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9日讯(记者 丁珊 通讯员 李翔 吴水斌) “下一站,天津。”4月8日上午10时30分,收到宁波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代理员王鑫发来的电子“离港证”,满载集装箱货物的“中海之夏”轮船准时起航。
“在电脑前点点鼠标就办出‘离港证’,通关效率比以前高多了!”王鑫说,之前船舶办理出境(港)手续,需拿着口岸手续纸质联系单,跑海关、边检、海事3家单位审批盖章。如今,一张电子联系单网上流转,3家单位“云端”审批,这是疫情期间穿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刚“解锁”的新功能。
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是全球第二大单体集装箱码头,去年完成集装箱货物吞吐量1035万标箱。疫情期间,口岸船舶待货多、停泊长、作业久,穿山边检站深化“三服务”,优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网上申报、“网窗”系统电子证件签发功能,同时推出“7+24”全天候服务、急事急办“绿色通道”等举措,助力港区企业复工复产。
数据多跑腿,党员干部也跑在前。疫情期间,船舶频频出现临时更改航线、锚地待泊等情况,穿山边检站的13名党员干部组成党员突击队,为企业急事急办,满足个性化需求。3月中旬,原靠宁波舟山港的中国香港籍“泛亚坦波”轮船临时决定改靠上海港。穿山边检站执勤一队副队长魏可介绍,轮船本应回港办理相关手续,他们通过轨迹巡查及轮船锚地自管情况研判,认为轮船疫情防控风险较小,便派遣党员突击队登轮办理出港手续,减少了船企回港产生的燃油、靠泊、拖轮费用5万元。
复工复产的同时,外防输入不可松懈,信息化技术成为防控的重要手段。这段时间,穿山边检站运用“边检云”大数据系统精准管控,按照高、较高、中、低四类涉疫风险等级,追溯船舶28天内靠泊过的国家和港口,累计为一线边防检查员推送涉疫重点国家入境船舶80余艘次,人员1700余人次,确保口岸疫情防控期间的安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