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衢州 正文
衢州18位援疆教师倾心打造“最有礼”学校 天山月下培桃李
2019年06月10日 04:25:18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严粒粒 通讯员 任浩

3a.jpg

  乌什·衢州小学。

3a.jpg

  汪瑞萍老师在上课。


3a.jpg

  记者严粒粒(右二站立者)走进课堂采访。


  浙江在线6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严粒粒 通讯员 任浩)中国南疆,天山脚下,丝路之上,凡是到过的人,都会不吝地赞美她的风光。

  这土地上,包括我省对口支援的新疆阿克苏地区在内的四地州,是全国深度贫困地区、全疆脱贫攻坚的难点和重点。

  去年8月,为响应国家“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全省475名教师远赴新疆。衢州对口支援地乌什县——阿克苏地区两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之一,少数民族占比达96%,国语教学难度很大。

  衢州市援疆指挥部在调研了解全县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决定打造一所全疆示范性的学校,为受援地培养和留住人才。去年8月底,全市22名援疆教师中的18位,派往乌什·衢州小学(原名乌什县第一小学)。教师专业涵盖语、数、英、音、体、美、信息等7个学科,岗位从管理层到一线教师全覆盖,与本校49位老师共同培育1000多名学生。

  学校环境整洁了,设施升级了,孩子成绩提高了……近一年中,一曲东西部携手共进的协奏曲悄然奏响。

  过程中,援疆衢州人带来了什么,又获得了什么?横跨万里,我们边走边感受那些真实而动人的温情。

  建设一批项目

  从阿克苏机场驱车向西近两个小时,乌什·衢州小学(下称“衢州小学”)出现在热斯太街上。

  目光接连扫过路牌上富有民族特色的街道名,又落到校牌上的“乌什”“衢州”,亲切感与奇妙感一同交织在我心头。

  衢州支援乌什9周年,远方的朋友早已习惯两地相依共生的样子。“欢迎来到衢州小学!”迎在校门口的当地老师们,甚至自然地略去了“乌什”二字。

  环顾四周:青砖绿瓦,徽派风格建筑点缀其中,孔子像竖在路旁;校外围墙上,是醒目的《论语》章节原文及译文;6个年级24个班级,教室干净整洁,教学设备齐全,还都配有与黑板融为一体的“班班通”,实现“互联网+空中课堂”;教学楼背后,铺就人造草坪的操场常年绿茵;报告厅里,教育信息化系统可将“城里课”通过屏幕带给“乡下娃”……

  我们仿佛置身一所江南学校,只有注视学生和教师们高鼻深目的脸庞,才能察觉身在西域。

  变化,让当地教师阿丽亚惊喜不已。

  几分钟可绕走一圈的学校真的不大,但去年11月阿丽亚休完产假回校时竟然迷了路。说起此事,她笑了又笑,还忍不住感叹道:“过去的学校和现在相比,真的相差太多太多了……”

  阿丽亚从长春师范大学毕业后,曾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实习。见识过城市里现代化小学的样子,她心里有种说不尽的落差——为自己的前途叹惋,也为乌什的孩子忧心。

  学校,甚至都没有操场。

  体育教师徐水龙带着“新疆孩子为什么足球踢得好”的好奇而来。他想给学校建立“大课间”活动,推动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结果来了才发现,学校不仅没操场,竟然连一个足球都没有,更别说排球、篮球!

  “没有球,就和隔壁学校借,要不就踢塑料罐子。哪儿有空地哪儿就能上体育课。孩子摔了跌了,沙子嵌进腿上手上也不在乎。” 他后来知道,学校前几年在县里的体育比赛就拿过冠军。

  “恶劣”的条件与孩子的热情形成了强烈反差。“这儿的体育老师实在太有水平!我自愧不如!”徐水龙的一句调侃,道出的是对孩子坚强乐观的心疼。

  “校园硬件是正常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让学校接轨衢州优质学校办学条件是第一步。”校长陆瑞敬告诉我,为了给当地孩子创造学习条件,乌什县在县财政相对困难情况下拆迁征地15亩,衢州市援疆指挥部先后两次专门从衢州聘请资深专家制定校园改造方案,投入1600多万元改造提升教学楼、综艺楼、食堂、绿化、道路、厕所等硬件设施,新建2000平方米综合楼、标准化塑胶运动场。

  如今,孩子们上课可以在教室里安心读书,下课也能够躺在草地上仰望蓝天、远眺群山。

  课间休息时,我追问了几个学生对校园的印象。

  “太漂亮了!”“我喜欢这个新学校!”每个孩子都回答得干脆、响亮。

  说话间,我凝视他们的眼眸,发现里面透着喜悦而真诚的光。

  传递一套理念

  强化教育质量,相比硬件提升,更大的难点、痛点在教学软件。

  上午10时,正值早读时刻。我漫步在校园里,只听得书声琅琅。我注意到,不少孩子们在朗读时,会用手打着比划。问了老师才知,“一音一调一手势”能够帮助他们读准国语发音——这是援疆老师自创的“九一”教学法正在实践中推广。

  语言,是教育和沟通的第一道难关。

  200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因为贫困引发的连锁反应,南疆的双语教学发展较为缓慢,教育质量也相对落后。以往全校各科平均分就低,去年换了全国统一的人教版教材后,成绩问题更加突出。

  与援疆老师们围坐一起聊天,许多故事让我五味杂陈。

  “孩子们对量词没有概念,常常会说‘一个云’‘一只山’”“平常一节课的内容,在乌什要拆分成三四节课来上”“家长几乎不会说国语。开家长会身边还要跟个‘翻译’”……

  印象最深的,是语文教师叶秀珍举的成语教学例子。

  “我问孩子‘打草惊什么’?有人说‘鼠’,有人说‘羊’,有人说‘蚂蚁’,就是没有人说‘蛇’。”

  “为什么呢?”我不明就里。

  “因为乌什几乎没有蛇呀!孩子没看过呀!”叶秀珍在同事交流后得知,全校一大半学生竟没有出过县城,对荷花、莲藕等江南常见物什,更是没有概念。

  听罢,席间一阵沉默——真是一则让人笑不出来的“笑话”。

  不能让贫穷带来的闭塞,成为桎梏孩子未来的枷锁。

  “让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陆瑞敬认为,实施符合实际的教育方式是当务之急。

  与以往分布在各个援疆学校的“单打独斗”不同,衢州的18位教师覆盖了学校全学科、全教学岗位。

  根据学生学业状况分班教学,让大家“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利用师资优势开足学科,鼓号、古筝、声乐、书法等等“第二课堂”陆续开设;在规定教材之外,多为孩子拓展课外阅读;参照浙江省“四点钟学校”模式,实施“七点钟学校”进行作业辅导……上到管理层面,下至授课方式,一套教学质量工程落实到细处。

  薄弱的师资力量,是客观存在的另一个问题。

  “从前老师有些凶”“上课老师总爱读课本”“成绩差的同学,老师好像不太顾得上”……诚实的孩子们描述着从前的课堂。

  “我已经认真教课,为什么孩子就是考不好”“个别同学厌学、逃学,实在没有办法”……坦诚的当地老师们倾吐着曾经的困惑。

  我了解后得知:一方面,师资缺口大导致学生总会面临“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窘境;另一方面,现有教师的三分之二教龄未满三年、超过半数不是师范专业毕业,总体缺乏教学经验。

  “输血”只能救一时,“造血”才是破题根本。

  教龄30年的高级教师方平开设县“小学语文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英语老师薛浩钢开设县“小学英语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援疆教师集中力量开设 “青年教师成长驿站”,带动校内外师资全面成长;教师们每人带两个到3个徒弟,签订师徒协议书,师傅对徒弟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基本功训练、班主任工作等业务进行长期跟踪指导,制订了详细的考核实施细则;每周开办活动,使校内外教师学习培训有基地……一套“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摸索中逐渐成型,并发挥其作用。

  对学生抓教育,对教师抓培育。去年年底,仅一个学期,这所全县成绩排名倒数的小学打了一个“翻身仗”。全校语数两科平均分提高了11.37分,一年级语文排名全县第二。援疆教师汪瑞萍所带班的语文成绩获得全县第一,数学成绩全县排名第四。好多兄弟学校,甚至阿克苏市的学生家长都纷纷打听转校事宜。本校青年教师也连续获得阿克苏地区各类教学奖项。

  成绩不是教育的全部。经过广大教师一个学期的摸索实践,借“衢州有礼”品牌,学校把“尚礼立人”确定为校训。爱国礼、孝敬礼、文明礼等“九礼”内容,被编纂成为琅琅上口的歌谣。孩子们背下来,也做到了,从他人眼中的“捣蛋鬼”变为“好少年”。

  衢州小学全力打造援疆的示范性样板学校,使之成为“学生向往之地”“教师培训基地”“国学传承之地”。它犹如一条鲶鱼,搅动了阿克苏教育的一池春水。

  建立一种情谊

  在乌什的日子里听老老少少说了无数句“衢州有礼、乌什有情”。漫步燕泉河畔,塑造成城市地标的衢乌地图紧紧相依。

  援疆从不是单向支援,而是双向互助。

  有人说,援疆很孤单,需要勇气和信念——因为亲友不在身旁,相对落后的条件或许无法满足城市里的生活需求;也有人说,援疆是一条升职的捷径、开阔眼界的路径——因为政策有倾斜,还能深度领略边疆的风土人情。

  一周平均20多课时、下班后开会加班备课、休息日教师培训……“为什么来新疆?有过抱怨吗?” 我试探性地问了不少人。

  “同在一片蓝天下,乌什的孩子凭什么要遭遇教育不公平?”汪瑞萍一记反问后,翻开了她的日记本。日记里有这样一句话:“本想平平淡淡地度过这一年半,但站在讲台与孩子交流的一刻起,我为自己的自私感到惭愧,于是转身以百分百的热情投入工作。”其他老师的回答,也都与她的相似。

  多么坦率而真实的答案。

  为了援疆,他们倾尽全力:沙尘肆虐、柳絮纷飞的时节,有人不得不每日服用抗过敏药;工作节奏太快,有人瘦了10多斤;有的颈椎病复发,每晚睡不好觉,需要买个热水袋敷着,第二天照常上课。

  为了援疆,家人也一同奉献:临近期末考试,数学老师余立新收到了母亲的病危通知。为了不耽误学生,他把母亲托付给读大学的女儿,把自己留给学生。从没出过远门的音乐老师江海蓉,选择离开年仅7岁的孩子,每晚靠视频电话排解思念。

  老师挂念学生,学生也心疼老师。“还是希望叶老师能够多笑一笑。升学考试我们一定会加油的!”六年级学生热娜古丽说,好几次见到叶秀珍老师忙得只能靠在办公室里啃几根玉米撑一整天。家境不好的她,多希望这位总是送自己衣服穿、给自己买饭吃的“叶妈妈”,能够多注意身体。

  家长也送来感谢。寒假的一天,教师们集体坐上回家的大巴。两位家长不知从哪儿打听来消息,拎着几大袋苹果和馕,赶来学校送行。“他们普通话不好,只能抱着我们,拉着我们,一直重复发音不标准的‘谢谢你!谢谢你!’”离别的场景,湿了一车老师的眼眶。

  工作10多年的校医努尔叶没有想到,援疆老师会如此忘我地投入工作。“最美的老师,一定要配最美的配饰!来了乌什,她们都是我的亲人,我的儿女!”她自己掏钱为每一位援疆女教师精心挑选了丝巾,挨个地挂到她们脖子上。

  “情感的认可是对教师工作最公正、最直接、最无价的回报。没有什么是比获得学生和家长的爱,更有成就感的事情。”陆瑞敬校长不知道,采访时,有学生悄悄和我分享了“小秘密”。

  “我们都觉得他不像校长,因为每天都笑眯眯,胖胖的,看上去特别有福气。”趁老师不注意,古丽再巴把我拉到一边,猫着腰轻声耳语。

  上上下下,乌什人民将纯粹的爱和敬佩奉上。“衢州教育援疆团队是战斗、奔跑、温暖的团队,我被你们展示出的精神风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所震撼;对你们深入课堂一线,真情投入、真心融入,敢于吃苦、勇挑重担的责任与担当精神表示敬佩。我要把满分100分打给你们的业务水平;另外20分的加分,送给你们的管理理念和敬业精神!”阿克苏地区教育局教研中心主任李瑛说。

  “衢州小学教师,只是全省援疆教师中的一支小分队。我们正在全力打造一所‘最有礼’的学校,使之成为‘学生向往之地’‘教师培训基地’‘国学传承之地’,通过文化的力量让受援地各族群众看到希望、看到未来。”衢州市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祝升明说。

  天山月下培桃李,塞草山前育葳蕤。援疆老师带着一颗种子来,留下满园芬芳去;他们用满腔热忱,把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故事向每个过客传唱。

  蹲点感悟

  援疆,一堂教师的思政课

  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采访中,援疆教师总会提起两句话:“不来新疆,不知道祖国之大”和“不来援疆,不知道责任之重”。前一句表达的是最初的、质朴的向往,后一句则是来后对教育使命的深刻认识。

  对于起初的援疆目的,无论为了长见识还是走出职业倦怠期,都是他们坦率承认过的“私心”。一旦投入一线工作后,他们面对重重挑战,凭借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换来了学生成绩的提升,和新疆人民的点赞。

  更重要的是,教师们比从前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身为教师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一种仅靠物质给予远远无法满足的职业获得感,一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使命感。他们更深地意识到,教师工作是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从学生的获得感,切入到教师的获得感:由“教育是师生的相互成全”出发,在社会关注思政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今天,我们既可以将援疆看作为远方的朋友送去关怀,也可以把它当做一次对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思想认识的洗礼——教育援疆,就是一堂教师们的思政课。

  目前,浙江累计援疆教师总数超过600多人,规模位居全国19个援疆省市第一,实现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链式”覆盖。虽然援疆经历最终会成为大部分人的人生片段。但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援疆教师汲取的精神力量将一直延续、传递,并惠泽他们今后遇到的每一位学生。

标签: 援疆教师;援疆 责任编辑: 金斌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衢州18位援疆教师倾心打造“最有礼”学校 天山月下培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