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绍兴 正文
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看董村村的“减法”和“加法”
2019年06月20日 10:36:18 来源: 绍兴网-绍兴日报 记者 俞颖颖

  距离新昌县城40多公里的沙溪镇董村村,乡村旅游渐入佳境,去年村里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5万元。而就在八九年前,该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几乎完全来自村里的花岗岩石矿,不仅收入单一而且因为石矿的开采,对当地的生态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董村村的变化,董村村党总支书记俞春国用8个字做了概括:二次创业,盘活全局。那么,一个偏远小山村是如何实现二次创业的呢?

董村全景。 通讯员 赵亚均 摄

  一块石头到一条溪

  董村村地处偏远,村子沿龟溪江夹在两座大山中间。上世纪80年代,董村村的村干部发现山上藏着一种优质花岗岩石材,但因为村里缺乏开采经验,这种优质矿产资源一直没有得到挖掘。

  2003年,外地商人承包石矿创立公司,专门开发这种后来被命名为“沙溪红”的石材。也就在那一年,董村村收到15万元承包款。此后的六七年间,“沙溪红”受到市场热捧,石矿承包款水涨船高,董村村的年集体经济收入也一下子增加到50余万元,村民们也因此增收不少。

  但看着一车车往外运的石材,俞春国心里却生出一丝隐忧。“花岗岩是不可再生资源,总有开采完的一天,而且因为开采生态也遭到了一定破坏。”俞春国认为村子发展不但要算好经济账,更要算好生态账。

  2010年,距离董村村不远处,有个奉化投资商建起了虎尾峡漂流,这也是新昌首个漂流项目,人气很旺,俞春国叫上几个村干部去体验了一把。

  正是这次体验让俞春国眼睛一亮,董村村里泄下自然村边就是小黄山,上游有水库,河道落差比较大,非常适合开发漂流项目。董村村对外发布了招商信息,很快引来了一个投资人。2013年,投资1200万元,全长3.5公里的小黄山漂流正式开业。双方签订了30年租赁协议,董村村每年有10万元租金收益。

  “小黄山漂流的建成是董村村二次创业的开端,漂流的高人气让我们意识到在石矿之外,农村也能发展其他业态。”俞春国说,董村村两委干部很快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发展乡村旅游,走可持续的生态发展之路。

  小黄山漂流开业的第一年,人气异常火爆,3个月时间,有5万多人次拥进里泄下自然村,不少村民在家门口支起一个小摊,卖起了农产品。

  乡村旅游激活全局

  小黄山漂流成为董村村走生态发展之路的一个起点。

  2016年,新昌启动了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规划,包括董村村在内的5个村打包申报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并获得成功。“我们拿到了2000万元的补助资金。”俞春国介绍,这年他们邀请专门机构对全村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重点打造,入口景观、维则祠修复、农耕文化体验馆、里泄下自然村综合设施、里泄下骑行专用车道、党建广场、小黄山古道修复等7个项目的相继建成让董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游客纷至沓来。如何让游客留下来?董村村决定对村里的闲置农房进行集中连片激活。

  第一个回到董村村的是乡贤吴宝芹。吴宝芹是董村村的媳妇,1983年到上海发展,在建筑行业闯出了一片天地。得知家乡的变化后,吴宝芹回来了,租下3个老台门,建起悠然居民宿、村游客中心等。今年,吴宝芹又租下董村小学撤并后留下的闲置校舍,建起了国学馆。

  和吴宝芹同时来到董村的还有新昌民宿界“红人”黄兆松,2017年,他租赁了里泄下自然村的废弃厂房建“发现·沙骑”民宿;2018年,新昌县自行车协会会长潘松华租下董村村闲置礼堂建起了映山骑迹民宿;今年,又有投资商投资800万元在小黄山漂流附近建起了彩虹桥、摇桥等游乐设施;同时,董村村整治了小黄山漂流附近的小摊小贩,统一建起了24个小卖部,有意向的村民可以租赁经营……

  “截至目前,村里80%以上的集体闲置房已经被激活,去年村里游客接待量超过了15万人次。”俞春国告诉记者,这些项目为村集体带来了60余万元收入。

  就在董村村全力发展乡村旅游之际,来自永康的能诚集团花2.8亿元拿下了董村村花岗岩石矿的采矿权。俞春国要求对方可以适当开采但绝不能影响环境。之后,能诚集团老总多次到董村村考察。就在今年4月底,在新昌新一轮行政村调整时,沙溪镇生田村、开口岩村、新宅村全部并入董村村,一条沿江分布的黄金合道将4个村子串成一条线,能诚集团于是提出投资5个亿建立“大董村”旅游线的概念。

  采访结束,从董村村往新昌县城走,连接省道江拔线和董村村的王金隧道已经打通,将于不久后开通。“今后进村出村更方便了,对集体经济增收信心更足了。”俞春国说。

  感 言 >>>>>>

  董村村党总支书记俞春国:以前,董村村的发展靠“卖石头”,用资源做“减法”为村集体谋发展。后来,我们学会了算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两笔账,开始利用乡村旅游项目做“加法”走生态发展之路。我们发现,这种方式不但可持续,而且随着游客的到来,也带动了村民的增收。

  一着好棋,盘活全局。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思维不能固化,要善于利用乡村资源发展多种业态,做好“减法”和“加法”,走生态发展之路,才能富了集体富了村民。

标签: 乡村旅游;集体经济收入;漂流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看董村村的“减法”和“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