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翁云骞 曾福泉 通讯员 高晓静 王虎羽)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璀璨的钻石并不只有天然的,也有人工“培育”的。借助我省科学家的创新技术,最快几天就能在实验室“种”出一颗钻石。10月31日,记者走进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实验室,功能碳素材料团队的专家们正在检测一批人造钻石原材料。
据介绍,该团队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成功实现金刚石(即钻石原石)的人工培育,目前正进入产能扩张阶段。“培育钻石的过程有点像种粮食,也需要‘种子’与‘养料’。”团队负责人江南介绍,他们在超真空培养仓中用天然钻石的籽晶片作为“种子”,通入碳源气体(甲烷)作为“养料”,让碳原子在微波作用下分离出来,逐渐沉积在钻石籽晶片上,从而让钻石“种子”成长为更大的钻石晶体。“实验室环境下,一星期就可以‘培育’一颗一克拉大小的钻石。”他说。
“人工‘培育’金刚石不少企业也在尝试做,我们的优势在于产线的完全国产化,在装备上率先攻克了‘卡脖子’技术。”江南说,经过多年的装备技术攻关和工艺改进,由他牵头创立的宁波晶钻工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拥有世界第4条、国内首条自主研发设计的克拉级CVD大块单晶金刚石生产线,创造了国产设备CVD单晶金刚石工业化生产的多个第一。“我们的生产规模也是国内最大的,国际国内订单都是爆发式增长。”他说。
“金刚石由于其特殊的晶体结构,一直被公认为终极的半导体材料。尤其大尺寸高品质单晶金刚石,更是光电器件、高频半导体元器件研发制造所必需的。”江南介绍,物理性质、晶体结构与天然钻石一样,价格却要便宜得多,人工培育钻石已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这几年,他和团队承担了从国家到地方的不少光电器件相关科研专项。“从装备和工艺入手,为单晶金刚石真正实现国产化生产继续努力。”他说。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培育”的人工钻石。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