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绍兴 正文
半个月拍摄7户人家 《味·道》摄制组记录老绍兴味道
2016年08月09日 10:49:44 来源: 绍兴日报 记者 林佳萍

《味·道》摄制组走进绍兴人家

  浙江在线8月9日讯 做醉蟹、切糟鸡、煮菱角,昨天上午11点,家住越城区越都新村小区的龚奶奶就在厨房忙活开了。为了迎接外孙女从国外回来,她准备了满满一桌的绍兴菜。就是如此家常的一幕,被中央电视台美食文化节目《味·道》摄制组用镜头记录了下来。而在此之前,央视《味·道》摄制组已陆续走访了绍兴咸亨酒店、鲁迅故里、安昌古镇、诸暨等地,寻找和拍摄老绍兴的味道。

  半个月走访拍摄,寻找正宗老绍兴味道

  厨房里,龚奶奶忙碌着,一边煮着菱角,另一边着手做着拿手好菜——醉虾和醉蟹。而在一旁,央视《味·道》摄制组架起摄像机,记录着一盘盘绍兴家常菜的诞生。“承载着家庭温暖的食物,才是最有温度的味道。”《味·道》节目导演幸鹏宇告诉记者,自上个月24日来到绍兴后,摄制组一行已先后走访、拍摄了7户绍兴人家,龚老太家,就是此次拍摄的最后一站。

  龚奶奶的外孙女陈虹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工作,每次出国前,陈虹都会带上家乡的美食——酱鸭、醉蟹和糟鸡。“出门在外,最想念的还是家乡的味道。”陈虹告诉记者,尤其是外婆亲手做的那一桌家常菜,在她看来就是最正宗的绍兴味道。

  “每一个家庭都有关于美食的故事,这些故事就组成了我们此期节目。”幸鹏宇说,安昌古镇的酱鸭、咸亨酒店的梅干菜蒸肉、诸暨的马剑馒头、瓦罐鸡,还有绍兴人饭桌上常见的醉蟹、醉虾和糟鸡,都被列入了拍摄内容。

  鲁迅重外孙女回到故乡,寻找鲁迅笔下的家乡味道

  提及老绍兴的味道,不得不说的还有鲁迅笔下的美食。据了解,为配合央视《味·道》节目的拍摄,鲁迅重外孙女田中悠樹也特意赶回绍兴,带着观众一同寻找老绍兴的味道与鲁迅笔下的美食。

  虽然在日本长大,但田中悠樹的中文却说得十分流利。她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二次来绍兴,上一次是在4年前。从百草园、三味书屋,一路走到咸亨酒店,镜头前,她一边介绍着鲁迅文化,一边品尝着鲁迅笔下的那些美食:茴香豆、绍兴黄酒、臭豆腐、梅干菜蒸肉。

  “我最喜欢的家乡美食就是梅干菜,这一次还特意学做了这道菜。”说起最爱的梅干菜蒸肉,田中悠樹有些兴奋,她告诉记者,在此次拍摄中,她“拜师”咸亨酒店大厨,花了整整半天时间学做这道菜。

  据了解,由田中悠樹参与拍摄的部分将作为《味·道》节目组此次绍兴之行的重头戏。“这里的一切都让我觉得很亲切。”田中悠樹告诉记者,与四年前相比,绍兴的变化很大,不过唯一不变的是这里的美食。“绍兴菜就像是用心制作的艺术品,需要我们细细品味。”她说。

  在采访中,田中悠樹也表示,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她打算留在国内发展,从事与旅游、文化相关的工作。“我喜欢国内的环境,应该在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留在国内生活和工作。”她说。

  绍兴美食为何倍受青睐,这与绍兴文化分不开

  据了解,此次在绍兴取景拍摄的《味·道》绍兴特辑将作为中秋特别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播出,共分上下两集,总时长约104分钟。

  其实,绍兴美食已不是第一次吸引中央级媒体前来报道。2012年央视《舌尖上的中国》就曾将目光聚焦到绍兴黄酒、安昌腊肠和仁昌酱园,一时间,绍兴美食声名鹊起。2013年,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每日农经》栏目也用三天时间拍摄录制绍兴臭豆腐的生产工序;此外,央视《远方的家》栏目也曾专题报道绍兴传统菜“十碗头”……

  绍兴美食为何倍受青睐?“主要是因为绍兴美食蕴含着绍兴的文化。”幸鹏宇说,此次中秋特别节目之所以选择绍兴作为其中一个拍摄地,这与绍兴的文化分不开。“在这十几天的拍摄过程中,我们也切实感受到了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茴香豆里有孔乙己的故事,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老台门,或许就是名人的故居。”

  对此,《味·道》节目主持人杜雨阳也表示赞同。“在拍摄《味·道》节目时,我们几乎走遍了整个中国,但绍兴这座城市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他告诉记者,作为一个“80后”,鲁迅先生的文章可谓贯穿着他整个学生时代。“在这里,我看到的不仅是美食,更是绍兴的文化。”

标签: 味道;绍兴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