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宁波前湾新区:打造沪浙高水平合作引领区
2020年06月04日 06:02:41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翁云骞

9e0747aa4c4eca04738360929cb5efd5_0.jpg

  环杭州湾创新中心全景

  浙江在线宁波6月4日讯(记者 翁云骞)初夏时节,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的宁波前湾新区繁花似锦,沪浙合作活力迸发——

  以上汽大众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产业链全面复苏;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分院慈溪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等创新平台集纳海量资源;滨海生态创新城锚定深度产城融合目标,各项建设快速推进、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等景点宾客纷至,成为长三角旅游热门之选;高端医疗、品质教育、沪上公共项目相继落户……

  从地图上看,前湾新区处于环杭州湾大湾区几何中心,雄踞宁波市域最北端,与上海隔海相望。依托独特区位和跨海大桥带来的交通便利,前湾新区雄心显露,能量场辐射整个长三角。

  据统计,2019年前湾新区GDP为1033.7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2211.4亿元,财政总收入214.5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1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92.1亿元。今年,前湾新区将重点推进项目116个,总投资1405亿元,当年投资237.7亿元。此外,还将全面启动一批标志性工程。

  全省大湾区四大新区布局中,前湾新区是唯一一个被赋予代表浙江建设沪浙高水平合作示范区使命的新区。新近出炉的《宁波市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更明确提出:“建设宁波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努力建设沪浙合作标杆区。”

  作为宁波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早在去年年底,前湾新区就制定出台《宁波前湾新区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计划》,提出沪浙合作发展区创建等计划,充分发挥新区优势,主动对接上海,推进产业、科创、人才三大平台对接,实施教育、医疗、旅游三大领域同城,深化规划、政策、机制三大工作协同,着力打造长三角“金南翼”、浙江“新浦东”。

  鼓点声声,催人奋进!今年3月,前湾新区指挥部会同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全面谋划沪浙合作发展区建设。新区指挥部还研究制定《前湾新区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计划先导性、标志性工程清单》,除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创新平台等领域注重沪浙合作外,更单独设置沪浙合作类项目,重点推进自贸区联动创新区、沪甬共建区块建设。

  使命在肩,勇毅前行。锚定打造“沪浙高水平合作引领区”这个目标方位,前进冲锋号已经吹响——

  聚焦大湾区建设,建设沪浙合作发展区,推进产业、科技、人才、公共服务、政策机制等领域合作接轨,努力建设沪浙合作标杆区。

  聚焦大通道建设,积极配合省市相关部门高标准建设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加快推进沪嘉甬铁路项目前期和开工建设,谋划沪甬跨海通道,进一步完善陆域交通网络体系。

  聚焦大都市区建设,加快推进上海世外、均瑶国际、医养小镇等项目建设,加强长三角跨区域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共享。加快建设沪甬人才合作示范区。

  聚焦大花园建设,强化生态保护,加快推进杭州湾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加大特色小镇产业文化、工业旅游开发,推动沪甬文体旅游合作发展。

  聚焦“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自贸区前湾片区建设,推动高能级开放平台联动,打造浙江乃至长三角对外开放高地……

  打造“沪浙高水平合作引领区”,宁波前湾在行动!

d2fb358f748a5057ab18af38a53f40f3_0.jpg

  产业协同 服务同城

  各路优质资源快速汇聚

  研发合作、项目联动、服务同城……立足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杭州湾产城融合未来之城的目标定位,前湾新区发挥区位、空间、产业等优势,强化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主动承接上海功能转移和辐射,推进产业、科创、人才对接,实施教育、医疗、旅游等多领域同城,长三角优质资源快速集聚。

  5月28日,上汽大众宁波分公司生产的首款大型豪华商务MPV—Viloran正式上市。走进位于前湾新区的上汽大众宁波分公司智能化车间,各种生产机器人长臂善舞、上下翻飞,每天有近千辆新车从这里下线,运往全国各地。作为沪浙产业合作标杆项目,总投资超过300亿元的上汽大众项目早已成为前湾核心片区——杭州湾新区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的领头羊企业,未来也将是前湾新区依托优势产业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布局。不单单是汽车,围绕家电、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宁波优势板块,多层次、全方位沪浙产业合作生态在前湾“蔚然成风”。

  产业要发展,科创是支撑。放眼前湾,一批有着浓浓“海味”的创新平台正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复旦杭州湾科创园里,察微生物、柔创纳米等一批细分领域新兴企业快速壮大,助力生命科学、智能制造、绿色科技等产业爆发式增长。依托沪上创新资源打造的麟沣医疗科技产业园,“半个拇指般大小的医用设备换轿车”的“神话”屡屡上演。如今,这些项目还纷纷在沪设离岸创新中心或前孵化基地,加速沪浙间优质资源流动。

  余姚片区,中意宁波生态园“科创飞地”“中意楼”逐步投入使用。作为前湾新区重要开放平台,中意宁波生态园以“飞地”创新模式助力沪浙科创合作。中意复旦(张江)科创中心已推动多个高端项目落地余姚。

  慈溪片区,慈溪(上海)飞地服务中心建设步伐稳健,慈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上海临港集团合作成立漕河泾开发区慈溪分区,积极导入临港产业科创资源。中科院上海分院慈溪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基础源头创新、产业协同创新,不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目前,中心已累计引进创新创业团队9个,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63名。

  随着相关项目的持续推进,前湾、上海正日益“同城”。在杭州湾滨海新城,上海绿地集团大手笔打造产城联动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来自上海的高端医疗教育资源也在不断涌入。2018年,投资14亿元打造的宁波市杭州湾医院启用,上海仁济医院选派70多名高年资专家全方位支撑医院营运,目标打造浙东高端医疗中心。依托湿地、温泉、华强方特等多元旅游资源,前湾新区已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旅游又一网红目的地。

  紧盯长三角一体化和沪浙合作发展机遇,前湾不断跑出招商“加速度”。通过转变方向、及时调整策略,今年1月至今,前湾新区累计引进项目27个,总投资超350亿元,其中不乏来自上海的优质项目。最近,27个城市产业项目密集落户宁波杭州湾新区,其中包含东华大学长三角可持续时尚研究中心、国际预防医学中心、上海时尚之都促进中心等多个长三角一体化项目。

  余姚和慈溪片区也正积极融入长三角。2月28日,中意宁波生态园与在上海的“铭时基因”项目团队进行“云签约”,当天,年产3万吨光伏导电新材料项目、铭时生物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两个项目总投资17.5亿元。慈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上海洛兴包装、上海阿柚信息科技积极对接,引进年产3.6万吨双向拉伸聚苯乙烯片材(BOPS)项目、年产100万套智能安全辅助模块和智能助力辅助模块生产基地等项目。慈溪环杭州湾创新经济区与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就特种机器人研发中心项目开展云签约,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

  互联互通 靠前布局

  “超级工程”打通大动脉

  浙江省“全面推进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动员大会”标定三大超级交通工程、新出炉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明确将沪甬铁路划进轨道交通网规划示意图、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宁波段一期工程庵东西互通主桥梁进行桩基作业……一系列交通基建领域利好消息的发布,让地处沪浙合作前沿的前湾新区一次次站在聚光灯下。

  深化沪浙合作,必须强化互联互通。瞄准大湾区,考虑未来的经济总量、城市发展,浙江省正着力加强杭州湾南翼的大交通布局,加快打造与上海及周边城市群的1小时交通圈。一大波千亿级“超级工程”即将落地,多条“大动脉”直接接入前湾——

  环杭州湾智慧高速公路工程总里程450公里,总投资1000亿元。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将打造成一条“智能、快速、绿色、安全”的智慧高速公路、超级高速公路,不仅可为大湾区未来的建设发展提供强劲支撑,同时也为未来中国高速公路的建设起到明显的示范作用。

  目前,宁波杭州湾新区西互通正在紧张施工中,二期甬绍界至小曹娥互通段,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路线全长约14.4公里。建成后,宁波前湾新区前往宁波,可走原有的沈海高速,也可走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时间约半小时。新区前往杭州萧山机场可半小时左右到达。

  沿海高铁工程总里程520公里,总投资1300亿元,由沪嘉甬铁路和甬台温高铁构成,是国家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主骨架之一,将有效支撑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沪嘉甬铁路是一座架在杭州湾上的高铁大通道,项目建成后,将大大缩短宁波至上海、苏州、北京等地的空间距离,前湾新区至上海虹桥枢纽约35分钟到达,有望实现宁波至上海1小时交通圈,宁波至北京可5小时内到达。该工程已在去年年底完成工可报告编制,并进行了海上勘察,今年将力争完成工可批复及初步设计报告编制。

  沪甬跨海大通道总里程70公里,总投资100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世纪性、标志性工程。拟规划布置于杭州湾大桥以东约20~40公里的海域,穿越杭州湾口,北面登陆于上海金山,南面登陆于宁波慈溪。铁路通道谋划构建城际铁路,实现沪甬直连。相比现有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方向将减少绕行50公里。今年的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2020年将谋划沪甬跨海通道。

  航空方面,前湾新区也积极对接《长三角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推进宁波杭州湾新区通航机场报批建设。对接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等上海国际航空枢纽,探索共建长三角航空机场联合体和物流机场联合体,抢抓契机,谋划在前湾发展航空物流基地。

  自贸合作 先行先试

  探索对外开放新经验

  自贸区,是当前国家参与全球贸易重构的最高能级开放平台。2019年8月,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设立。先行启动面积119.5平方公里,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临港新片区将打造成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更好地服务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

  自贸合作是沪浙合作的重要抓手。浙江去年专门在全省各地设立了一批自贸区联动创新区。今年1月,宁波联动创新区授牌,3月,联动创新区总体方案公布。《宁波市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优化完善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片区方案,积极向国家争取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赋权扩区覆盖宁波。加快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重点推进口岸贸易便利化,降低进口业务通关成本”。

  立足浙江自贸试验区的定位,宁波联动创新区将围绕“三中心、一示范区”的功能定位,打造一批高能级国际贸易创新集聚平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集聚国内外一流的创新资源。其中,批复的前湾片区全域布局在杭州湾新区,面积25.6平方公里,将重点发展数字经济、通用航空、新材料、生命健康等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质量外资集聚区。

  纲举则目张,谋定而后动。

  加快规划建设,借鉴上海自贸区的先行发展经验,积极推动与上海金桥、临港、张江、外高桥等自贸区各片区的对接,共建浙沪自贸协作示范区。在科创、产业、改革管理等领域打通资源对接、转移、承载渠道,打造与上海自贸区营商环境对接、经济发展协同的合作体系。推动园区率先复制落地一批自贸区创新政策,为沪浙自贸合作累积经验,一系列探索正在开启,比如,探索扩大一般制造业开放创新机制,放宽智能汽车、通航飞机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市场准入;利用海关特殊监管区,促进企业跨境研发便利化;探索扩大现代服务业开放,推动信息、科技、商贸、教育、融资租赁等领域的制度创新,探索康养旅游领域综合改革等。

  自贸合作蹄疾步稳,另一个开放经济重要平台国家综合保税区也花落前湾。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整合优化为宁波梅山综合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宁波北仑港综合保税区、慈溪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宁波前湾综合保税区。其中宁波前湾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0.71平方公里。

  一个节点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个更为广阔发展平台的开始。对地处大湾区几何中心以及沪浙合作前沿的前湾新区来说,综保区获批,不但将推动区域从单纯加工制造的单一产业发展格局向物流、研发、再制造等多元布局发展,还有助于打通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发展。

  创新机制 面向未来

  谋划高能级区域合作新平台

  作为宁波全面接轨上海、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主战场,前湾新区是吸引和承载长三角区域特别是上海先进生产要素、优质产业资源和高端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宁波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建设,打造上海配套功能拓展区和非核心功能疏解承载地”。这赋予了前湾新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大使命。

  合作要有重点,功能拓展更需要平台支撑。前湾新区甫一成立,滨海生态创新城、通航产业园、中意宁波生态园、高铁枢纽板块等重点区块就被赋予了“先行”意义。依托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和精准招商,如今,这些重点区块正迈上发展快车道,为沪浙合作先行示范。

  近日,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标通苏嘉甬铁路慈溪站综合交通枢纽研究编制项目。这意味着前湾新区高铁时代到来,通苏嘉甬铁路慈溪站综合交通枢纽研究工作即将启动。

  透过规划,一座立足未来、有着鲜明开放合作特色的产业新城正款款而来。据了解,慈溪市研究拟订整个高铁板块规划占地约12.6平方公里,其中,高铁核心开发区块5平方公里,位于前湾新区慈北产业创新片区内,毗邻慈溪环杭州湾经济创新区、慈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慈溪将以“高铁+”为思路,“产业向北、繁华向南、城湾一体化发展”为方向,以高铁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杭州湾创新经济区建设为重点,打造“前湾新区副核心”,与杭州湾新区心脑相连、相互作用,与慈溪城区整体打造“北部副城城市综合服务中心”。通过高铁枢纽板块的打造,将加强对上海自贸区、虹桥商务区等政策的全方位适应性学习,不断缩小与上海的制度差距,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适应的营商环境,全面提升慈溪片区发展环境。

  跨海大桥南岸,以宁波杭州湾新区城市功能区和湿地公园为主体的滨海生态创新城,规划总面积约78平方公里,是宁波北翼和前湾面向大湾区的新门户。立足生态本底优、产城融合基础好、接轨上海区位佳等优势,3年多来,通过与上海绿地等龙头企业合作,国际化滨海生态创新城风姿初露。

  面向未来,滨海生态创新城东侧,一座以世界知名科技城“筑波”为样板、规划总面积6.7平方公里的战略新兴产业园正加紧谋划。聚焦“前湾新区科创主引擎”“全省新兴产业主力军”等愿景,产业园将以“5G+”汽车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命健康、高性能新材料等细分产业为重点,通过导入“TOD”交通组织和“小海绵”生态设计等国际先进理念,布局横纵功能链、创新链,打造长三角“筑波科学城”,引领大湾区科技产业发展。

  (图片除署名外由宁波前湾新区指挥部提供)

标签: 责任编辑: 王志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nbnews/202006/W020200604296465750662.png

宁波前湾新区:打造沪浙高水平合作引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