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日报6月3日讯(记者 金国炳)“你上一次看到萤火虫,是在什么时候?”近日,越城区举办了一个保护萤火虫的小型宣传活动,当有观众向浙江省森林资源调查中心专家王聿凡咨询萤火虫的相关情况时,他先抛出了这个问题。
“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曾几何时,夏天的“标配”除了棒冰、泳池,还有萤火虫,但如今,城市之中早已看不到萤火虫飞舞的身影。
事实上,萤火虫并非珍稀物种,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适合它们生活的空间急剧缩小。“绍兴的夜景很美,商圈的灯光、桥上的灯光、小区灯光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座‘不夜城’,可萤火虫并不喜欢灯光,这让它们难以栖息。”王聿凡说。
“它们不是不在了,而是悄悄走远了,躲到了山里。尤其是近几年,人们又‘追’到山里去搞开发,建酒店、开民宿,慢慢地,萤火虫只得又往后退了一步。”王聿凡说,无论是静止的灯光如路灯、房屋的灯光,还是运动的灯光如汽车前灯,都会阻断萤火虫间的“通信”。当萤火虫感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求偶。
近年来,一些展会、婚礼、商业活动上时有集体放飞萤火虫活动,缤纷热闹过后却留下成堆的萤火虫尸体,被称作是“血色的浪漫”。像绍兴也曾有一大型活动因欲放飞10万只萤火虫而被叫停。这些因素都加剧了萤火虫的远离。
据王聿凡介绍,萤火虫有“环境指标生物”之称,可以从它们的生活状况判断一个地方的土壤、水和肥料情况。让萤火虫当一个“监督员”,今年把蔬菜种下去,并投放萤火虫,一年之后,如果能看到萤火虫,说明这里生态是达标了的。萤火虫还是一种益虫,会捕食危害庄稼的蜗牛等。它同样还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体系,保护萤火虫,其实也就是在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王聿凡希望,绍兴的一些森林公园和湿地,能通过合理的生态“干预”,让这种小昆虫的群体和种类数量有所增加。在他看来,这小小的光亮寄托了唤醒公众环保意识、撬动生态建设、让绍兴的山水更加美丽的愿望。
目前,在我省嘉兴、湖州多个湿地公园,通过复育,萤火虫数量已迅速得以恢复。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