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超强台风“利奇马”的过程中,有一股民间力量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应急救援队”)。
据市志愿者协会不完全统计,在抗击“利奇马”的过程中,仅宁波应急救援志愿服务联盟的27支应急救援队,就出动队员898人、车辆173辆、冲锋舟和橡皮艇30艘,转移群众170批次、1667人,平均每支队伍在宁波救援时长44小时。其中17支队伍还支援台州临海,共出动队员200名、车辆42辆、冲锋舟和橡皮艇34艘,平均每支队伍在临海救援时长达18.5小时。
昨天上午,刚刚结束防台抗洪工作、还带着满脸疲惫的25支宁波应急救援队的队长或相关负责人,参加了由团市委组织召开的宁波应急救援志愿服务联盟防台抗洪工作经验交流会暨应急救援志愿服务联盟工作会议。
每支救援队都该确定擅长的救援内容
会上,25支应急救援队的代表探讨了各自队伍发展壮大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就经费保障、专业培训、政府购买服务等制度安排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象山县蓝豚水上救援队的队长鲍幸旦是一名女性,她所在的队伍水上个人技能是全省最好的。蓝豚救援队是浙江省第一支出发、第二支抵达临海的救援队,“8月10日晚上8点多到的临海,前前后后一共救援了60多人,转移完后,已是第二天的凌晨。”鲍幸旦回忆,临海的市民半夜起床,为救援队员熬粥、送水、送点心,如果没有他们,没吃晚饭就出发的队员们将饿上整整一夜,恐怕体力不支。 另外,鲍幸旦认为政府部门应该引导救援队确定自己擅长的救援内容,“一支队伍不能什么都做,这样既做不好,也会造成采购费用的浪费,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余姚市极速救援队队长凌忠刚也提出,眼下应急救援队伍发展迅速,更应该术业有专攻,“水域救援、山地救援、城市救援……不同情况的救援,应该由擅长的队伍来负责,而且要在有对应装备的情况下前往。如果连冲锋舟、橡皮艇都没有,去发洪水的地方能干什么?”
多支救援队伍之间应该好好沟通衔接
“资金和装备匮乏、队伍内部建设存在问题、队伍与队伍间的沟通衔接不足,这三个问题是急需解决的。”奉化区水鹰户外应急救援队队长蒋挺提到,政府部门如果能在资金和救援车辆等装备方面提供支持,那么救援队就有了底气,也有了后方保障。
蒋挺还说到了队伍的内部问题以及队伍间的配合、协调问题,“去救援一定要讲究有序,当几十支甚至上百支救援队都抵达灾害点时,如果没有任务的分配,很容易一团乱。这一次有一支队伍到了临海后,队员却不知道要干些什么,实在是没有意义。”
掌握专业技能的队员太少
余姚市极速救援队队长凌忠刚还提到了专业技能培训缺失的问题,说掌握专业技能的队员少之又少,“不能凭一腔热血去救援,户外救援的第一准则就是要先确保救援队员自身的安全,如果政府部门能提供合适的培训机会的话,我们会非常开心的。”
凌忠刚提到的另外一点,让许多救援队队长产生了共鸣——救援队应该有自己的造血功能。“绝大多数救援队都面临资金缺乏的问题,如果自身没有造血功能,是难以维持救援队的开支的。我们开始尝试在救援队旗下成立体育文化培训类的企业,希望能够成功。”
链接
宁波应急救援志愿服务联盟是由团市委、市志愿者协会于2015年12月成立的,是我市成立的第一个志愿服务联盟,现有27支队伍、1522名核心队员、1292名志愿者,在生命救援、灾民救治、秩序维护、心理抚慰、物资筹措、善款募集及科普宣教等工作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市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