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勇村的凤仪门。
1965年,激情燃烧学“大寨”。翻拍照片
鄞州东吴镇勤勇村位于太白山麓,一进村就能看到一只飞翔的凤凰——凤仪门,这是鄞州区最年轻的文物。
在20世纪那个火红的年代,勤勇人凭着勤劳勇敢,把一个出了名的穷山村改造成了一个山清水秀的石头村。一句“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浙江学勤勇”的口号,让“石头村”享誉全国。现在,守住了绿水青山的勤勇村要打造成“宁波版”乌镇,再度上演凤凰涅槃。
“多吃半斤米,少盖半夜被”
——“烂腐勤勇”的贫穷岁月
走进勤勇村,目光一下子被高大气派的石头门楼所吸引,上书“凤仪门”三个字。门楼内,一只巨大的“金凤”展翅欲飞,这就是勤勇村的地标,是鄞州区最年轻的文物。
从凤仪门到凤岙门全程415米的村道,全部用石块铺建,就连30多幢民居和大礼堂都是用石头砌成的,俨然一个“石头村”。行走在勤勇村中,整齐干净的村道,朴素有趣的石头房,住宅周围种满的鲜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静谧。
谁能想到,在解放前,这里却是远近闻名的“烂腐村”。“爹爹妈妈错主意,不该给我嫁到东坑凤下溪”,这句话至今还印在勤勇村老一辈人的脑海中。
“解放前,这里是一个上磨肩背,下磨脚底,每天起五更落半夜挑柴米过生活的贫困山区。”今年83岁的钱永堂记得,那时候很多人都过着挑柴卖柴的苦日子,挑一担柴换几升米。老话“多吃半斤米,少盖半夜被”说的就是这个。
现在,老人每月有820元养老金,村里各种补贴也有上百元。“我们夫妻俩每月加起来有2000多元,早就够用了,不用向子女伸手了。车子进进出出很多,环境好了,游客多了,村里越来越热闹了。”钱永堂对现在的生活很知足,他逢人就念叨:“没想到赶上好时候了。”
“农业学大寨,浙江学勤勇”
——一跃成为全省先进典型
走进勤勇村的文化礼堂,这里不仅是一个文化展厅,更是勤勇村奋斗历史的缩影。
振兴勤勇村的第一人是王信德。1969年,渴望改变现状的勤勇人推选出以王信德为党支部书记的新一届勤勇大队领导班子,制定了农林牧副工各业全面发展规划,下定决心要改变勤勇的贫困面貌。当年,很多干部都冲在第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
建水库、劈山改溪造粮田、开垦茶山……短短一年,勤勇人自力更生,茶园果树满山,牛羊成群,一夜间勤勇村成了浙江“学大寨”的典型。说起这段历史,勤勇村党支部书记谢军斌一脸自豪。
1975年,勤勇村制定了建设新农村规划,提出了“日治坡、夜治窝”的口号,白天大家坚守各自的生产岗位,晚上挑灯夜战,挖填宅基地到深夜。
“全村400户,整个村都拆完了,大家都忙着盖新房。”谢军斌记得,1980年,勤勇村村民都住进了带阳台的新楼房,他们家也住上了两层楼的新房。
“石头村”建成了,村里的集体经济越来越壮大。到了1986年,勤勇村已有17家企业,务工社员242名,销售额为362.22万元,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1311元。那几年,村里出现了好几个“万元户”。
“那时候,全国各地来考察的人一拨接着一拨,我们索性在东门口开了家招待所。勤勇的农机厂越办越好,勤勇的拖拉机都开到了上海。”
正是凭着这样一股韧劲,昔日被人瞧不起的穷山村一跃成为全省先进文明村建设的典范。“农业学大寨、浙江学勤勇”成了那个年代最响亮的口号,这是勤勇村的第一次转折。
“守住绿水青山,就是守住金山银山”
——打造“宁波版”乌镇
从1986年开始,勤勇村慢慢没落了。村里垃圾遍地,欠债累累。
2004年,谢军斌担任勤勇村党支部书记,这副烂摊子落在了他肩上。“我来的时候,村里欠债。村庄环境卫生差,就连像样的办公场所都没有。”作为土生土长的勤勇人,谢军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勤勇村的经济搞上去。
2005年,勤勇村迎来第二次转折,正式启动封山育林。2008年,作为鄞州区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试点村,勤勇村面对生活污水无法接入大管网的困境,大胆创新,新建两个集中式污水处理池,探索实施一整套操作程序,将村民生活污水全部纳入污水池中,被省环保厅认定为样板工程。
2013年年底,勤勇村开启第三次重大转折,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村庄整体环境显著提升。“守住绿水青山,就是守住金山银山。”谢军斌说,早在2005年,村里就将封山育林等条款写入“村规民约”,村民不得将房屋出租给污染企业,切实做到污染企业“零增量”。2010年起,原有的五六家铸造厂、电镀厂和塑封厂等逐一关闭或外迁。至2014年,村里12个养猪场和1个养羊场全部关闭。
环境整治好了,勤勇村走上了旅游开发带动乡村振兴的“快车道”。位于宝瞻公路附近的凤岭山庄,是鄞州区最早运营的民宿之一。其实,这里原先是一座养猪场,房屋破旧脏乱、恶臭熏天。养猪场关闭后,村里进行整体改造,由村民入股,2015年引进了一家民宿,2016年夏天开业。
这几年,“石头村”又红了,几乎每天都有外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每年的游客数超过2万人次。东吴镇启动全域旅游开发,这无疑给勤勇村提供了最好的舞台。去年,勤勇村引进市旅投公司对全村进行整体旅游开发,总投资约8亿元,以山、水、田、村的自然基地为依托,以大寨文化为核心,突出红色主题,重点开发主题精品旅游。
“我们要打造宁波版的‘乌镇’,让勤勇村再红起来。”看着勤勇村未来规划图,谢军斌信心满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