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衢州 正文
太真乡以文兴旅唤醒山水资源
以纸为媒 串珠成链
2021年09月12日 10:08:17 来源: 衢州日报 记者 章卫平 通讯员 周志彬

  让衢江区太真乡王家山村淡竹坞自然村的村民料想不到的是,昔日藏在深山无人识的老旧农房、古道、古树,如今都成了“宝贝”。9月6日,一幢搭着脚手架的民居前,几位工人正对外立面进行原生态修复,粉刷成淡黄色的夯土墙。太真乡乡长戴春峰相告,淡竹坞自然村已被列入乡村未来社区创建,前期投资2500多万元,拉动全乡以文兴旅之路,串珠成链,打造全域游亮点。

  太真乡坐落于千里岗山脉之中,紧靠铜山源水库,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自然资源丰富,是个典型的山区生态型乡镇。境内拥有被誉为“天下第一洞天”的太真洞、衢遂寿中心县委第一区委纪念碑、古代银铜矿遗址、夫妻银杏树、姐妹瀑布等名胜古迹。如何唤醒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几年,太真乡加快集镇环境提升和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杭新景高速公路、塔太线公路及旅游通景公路的建成,让衢北旅游的后发优势显现。太真乡的目标是打造成衢北旅游集散中心。”戴春峰乐观地说。

  率先点燃星星之火的是王家山村。“2018年,我们对村办公楼进行改造,引进经营主体,当年收入4.8万元;2019年,新建一栋有10余个房间的小木屋‘归心谷’,经营收入18万元。村集体示范,村民纷纷跟上。目前,全村已有13家民宿、农家乐。”在村党支部书记张正富看来,真正让王家山村扬名的是纸文化。该村竹料造纸的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农户已开始利用毛竹资源手工制造土纸。结合精品村创建,王家山村以传承古法造纸技术为主线,通过设立古法造纸体验馆、纸主题工作室等,不断打造纸文化研学基地,让游客体验古法造纸的乐趣。为让文化给旅游“增值”,王家山村还聘请了10位“荣誉村民”。浙江仙鹤特种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敏良作为其中之一,他热心乡村振兴,以纸为媒,建立了企业与村庄结对的合作模式,催生出越来越多的乡村文化旅游新看点。

  以王家山村为龙头,太真乡全域游已开始摆动“龙身”。淡竹坞自然村共有85户农户,作为古村落,目前住在村里的只有20多位老人,有10公里的古道、200多年的红豆杉、千亩茶花、万亩野樱花等旅游资源。戴春峰说:“目前村里已收储12幢民居,着手进行修复改造。原大礼堂将建成古法造纸乡愁馆,还有旧纸槽改成的下沉式咖啡馆,千纸鹤广场、造纸文化长廊等。”

  戴春峰说,除了彰显纸文化外,他们还充分挖掘红色文化、道家文化、美食文化等助力全域旅游。他说:“我们正在谋划实施中共衢遂寿中心县委第一区委革命旧址的改造提升;结合美丽城镇创建,在集镇所在地建设太极广场;传播太真小笼包、玉米饼等美食文化,为全域旅游注入新活力。”

标签: 太真乡;造纸;旅游;山村 责任编辑: 董沈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以纸为媒 串珠成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