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慈溪市龙山镇徐福片区的数字乡村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将搭建“乡村大脑”智慧系统,并开发服务片区村民的App,为基层智治提供新平台。
片区,是慈溪市探索邻近乡村组团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区域概念。比如龙山镇徐福片区,就包括徐福村和相邻的庄筋竹村、田央村。划定片区之后,村庄发展不再各自为战,而是资源优化组合、思路共谋共享,实现共赢发展,迈向共同富裕。
龙山镇徐福村是全国文明村,年经营性收入超千万元。近年来,徐福村开发接近饱和,而邻村土地资源丰富。“组团后,各村调配优势资源,以股份形式整体推进乡村改造提升、旅游资源开发等项目。”徐福片区党委书记黄金德说,资源要素突破行政边界整合流动,强村受限“一亩三分地”难有新作为、其他村缺乏思路“迈不开步”的难题迎刃而解。
“目前,片区已经排定重点项目17个,均根据计划有序推进。”黄金德说,“这都是片区党委共商共谋的成果。我在徐福村工作20多年,参与、见证了村庄的发展壮大,现在我要把基层工作的经验、谋划推进项目的思路传授给年轻干部,更重要的是把‘不畏难、不嫌烦’的工作劲头带给他们,把始终为了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加村民收入的初心传承下去。”
据了解,在龙山镇,28个村都已完成片区组建;在慈溪全市,这样的乡村组团片区已经有79个,覆盖当地所有村庄,并落地发展项目195个。慈溪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片区组团不是“拉郎配”,而是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的“优化式组合”,最终破解发展中的阻碍,拓宽发展思路。主要是针对原来村与村之间资源配置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通过党建联盟、产业联动、规划联体、社会联治,让村与村之间组成一个发展的联合体,从而达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目的。
据介绍,慈溪在实践中已摸索出了“产业集聚”“治理联动”“资源互补”等七种组团模式。在匡堰镇,倡隆、乾炳、岗墩三个村地处同一座山,90%的农户种杨梅,产业集聚明显,但以前因为同质化竞争,真正打得响的品牌寥寥无几。在组成南部片区抱团发展以后,三个村共享资源、共谋发展,共同出资成立文旅公司开展实体经营。现在,三个村的杨梅、香干、茶叶,都打上了“匡农优品”的注册商标,远销各地。
三个村还串点成线,制定了统一的旅游规划。匡堰镇南部片区党委负责人说,他们正在打造山脚青瓷农家乐、山腰杨梅观光、山顶民宿康养三个区块,推动村与村之间错位发展,达到1+1+1>3的效果。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