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为2018世界女排联赛(宁波北仑站)志愿服务启动仪式暨爱心义卖活动敲“铁榔头”。(索向鲁 摄)
北仑志愿者在赛场为中国女排加油助威。(索向鲁 摄)
6月18日至20日,2019世界女排联赛(宁波北仑站)比赛火热举行。宁波北仑,这个东海之滨的港口新城又一次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大家赶到球场,除了看球,还要见一个人——中国体坛的传奇人物郎平。而在热闹的赛场内外,有一群赛事志愿者,他们在女排精神的感召下,坚守岗位已经整整15年。
“与宁波北仑结缘以来,中国女排在广大市民热情陪伴下,在北仑赛事志愿者不遗余力的支持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欣喜的好成绩。我代表中国女排向北仑志愿者表示感谢,感谢你们一路相伴!”去年5月6日,2018世界女排联赛(宁波北仑站)志愿服务启动仪式在宁波爱心公园举行,仪式上,郎平动情地说。
早在2016年8月的里约奥运会赛场上,率队力挽狂澜勇夺冠军的郎平,也在第一时间表达了自己的感谢:“感谢所有支持我们的人!特别要感谢福建漳州、宁波北仑这两个女排训练基地,给我们很多很多的帮助……”
听到郎平的一席话,来自北仑的资深志愿者陈军浩同样心情激动:“当年女排夺‘五连冠’的时候我才读高一,是个懵懂少年;30多年后的今天,我已经和女排结下了不解之缘……”
“宁波北仑的志愿者队伍兴起于女排赛事。赛事过后,队伍保留下来并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城市文明的一支生力军。从女排赛事志愿者到社会志愿者,再到专业志愿者,涌现了陈军浩这样的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胡朝霞这样的全国十大岗位学雷锋‘最美人物’、朱治平志愿服务队这样的全国优秀志愿者团队、小港街道红联社区这样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北仑区志愿者协会张芳芳介绍。
截至目前,宁波北仑有注册志愿者168426人,比2004年增长6倍多;志愿服务团队506个,比2004年增长近3倍。
缘 从天而降
进入新世纪,中国女排“五连冠”的辉煌已成历史。然而2004年夏天,陈忠和率领的中国女排再度惊艳世界。
2004年6月,北仑方面开始积极为尚未竣工的北仑体艺中心谋划引进女排赛事。随着中国女排当年8月在雅典奥运会上意外夺冠,国内众多城市纷纷要求引进女排赛事。面对激烈的申办竞争,北仑区体育部门负责人突发奇想地提出了“中国女排指定主场”这一全新概念,让中国女排长期落户宁波北仑成为现实。宁波北仑,从此与中国女排结下不解之缘。
2005年,郎平第一次来到北仑,那时她的身份是美国女排主教练。“当时还不知道北仑在哪儿呢。”回想起当年那一幕,郎平笑着说。而女排的到来,带给宁波人一个从天而降的大惊喜。
为了服务好女排赛事,北仑团区委从2004年10月开始公开招募志愿者。短短几天就有2000多人报名。经过选拔,最终有1300多人注册成为女排赛事志愿者,陈军浩、顾旭光、夏丁辉、张飞坤、洪波、张芳芳等人就在其中,他们在比赛期间分别充当赛场引导、翻译、擦地、入场举旗、捡球、记录、播音、打字、呐喊助威等职责,另外还有1万多名交通志愿者走上街头,劝导市民遵守交通规则。
2005年,北仑群众为了迎接女排的到来,自发组织了“迎女排”万人长跑、“新女排新北仑”主题演讲、“我谈女排精神”大讨论、“我为北仑争光”文明礼仪培训、8城市女排主场志愿者宣传等10多项活动。这些活动体现了市民对赛事的支持,成为北仑承办女排赛事的重要外部条件,得到了国际排联的认可。
2005年8月6日至7日,强台风“麦莎”袭击宁波,北仑体艺中心受损,世界女排锦标赛资格赛转移到雅戈尔体育馆进行。组委会30多名工作人员竭尽全力,在狂风暴雨中转移比赛器材,安排训练场地,妥善安置参赛队伍、裁判人员,确保最后4场比赛顺利进行。为此,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于当年8月18日专门发来感谢信,高度赞扬赛区组委会出色的工作能力,“自北仑区成为中国女排主场后,承办的中国国际女排精英赛、世界女排大奖赛和世界女排锦标赛资格赛三项赛事均取得了圆满成功,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办赛水平和质量达到了近年来中国承办的国际排球赛事的最高水准。”
北仑区志愿者协会NBCT大队队长顾旭光至今还记得,“麦莎”来袭的那一晚,50名北仑志愿者包车赶到雅戈尔体育馆为中国女排加油助威。有个网名叫“蝴蝶”的队员途中接到小区保安的电话,说她的宝马车在地下车库被水淹了,她仍然坚持等比赛结束再打的赶回家,此时,大水已将她的爱车淹没……
为了给女排赛事做好服务,陈军浩将自己的小面包车贡献出来,作为运输志愿者物资的工具;志愿者李鸿远第二年也买了一辆二手的九座面包车,作为志愿服务通勤车使用。2004年,北仑浃江知行社的负责人洪波已做了10年的出租车司机,成为女排志愿者之后,他先是把车包给别人,自己跑去做志愿服务,后来干脆把车卖了。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
“做志愿者最开始是出于一种新鲜感,15年过去了,现在已变成了一种平常心。”在北仑体艺中心的廊道上,刚刚安排完引导观众入场事宜的北仑区志愿者协会赛事服务大队队长张飞坤这样说。他和顾旭光、石磊军、舒盈盈、张芳芳等人一样,已经坚守赛事志愿者岗位15年了。
情 从赛场延伸
北仑区成为中国女排主场后,2005年承办中国国际女排精英赛、世界女排大奖赛和世界女排锦标赛资格赛大获成功,拥有1300多名成员的女排赛事志愿者队伍已经形成。但赛事结束后,这些志愿者团队该向何处去?
2005年7月,在区志愿者协会的一次大队长例会上,已有4年社区服务经验的陈军浩提出设想:将1300多名女排赛事志愿者分为10个大队,和新碶街道的10个社区分别开展结对活动,这样既可以把志愿者队伍保留下来,也可以借助社区的资源,把赛事志愿服务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
从此以后,北仑赛事志愿者成了面向全社会开展服务的“爱心使者”,服务范围涵盖献血、慈善、助学、助老、修理电器等众多领域。
“刚开始做社区服务的时候,社会上大多数人对志愿者还没有清晰的概念;帮助别人后,对方表示谢意的时候,我只是内心会感到一股暖意。”陈军浩说。后来,经验越来越丰富的他开始组织策划一些活动,志愿者队伍也逐渐成长壮大。10支志愿者服务大队每季度轮流组织去一次敬老院,陈军浩全程参与,次次不落。“我们做金晖助老项目,对老人来说是关怀,对志愿者来说,则是一种感恩教育。”
2007年年底,陈军浩成立了一家物业公司,承接便民服务。2009年,他又成立了“81890北仑分中心”,负责对接本地资源,提供各种便民服务。在他的努力下,加盟企业从最初的2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200多家;加盟企业实行“孤寡老人不收费”的原则,则是对志愿者精神的一种延伸。
2012年,陈军浩成立了“红领之家”,让党员在全新的平台上参与志愿服务,目前已有注册红领(志愿者)1376名,其中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占7成,累计服务时间5.5万小时。从2014年8月开始,“红领之家”组建了特殊人群服务工作室,截至目前已接受社区矫正人员416名,脱管率和再犯罪率为零,还有14人实现了就业创业。与此同时,“红领之家”还协助发展党员562名,培育党务工作者63名,成为北仑的“红色摇篮”之一。
2016年10月,陈军浩应邀参加在加拿大举行的第24届国际社区矫正研讨会,作为唯一的中国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向全世界展示了司法的“中国温度”。
去年4月,在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服务领域耕耘10多年的陈军浩荣获了“全国最美志愿者”和“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
爱 在城市传递
“女排精神在宁波北仑发扬光大,已经远远超出了体育的范畴。”北仑浃江知行社的负责人洪波深有体会地说。
他认为,团队协作、无私奉献的女排精神,跟志愿者精神是一脉相承的。2017年,在区委组织部的支持下,洪波组建了浃江知行社,以“党员+老百姓+矫正人员”的团队模式,开展公益服务和社会组织孵化,培养草根领袖。1年以后,该社的总人数达600人,其中党员97人,矫正人员56人。据了解,类似“红领之家”“浃江知行社”这样的志愿者组织,在北仑已有18个,覆盖党员近2万人。
2014年3月,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活动颁奖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宁波北仑的朱治平志愿服务队获评“2013年度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优秀团体”,朱治平、林芬获评该项行动优秀志愿者。而朱治平志愿服务队的前身,正是在女排赛事志愿者服务队基础上组建起来的“疾控宣传大队”。“先有女排志愿者服务队,然后才有我们这个团队。”朱治平志愿服务队的现任队长冯波说。
作为一名新宁波人,自2006年以后,在女排赛事、疾控宣传、义务献血、金晖助老等志愿服务中都有朱治平的身影。从2006年到2013年的世界女排大奖赛,每一年他都参与其中:每天凌晨起床,做好早餐店里的事就赶到体艺中心,开始一天的志愿服务;2006年至2012年,朱治平累计献血20多次,近1.5万毫升,由此他获评“无偿献血国家金奖”。2014年朱治平因病离世后,为了纪念这位优秀的志愿者,“疾控宣传大队”改名为“朱治平志愿服务队”。如今,该队有注册志愿者425人,平均每年进社区广场服务10余场,进公交站服务10余场,发放疾控宣传资料3万余份,服务时间上千小时。
顶级的赛事,需要专业的服务。中国女排的到来,让宁波北仑的志愿者有了成建制、成规模的存在,推动了全社会志愿服务水平的提升。“当志愿者,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社会的文明指数一定会上升。”洪波说。
宁波北仑志愿者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郎平本人也感受到了。近几年,郎平多次在北仑参与志愿者活动。2016年4月23日,北仑“里仁为美”志愿服务基金成立,郎平带着宁波籍球员单丹娜和另外一名球员也来到了现场,当天,郎平被玉兰社区聘为“里仁为美”志愿服务团形象大使。之后,郎平来到里仁花园39幢走访了3户居民,向居民宣传邻里互助和垃圾分类进家庭活动。郎平表示,作为中国女排主教练,自己虽然工作很忙,但还是很乐意抽出时间参加这样的公益活动。她希望宁波有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让邻里更和睦、生活更美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