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海员书写蓝色情怀——他们,见证东方大港逐梦成长
2019年08月09日 07:46:37 来源: 中国宁波网   记者 张正伟 孙佳丽 通讯员 王昱飞

  从内河港到河口港,再到海港,宁波的港口越来越大;

  从小货轮到大轮船,再到万吨轮,宁波的船舶不断升级。

  我们看到的是船舶到港,货物吞吐,看不到的是在每艘船成功进出的背后,海员的辛苦付出。他们是船舶的“眼睛”“四肢”和“指挥员”,让每一艘船在宁波找到安全的港湾。

  据宁波海事局统计,目前我市注册海员共有12530人,其中3000吨及以上船舶的船长334人,500吨至3000吨船舶的船长176人;3000千瓦及以上船舶的轮机长282人,750千瓦至3000千瓦船舶的轮机长233人。

  今天,我们就带你走进宁波海员的工作日常,一起领略他们与宁波港口共成长的故事。

  引航外籍船舶,当好国家“海上使者”

  受访者供图

  人物名片:潘国华,宁波引航站引航一科科长,潘国华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曾获“全国优秀引航员”“宁波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还记得1985年刚进入引航员行业,宁波港的货物吞吐量刚刚跨过1000万吨大关,集装箱量几乎为零。而2018年,我们的货物吞吐量已经超过10亿吨,集装箱量也突破了2600万标箱。”潘国华今年54岁,回想起自己三十多年的引航之路,不禁感慨万千。

  目前,我国注册船员共有175万人,其中引航员2300多名,而宁波的引航员只有160名。去年,160名宁波引航员引航约2.9万艘次,平均每天需要引航80条船。

  1985年,潘国华大学毕业之后回到宁波,经过4年的培训成为当时12名宁波港引航员的一分子。“还记得第一次独立引航的是一艘杂货船,船长一百米不到,既激动又紧张;而上月8日,我游刃有余地引航了一艘全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长度就达400米,可容纳2.3万标箱。”潘国华说。

  随着宁波港口的不断发展,停靠在宁波的外籍船舶越来越大。1985年,潘国华接触的最大矿船容量仅13.5万吨,而如今最大的矿船承载量已达40万吨;1985年,来宁波的集装箱船规模在2000标箱至3000标箱之间,而目前动辄就是上万吨。

  引航34年,潘国华这位“弄潮儿”累计引领中外船舶超过1万艘次,平均每年需要引航290多艘次。他已经连续10年没有请过年休假,甚至连免费高速和城市地铁都没有时间体验一下。

  驰援万里海疆,让惊涛骇浪成过眼云烟

  受访者供图

  人物名片:汪三涵,宁波海事局海巡执法支队“海巡22”船长,曾获“全国优秀船员”“浙江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六千多个日夜、十多万海里巡航、40余次防抗台风、150余次海上突发应急事件处置、成功救助遇险人员40多人次……成为船员28年,现任宁波海事局海巡执法支队“海巡22”船长的汪三涵在工作之余总是笑呵呵的,仿佛之前经历的所有惊涛骇浪已成为他的过眼云烟。

  “海巡22”总长86米,是中国海事系统第四大海巡船,也是浙江省吨位最大、装备最先进的海事巡逻船,主要承担浙江海事局辖区内海域巡航监管、指挥、搜救和应急任务。

  但在汪三涵刚进入单位的时候,宁波港的海巡船最长的也仅20米,最多只能在近岸港区活动,一般执法只有一条小船单独出行。“直到1992年,我们的海巡船才达到45米级,2004年则达到了60米级,但也只能在沿海地区巡逻。如今,无论是中国东海还是中国南海海域,80米级的‘海巡22’均可以进行巡航,维护国家海上主权、守护人民安全。”谈起宁波海巡船三十多年的嬗变,汪三涵难掩自豪之情。

  大海总是瞬息万变,而往往出事故的时候正是海况最恶劣的时候。今年5月的一天,清晨5点海上大雾弥漫,在象山港大桥值守的汪三涵接到紧急任务,有渔民在虾峙门南锚地落水。汪三涵带领全体船员迅速出发,一个小时就赶到了事故发生地点,成功救起两位渔民。“若是在30年前,12米级小船根本救不了他们。”汪三涵告诉记者,其实每次抢险救助时,恶劣海况带来的生理不适都能克服,但事后会觉得害怕,怕到晚了找不到人,怕就算是最快速度也救不回人。

  普通人的状态,是朝九晚五、两点一线,而汪三涵三分之二的时间都献给了大海。2014年南海撤侨护航、“中海油981”钻井平台警戒护航有他,2015年搜寻“浙岱渔06427”、防抗强台风“灿鸿”时也有他,2018年外海“桑吉”轮搜救还是有他。无论是跨辖区巡航、海空立体巡航、溢油应急处置,还是24小时动态游弋驻守,只要是为了维护水域平安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就能看到汪三涵的身影。

  “这是我的责任!”汪三涵说道。

  “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

  左为戎超峰(王顺摄)

  人物名片:戎超峰,宁波远洋运输有限公司总船长,1987年做水手,2004年当船长,2014年成为总船长。

  红润的脸庞、坚毅的神情、清晰的谈吐……见到戎超峰时,他刚带领着实习船长完成了一次近洋航行,从日本归来。

  驾船出海,船长是最高指挥官。戎超峰1987年进入当时的浙江省航运公司宁波分公司工作,从水手到三副、二副、大副,一步步做到船长。如今,52岁的他,工作重点已经转入从事公司船队的安全管理和年轻船员培养工作。

  “驾驶船舶将货物安全送达,是最重要的,也是感到最开心的事情。”戎超峰说,在海上,船长真的不像外国影视剧中那般颐指气使,更没有《加勒比海盗》中杰克船长那般悠哉游哉,但胆大心细是船长的共同品质。

  1989年,戎超峰迎来了第一次近洋航行,送一批布料、年糕、黄酒等日杂用品去香港。“船从当时三江口边的码头出发,经甬江驶入东海后,发现与两年前第一次送货去温州很不一样。”戎超峰说,去温州走沿岸航线,十几个小时就到达目的地,一点都不紧张。但是这次航行时间长,还要跨过台湾海峡,可能会出现大风浪、急流等突发情况。30年后,他仍然清晰地记得,那几天虽然身边有船长指导,但驾驶时双手一直紧握船舵,货船安全到达时,高兴得要跳起来。

  远洋航行,最令船员兴奋的,是到达陌生的港口,见到许多新鲜的人和事。从事海员工作30年来,戎超峰带领着宁波远洋的大船小船,足迹遍布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家中第一台彩电是从境外购买的,日语、韩语、泰语现在也还能熟练地说上几句。

  当然,最令戎超峰感到自豪的,还是宁波的港口越来越繁荣,驾驶的船舶越来越大。“30年前,我们驾驶着几百吨的轮船航行在沿海、近洋航线上,运送的多为散货、杂货;现在不但几千吨、上万吨的轮船司空见惯,宁波舟山港的航线也遍布全球。”戎超峰说,每次远航遇到同行夸赞宁波港口和他驾驶的船,是最高兴的事情。

  “说到航海,许多人觉得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的越来越少,尤其是年轻人。”戎超峰说,他要通过自己的经历,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航海这份职业,看到大海上的“诗与远方”。“技术再先进,航海还是离不开船员现场操作。”戎超峰说,宁波的港口运输要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要让航运跟上港口发展步伐,这需要更多高质量的船员。

  他是船的“脚”,让每一艘船安全靠岸

  张正伟摄

  人物名片:毛文锋,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油港轮驳分公司浩宇2轮船长。曾获“宁波舟山港海港工匠”、宁波市五一劳动奖章、交通部高级船长等荣誉。

  前天晚上11点,毛文锋还没有离开船舶驾驶台的意思。作为浩宇2轮的船长,他正在研究次日的航海计划。

  毛文锋和他的船员还有一个称呼,名叫“轮驳人”,他们主要为进出港口船舶靠离码头、护航监护、抢险救助等提供保障服务。一般来说,在宁波舟山港靠泊的绝大多数货轮先由引航员引进来,然后通过拖轮一点一点地顶推,直到安全停靠在码头上。“货轮吨位大,又不熟悉码头情况,自身单独靠离码头很容易发生事故,所以要靠拖轮协助。”毛文锋说,拖轮就像货轮两侧的“脚”,让每一艘货轮安全靠离。

  毛文锋是绍兴诸暨人,就读的是武汉理工大学航海技术专业,2002年毕业后,选择了在宁波工作。“宁波港口经济发达,离老家也近,关键是可以经常回家看望家人。”就这样,毛文锋在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油港轮驳分公司扎下了根,工作不错,但是经常与家人团聚的愿望时常落空。

  “宁波港口经济发展太快了,2004年刚开始工作时,公司四五艘拖轮就基本能应付业务,现在快30艘拖轮了,还不够用。”毛文锋说,他上两天全班休息四天,但上班的时候助泊任务繁忙,偶尔还要为一些船舶抢险救援。

  每年10月至次年4月,西北季风来临的时候,拖轮在海上摇晃得厉害,货轮助泊非常困难。毛文锋和同事克服呕吐、头晕等身体反应,坚持技术不走样,抛缆绳、固定一次完成,全力保证来港货轮安全靠离码头。

  2002年以来,毛文锋刻苦钻研,技术水平和个人能力不断提高,经过三副、二副、大副的锻炼,2012年正式成为一名拖轮船长。

  油港轮驳分公司有导师带徒的传统,毛文锋也一样,结合生产实际把自己的驾驶经验传授给徒弟们。随着宁波舟山港的大发展,大型集装箱船频繁进出宁波舟山港,拖轮对这些大型集装箱艏带缆非常困难。毛文锋就思考能不能让拖轮倒着航行去带缆。经过两三年的努力,2017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倒航悬空带缆操作法”被正式推广应用。目前,这项技术带缆速度快,而且非常安全,去年还被上海海事大学期刊录用。

  “我们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是看到一艘艘货轮安全进出宁波舟山港,幸福的笑容绽放在货主的脸上,感到一切付出都值了。”毛文锋说。

标签: 宁波;船长;引航;拖轮;舟山港 责任编辑: 汪江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海员书写蓝色情怀——他们,见证东方大港逐梦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