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通讯员 邵玲玲)6月16日,中国生态铁皮石斛文化节暨浙江余姚道地原生态石斛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余姚香泉湾举行,来自中华中医花学会、中国农科院、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振兴铁皮石斛产业大计。会上,余姚市鹿亭乡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授予“中华铁皮石斛保护地·余姚”称号,这是绿发会发布的全国首个铁皮石斛保护地。“世界石斛多样性保护与种子库建设”工作同时启动。
余姚四明山是兰花的发源地,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黑陶器皿上图案就是箬兰,所以先人养兰可追索到7000年以前。石斛作为兰科植物,全球有一千多品种的石斛,但是,铁皮石斛是我国濒临灭绝的物种,国家二类保护植物,誉为药界的“大熊猫”植物中的“软黄金”。
2012年,余姚鹿亭乡四明山顶发现野生铁皮石斛,继而带来了仿野生石斛的培育,种植,开发等系列产业,至今已有种植基地千余亩,成为余姚新兴特色农业经济中的一面旗帜。特别是以鹿亭为代表的铁皮石斛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石斛林下种植产业蓬勃发展,石斛产业规模和效益持续提升。去年,全国首个野生铁皮石斛自然保护小区在鹿亭成立,铁皮石斛已成为撬动四明山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点。
论坛上,专家学者纷纷为石斛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李俊德表示,石斛是9大仙草之首,有提高免疫力、保胃气、生津液等多重作用,石斛产业市场大,前景广阔,余姚石斛产业大有可为。但目前,石斛没有纳入国家的药食同源目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他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总工程师刘兆彬的认同,他也呼吁尽快将铁皮石斛纳入药食同源的目录,尽快建立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以解决石斛产业化发展的痛点。他提出了标准化发展、绿色发展、 创新发展和共享发展的建议。
中国农科院原副原院长章力健则提出了“中医农业”的观点,也就是将中医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实现现代农业与传统中医的跨界融合,优势互补,集成创新。他认为“中医农业”是一个风口,石斛产业要跨界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康养委员会主任赵荣水则认为要打好文化牌。“人们都知道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石斛有兰花的美,有竹一样的节,但还有人对它知之甚少,这需要有好的题材,讲好石斛故事。”他表示,弘扬石斛文化可以从饮食文化、养生文化和艺术文化三方面入手,举办摄影、绘画等活动,展现石斛文化的独特魅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