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受父亲委托,特送来两面锦旗致谢,经过你们耐心调解,不光我们这个大家庭20多年的矛盾解决了,且我们在绍兴有了新家,以后常回家看看的愿意也实现了。”22日,徐伯森的女儿等家属从上海赶来,给越城区马山镇政府的镇村干部、“裘说法”调解室各送上一面锦旗。
这背后,有桩感人的故事。
徐伯森今年85岁,是马山镇海塘村人,18岁就离开家乡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后分配到核工业部23所工作,并参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发。其妻子系上世纪5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夫妻两人一直致力于我国的核工业事业。退休后,老两口和子女们都生活在上海。
从上海到绍兴,距离并不算遥远。这些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对家乡甚是惦记,时常想回家看看。可是,每次回来,老人都有难解的心结。原来,老人的父亲以前建造的一幢房子,已有近百年历史,破败不堪,无法居住不说,这背后还有着复杂的产权纠葛。
据了解,这幢房屋原归徐伯森老人的父亲所有,但他父亲早已过世,但徐伯森手头有份民国时期的分家书,上面写明这宗房屋分给他。然而在1989年10月土地登记时,徐伯森在上海,当时通讯不便,他同母异父的哥哥应某便把这宗房屋登记回亡父的名下。1989年11月,涉事房屋土地登记造册时,念在自己小儿子家境比较困难,应某便写上了其小儿子的名字,导致其小儿媳张某据此认为该房屋归他们所有。但是,徐伯森始终认为,房子仍应属于其父所有,有属于他的一份,应该重新分配。至此,这个大家庭因为这幢老屋产生了矛盾。之后的红白事等,彼此也不来往。
“血浓于水,同是一家人,应该和睦相处,同时我们也希望徐伯森老人能开开心心常回家看看,毕竟是我们走出去的乡贤。”如何帮助他们重拾亲情,一直以来成了海塘村党支部书记应学兴、村委会主任应杰的一块心病。从2014年起,他们俩时常组织两户人家见面,可结果都不甚理想,大家不欢而散。
今年3月,马山镇启动拆迁遗(滞)留问题处理“百日攻坚”行动,应学兴、应杰第一时间联系了这两户人家,同时把这一问题告知了镇里面。马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一方面摸排产权实情,再次实地丈量核实房屋面积,一方面邀请“裘说法”调解工作室的裘老师作为中间调解人进行调解。经过两天两夜,四次调解,最终达成共识。至此,两户人家握手言和,还一起吃了顿团圆宴。
目前,徐伯森老人已拿到了锦都学府小区一套约90平方米的新房。“这些年,绍兴变化很大,环境也很好,等新房装修好后,我就可以常回家看看了。”徐伯森老人开心地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