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老励工作室”,老励带着7名民警和辅警深入辖区,及时发现各类矛盾纠纷并予以化解,确保矛盾纠纷不升级、不出村、不出镇。同时,邀请当地具有一定威望的乡贤、年长村民、镇村党员干部、新居民党员、企业老总、律师等30余人成立义务调解协会,这些“老娘舅”的基本情况、调解特长上墙悬挂,群众可根据矛盾纠纷的具体情况,菜单式选择信任的调解员参与调解。
今年以来,“老励工作室”共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6起,调解案件34起,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
雁阵合舞
“上林讲团”传递平安元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匡堰派出所全体民警在老励的领航下奋力向前,建立“上林警员雁阵”,推动平安工作由派出所“唱独角戏”向全镇“齐抓共管”转变。
2017年初,匡堰派出所升级组建了由16名各行各业资深专家兼职讲师构成的“上林讲团”,根据群众关心关注的扫黑除恶、案件防范、交通消防、教育医疗、职工社保等知识和热点问题,量身定制了26门“菜单式”宣讲课程,菜单式服务企业、全方位服务基层、零距离服务群众。
他们在一起梅农摔伤警情中发现,每年杨梅采摘季节难免会有人从树上摔下导致伤残,高昂的医疗费用给出事家庭造成巨大经济负担。“上林讲团”为此在全镇杨梅主产地的乾炳村和倡隆村开展了关于意外保险的宣讲课程,广大梅农听后感触很大,95%以上的梅农当年就参加了意外保险,目前已有多人获得保险理赔。
去年年底,匡堰派出所接到关于涉及电动自行车事故高发的警情通报后,“上林讲团”立即联合当地交警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宣讲活动,同时由企业、村出资购买了4500顶安全头盔,免费发放给在场的群众。没过几天,石人山村村民赵先生就赶到派出所,特意找到老励当面感谢,说他听完宣讲后戴上头盔骑电动车,不慎翻入水沟,头部撞向石头,头盔破裂,幸好人没事。事后,他又及时去买了新的头盔,只要骑电动车上路都会戴上。
前段时间,他们宣讲了一门关于低保、社保等方面的防范课程,本来只有50人来听课,没想到来的群众越来越多,最后课堂上涌进来300多人。据统计,截至目前,“上林讲团”已在村庄、企业、广场等地巡回宣讲150余场,参与群众近3万人次。
群雁齐飞
“鸿雁志愿大队”延伸服务触角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老励工作室”成立之初,就组建了一支志愿者综合服务大队,如今已扩大成为“鸿雁志愿大队”,现有志愿者170余人,分设17个专业小分队,人员组成包括公务员、村干部、律师、医生、教师等各行各业人员。
今年春节过后,有村民报警称一名老太太在一座山上走失了。当时,天上正下着雨,老励立即组织志愿者顶着凄风冷雨上山搜救。经过大半天的搜寻,志愿者终于在一块墓地旁找到受伤被困的老人,轮流背着老人安全下山,及时解救了这位受困老人。
据了解,“鸿雁志愿大队”组建以来,先后开展平安夜巡、志愿守护、交通疏导、风险排查等志愿活动294次,参与志愿者人数达8200余人次,主动帮扶群众7500余人次。在今年的“大巡访、三服务”中,他们还充分利用自身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主动配合公安机关开展行业场所风险隐患排查,累计排摸风险隐患63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