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五十载接力祭奠无名英雄 宁海这个村有个清明传统
2021年03月28日 15:39:51 来源: 中国蓝新闻客户端 记者黄合 徐铭怿 王丹丹

  清明快到了,60岁的宁海大佳何镇井栏村村民郑在朝约上自家兄弟,一起到村里的公墓祭祖。按照家里多年的老习惯,除了给自家祖先上坟,还要祭奠一位无名英雄。

  说起这个习惯,还得从50多年前说起——

  那时,郑在朝还是个小学生。每年清明,老师郑小青都会带上着全校学生百余人,亲自做花圈,折好小白花,到山上去看望一个“不知道名字”的英雄。

  郑小青告诉孩子们,1949年,一支解放军部队向象山方向行进,在井栏村临时驻扎修整。其中有一名受伤的战士,因当时医疗条件差,牺牲了,后来就安葬在了该村松树山的山脚下。

  有关这位无名英雄的故事,村里但凡上了年纪的老人们,都能说出一二。

  “那个时候部队刚进村,很多村民一开始不敢靠近。但那群年轻的战士直接在廊檐下席地而卧,就连出走前都挑满了水缸的水,用行动赢得了民心。”白发苍苍的吴成香回忆。

  “战士去世的时候,用的还是我太公的寿材。”76岁老人刘月娣说,临时找不到棺材,她的太公就把自己的寿材拿出来了,“战士埋好后,我的爷爷奶奶还经常带着我去祭奠他们。”

  也许正因为如此,虽说村子并不富裕,但每一次村子因发展需要迁坟的时候,村民们总是意见一致,首先要将这位无名烈士的墓迁移好、修缮好。

  2003年,考虑到方便管理凭吊,村里直接将这座坟迁到黄家山公墓,这名无名烈士就和本村的祖祖辈辈们,埋葬在了一起。

  “无名英雄为了我们过上幸福生活,把生命都献出来了,我们不能忘记他们。”76岁的退休教师郑小青说,自己年纪大了,腿脚不便,但自己的学生还在继续“传统”,即使是在2003年村校撤并之后,仍有不少人自发前往公墓祭扫凭吊。

  “我也是在郑老师的带领下,小学二年级就开始上山祭奠烈士,每年如此。在我们村民心中,早把他当成我们的亲人。”58岁的村民沈昌善说。(蓝媒联盟·宁海传媒集团记者黄合 徐铭怿 王丹丹)

标签: 无名英雄;村民;公墓;在朝;祭奠 责任编辑: 陈丽丹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五十载接力祭奠无名英雄 宁海这个村有个清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