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进行“垃圾分类”桶边督导
今天,“小区垃圾分类变形记”继续聚焦江北的塞纳丽景小区。在江北孔浦街道,这个小区的硬件条件算不错,但在垃圾分类上,却有些“拖后腿”。
连着两天,记者和社区工作人员在小区发放了50份有关垃圾分类的调查问卷。从调查结果看,有52%的居民认为垃圾分类“宣传力度不够”,有38%的居民选择“公众环保意识不强”。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老一少”成了垃圾分类的最大拥护者。“00后”有热情,易于接受新事物;“40后”“50后”因为有时间有精力,更愿意实践垃圾分类。
“一老一少”最关注垃圾分类
参与调查问卷的居民中,年龄在18岁以下的有6人,年龄在18—30岁的有3人,年龄在30—60岁(含)的有26人,60岁以上的居民有15人。
在调查中,记者注意到一个现象:“一老一少”是最关注垃圾分类的两个群体,如何提高中青年的参与度成了一大难题。
李松泽就读于江北第二实验小学,虽然年纪不大,但一说起垃圾分类却是滔滔不绝。“垃圾分类一共有四种颜色,分别是绿、蓝、红、黑。绿桶是厨余垃圾,专门放剩饭剩菜等垃圾;蓝桶是放可回收物的,比如塑料瓶、易拉罐、废纸;黑桶是放其他垃圾,塑料袋、塑料包装盒等都属于其他垃圾;红桶是放有害垃圾。”李松泽一口气介绍完了四色垃圾桶所对应的垃圾种类,既准确又详细。
“那你知道擦过嘴的餐巾纸是属于什么垃圾吗?”记者故意抛出一个难题。
“用过的餐巾纸属于其他垃圾,不能和厨余垃圾混放。”李松泽脱口而出。
“在我们家,我儿子就是垃圾分类督导员,他知道的比我多,每次我扔错垃圾,他就会及时纠正。”李松泽父亲坦言,在垃圾分类上,孩子做的确实比大人好。
参与调查的市民中,最年长的是今年86岁的邬老先生,在该小区住了12年。“日常的垃圾,我们基本上都能区分。”邬先生指着家里厚厚一叠报纸说,平日里,他经常看报纸,垃圾分类的常识都是从报纸上学的。
记者现场提问有三成居民答错
“您是否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方式?”这一题,有44%的居民选择“非常了解”,40%的居民选择“比较了解”。但记者在实地入户调查中看到,家里的垃圾混投现象依旧非常普遍,很多居民对日常生活垃圾分类一知半解,记者在现场进行问题测试,有三成居民答错了。
“垃圾分类我一直在做,但做不好。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垃圾种类分不太清楚。”已经退休的张兰英很支持小区垃圾分类工作,但她有些力不从心,经常分错垃圾。幸好家里有一个即将上小学一年级的孙女在一旁督导。“我经常把用过的餐巾纸和剩菜剩饭混一起扔了,我孙女看到后就会指出错误。”
在居民沈女士家中,记者看到厨房的厨余垃圾桶里混有使用过的纸巾,当记者指出使用过的纸巾属于其他垃圾时,沈阿姨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一直都分错了,以后我要在厨房墙上贴一张垃圾分类的示意图,这样就不会搞错了。”
在记者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骨头、过期药品、灯泡等物品是居民经常会分错的垃圾。
“现在很多人都搞不清楚,等10月1日强制执行了再慢慢学。”居民何先生的回答,相当“佛系”。
半数居民认为“宣传力度不够”
“您认为,垃圾分类还存在哪些问题?”有38%的居民认为“公众环保意识不强”,有52%的居民认为“宣传力度不够”。
老家在安徽的孔先生直言,现在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很多人的环保意识不强,总觉得垃圾分类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没有关系,不愿意去做。”
“政府部门应该多拍一些小视频,在小区的电梯里滚动宣传,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他认为,针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应该多用图片和小视频这种大家更能接受的传播方式,去解答市民心中的疑问。“大家关心的是,宁波一天产生那么多垃圾,这些垃圾到底去哪里了?我们前端在分类,后端有没有分类,到底是怎么分的?如果垃圾不分类会怎么样?”
唐先生是一位老教师,他说垃圾分类意识需要慢慢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别说是垃圾分类,有些居民连垃圾不要乱丢都做不到。有小区居民天天把药渣倒在小区门口,说了几次还是我行我素。以后垃圾分类强制执行,要罚款,分类效果肯定会好起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