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4日,第二十届IRO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浙江省赛区选拔赛在慈溪开赛。(严龙摄)
创新,是深植于宁波的城市基因,也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坚持自力更生、自强不息,逐渐探索出一条以开放融合集聚资源、以制度改革提升实力、以科技振兴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路径,从“跟踪模仿”“应用集成”,一步步向“关键核心原创+并跑领跑”迈进。
8月15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四场新闻发布会,聚焦宁波科技创新。
“回顾70年发展,宁波逐步从科技小城向创新强市、从低层次模仿创新到开放式自主创新跨越。从科技星火到创新燎原,科学技术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市科技局局长黄志明重点介绍了宁波科技的发展脉络。
举办多年的中国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成为提升我市智慧城市管理水平的助推器。 (徐能摄)
科技资源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这个夏天,因为创新,宁波大地更添火热。
“两院一园”正式开园,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首个基于本土的科技成果出炉,李泽湘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治水“黑科技”在宁波试点,哈工大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高性能伺服驱动与运动控制系统项目在甬落地……宁波犹如巨大的磁场,吸引着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创新资源到此集聚,持续提升着整个区域的“创新浓度”。
回首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军事战略要地,国家建设项目极少落户宁波,全市科技资源极其匮乏。1957年,全市自然科学技术人员仅630人,1958年建立了第一家专业科研机构、第一家厂办科学研究所。
直到1985年,宁波启动科技体制改革,科学技术开始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随着第一家国字号研究机构——兵科院五二研究所、中科院在我省布局的首个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先后在甬建立,宁波引进创新资源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星星之火开始燎原,宁波科技事业从此蓬勃发展。
1999年以后,宁波逐步拓展与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的科技交流,科技合作成为吸纳国内外科技资源、服务支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2006年,宁波提出以开放促创新,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吸引创新资源,为己所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广泛链接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大力推进与长三角区域城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的科技合作,渠道不断拓展、形式不断丰富。
去年,宁波启动“科技争投”专项行动,积极实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为全市科技发展按下了“快进键”。获批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水平谋划甬江科创大走廊、前湾新区等重大创新平台……全市加紧高端创新资源的布局和共建,高水平研发机构、高素质科技人才、高科技项目实现了从“三无到三有”的历史性转变,高水平研发机构、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数量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场景。(市科技局供图)
舜宇集团智能数字工厂一角。(市科技局供图)
从跟踪模仿到原创领跑
“华龙号”核电机组、“蛟龙号”深潜器、“嫦娥”探测器……一项项国家重点工程的背后,挺立着“宁波智造”的坚实背影。
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波百废待兴,科技基础极为薄弱。截至1986年,全市专利仅有7件,企业以低端加工为主,跟踪模仿是当时的主流。
为了振兴科技,宁波瞄准科学技术“高、精、尖、新”定位,先后发布了科学技术工作、科学技术队伍培养、新技术(新产品)试验研究方向等一系列重要规划。宁波创造从无到有,重大原创成果开始涌现。
“坚持产业提质扩量与关键核心技术零部件攻关两条战线一体推进,集中优势兵力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是宁波抢抓历史机遇、撬动万亿级和千亿级产业发展的关键点。”黄志明说。
成立全球最大的注塑机研发制造中心和国内规模最大的光学膜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全球首创的经导管人工三尖瓣置换系统实现临床试验、国内首台类矩形盾构机应用于轨道交通建设、桥梁伸缩装置助力杭州湾跨海大桥和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建设……
一系列高水平成果在宁波涌现,在关键材料、核心部件、高端装备等领域研制出200多个全球领跑并跑的关键技术和战略产品,成为宁波的一张张“金名片”。
宁波成了获奖大户,从2005年获得独立申报国家科技奖资格以来,宁波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励96项、省科技进步奖励894项。
此外,宁波还时刻把握科技前沿动态、产业战略布局变化,瞄准人工智能、先进材料、航空航天、生物技术、5G通信等未来产业,面向全国广撒“英雄帖”,力争用5年时间推出100个左右的战略性创新产品,形成若干个特色技术链条,催生带动一批千亿级产业,全面提升优化企业、人才、平台等创新资源,促使宁波创新能力实现“脱胎换骨”。
服装大市开始用上“智造”设备。(徐能摄)
从消化吸收到创新中坚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投入的主体,高新技术企业则是这个主体中的“牛鼻子”。
新中国成立初期,借助科研项目支持,宁波建立和发展了一批以体现新技术为主的新兴企业,但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十分微弱。1987年,全市新兴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仅3%左右。
从1995年开始,宁波启动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工作。之后,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逐渐加大,尤其在“科技领航”计划带动下,建立了“创新型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苗子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的创新型企业梯队。
“有了这个‘国字号’的创新招牌,我们在创业板上市就更有底气了。”浙江德塔森特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两年半,就成功入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名录,总经理谭小敢格外欣喜,“持续的创新投入是发展的内生动力,而‘高企’这一‘国字号’招牌,便是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最好证明。”
近年来,宁波坚持优环境、搭平台、重帮扶、助融资“四轮驱动”,为一大批“创新幼苗”企业快速壮大营造了良好环境。截至2018年底,全市创新型初创企业达12524家,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达865家,数量均居全省首位;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256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1741家。
目前,全市79家沪深主板和科创板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有58家,占比73.4%。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6个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球第一、149个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
如今,宁波的创新格局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为依托的科技创新体系。最近5年,创新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平均每年培育创新型初创企业2000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0家,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从2000年的8%跃升至2018年的32.5%,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90%以上,宁波已成为全国最具创新创业活力的城市之一。
去年6月20日,由宁波东方电缆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首条国产化海洋脐带缆正式交付使用。 (徐能摄)
从小投入到全方位创新生态
1978年,宁波科技经费只有21.18万元,之后增长缓慢。从产业能级看,宁波制造业大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产业链不长、智能化程度偏低。
随着经济实力跃升和创新驱动战略全面实施,全市研发经费投入规模和强度屡创新高。与此同时,宁波区域经济发展已开始从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对宁波而言,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就是要在这样的背景板上书写。
“宁波的研发投入比重稳步提升,使得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和融合,高技术、高附加值含量的行业、企业成为发展的趋势。”黄志明说。
为了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研发,宁波出台实施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专项行动方案,完善研发导向的政策扶持机制,综合运用项目支持、研发后补助、风险补偿等方式,为新兴产业“加油”。2010年以来,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累计为企业减税375.41亿元,年均增长23.5%,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28.54亿元,财政资金放大效应达12.35倍。
70年来,宁波一贯重视科技工作,打破局限于支持科技项目的单一方式、产品产业创新的线性模式,逐步建立起涵盖技术、人才、平台、资本等要素融通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
面向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宁波培育了新材料、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30家,建设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30家、众创空间85家,集聚初创企业超过5000家、创客1.1万余名。
为了更好地在企业与“技术”之间牵线搭桥,我市建成并运行“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宁波科技大市场,技术交易额从1987年的379.7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137.4亿元。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宁波科技新政体系正逐步完善,为科技创新进一步赋能添力。
70年来,宁波科技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之路,生动印证了“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的真理。“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宁波将充分激发科技创新核心驱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为科技强国和创新强省建设贡献宁波科技力量。”黄志明说。
“五问”宁波创新
一、实施“科技争投”专项行动以来,宁波科技投入进展情况如何?
答:“科技争投”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企业资金投入和社会资本投入等方面。
宁波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三年内,我市统筹150亿元支持“科技争投”,2018年全市财政科技支出增长33.1%,今年上半年继续增长39.1%;另一方面,通过贯彻实施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抵扣、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使企业得到实惠。
目前,宁波90%以上的研发投入来源于企业,通过实施“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等,引导创新型领军企业和量大面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去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增长25.5%,今年上半年增长14.8%。
二、宁波将如何更好发挥中小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答: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宁波将着力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优的创新生态服务体系,充分激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目前,我市已创建培育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30家,下一步还将培育打造30家综合体,使总量达到60家。在成果转化服务方面,我市将加快打造宁波科技大市场“2.0版”,搭建一批市场化、专业化技术市场,建设基于企业技术需求的科技成果资源库,推进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为了打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宁波还将建立知识产权数据库,开展专利布局分析,为企业提供各类科技文献资源检索获取服务;推进科技与金融融通发展,发展科技信贷、专利质押融资,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纾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作为国家首批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宁波这些年摸索出了哪些有效的经验和做法?
答:宁波针对民营经济特点,率先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根本、以科技服务为支撑、以国际化资源链接为手段”的创新发展之路。
借助于这些创新模式,近年来,宁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东方电缆联合中海油研究总院、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大长度海洋脐带缆关键技术攻关;宁波均胜电子收购德国普瑞、美国KSS、日本高田等国际企业,成为全球汽车安全领域的巨头;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在短短一年内已孵化出蓝卓工业互联网公司等创新企业,推出了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up-OS工业操作系统”等。2018年,宁波完成技术交易额137.4亿元,较2016年增长了1.8倍。
四、宁波科技创新如何破解“卡脖子”技术?
答:2018年以来,我市启动实施了10个“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通过政府主导、协同攻关的方式来破解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的“卡脖子”共性技术。在组织实施机制上,探索形成“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全球资源破题”的新模式,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灵活的方式吸引更加高端的资源力量,帮助宁波实现产业发展上的突围。
结合前沿产业发展方向和宁波的条件基础,我市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未来材料等领域,布局开展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攻关,引领催生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积极探索“市场牵引、应用场景拉动”的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路径,争取“快人一步”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
此外,宁波也积极推进科技开放合作,通过科技招商,大力引进发达国家(地区)和先进城市的高端人才、企业和项目。
五、宁波大力引进大院大所,进展如何?
答:目前,2018年引进的12家研究院,在场地落实、基建启动、团队入驻等方面进展顺利,其中9家研究院启动了实质性建设,并通过“边建设边运营”的方式,积极推进基础研发和成果产出,已研制出一批关键技术和战略产品,创新成果及时进行了转化。
例如:瑞凌节能环保创新与产业研究院研发的辐射制冷降温薄膜已开展示范性应用;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发布了中国首个工业操作系统sup-OS;哈工大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已引进高技术项目13个,注册成立高科技企业3家。同时引进集聚了一批高层次人才,12家研究院入驻各类高层次人才400余名。
下一步,宁波将加强与研究院的对接沟通,加快建立集“研发、转化、孵化、招商、基金”功能于一体的闭环建院模式,着力提升研究院的自我造血功能,继续推动研究院的签约、落地和作用发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