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刘涛应邀在越城区书圣故里蕺山书院作了题为《会稽:王羲之最后十年》的讲座。有别于以往大多数学者基于王羲之作品研究,这位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从事中国书法史研究的教授从历史的脉络讲起,介绍了王羲之的一生。讲座中,他还大胆推测,王羲之父母的墓地也在绍兴。而在以往诸多专家的考证中,从未提出这样的说法。
刘教授指出,王羲之一生的行踪主要分布在6个地方,但唯有会稽(今绍兴)对其影响最大,也在他人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49岁至59岁,王羲之出守会稽到赋闲会稽,一共十年时间,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十年。刘涛将王羲之书法的分期分为五个阶段,在会稽的十年被他称为“好迹阶段”,他说:“《晋书》所载王羲之书法轶事,都是在会稽时期。王羲之的遒美之作多写于这一时期,如著名的《兰亭序》写于51岁(353年);如《袁生帖》《寒切帖》《初月帖》《蜀都帖》《中郎女帖》《七十帖》等。”
刘教授大胆推测王羲之父母墓也在绍兴。原因之一,是王羲之在其写的《誓墓文》一文中写道:维永和十一年三月癸卯朔,九日辛亥,小子羲之敢告二尊之灵……永和十一年(355),王羲之辞去会稽内史一职之后,到父母墓前去设誓,决心不再为官,辞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前任王述的矛盾。王述先为会稽内史,“显授”后,羲之“耻为之下”,就遣使入朝,要求将会稽等地分为越州,以不属扬州管辖,但使者讲不清楚,而“为时贤所笑”。不久,王述检校会稽郡,对于刑政诸事提出指责,遭此种种,“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在如此气愤的情况下前去父母墓前设誓,其父母墓必定不会太远。原因之二,卫夫人是王羲之的启蒙老师,还可能是王羲之的姨母。主要依据是郑杓《衍极》和陶宗仪《书史会要》都说“卫与王世为中表”。王国栋所修《王氏宗谱》更在羲之之父王旷条下注明“配卫氏”。而卫夫人的墓也迁至剡县(今嵊州市),父辈交好,墓地相近也很有可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