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村新貌,图为经过七一村的丰泽大道 (通讯员 马玉龙 王勇吉 摄影报道)
6月30日,嵊州市黄泽镇七一村首任党支部书记、今年刚满100岁的吕银芬老人回到村子,迎接她的是4位老人,他们5人是七一村64年来的五任书记。后四任书记(后排左起为屠见标、刘淼铨、袁柏桥、周樟法)分别向吕银芬报告村里这些年来的喜人变化。
50年代修水库建果园的“劳模书记”
7月1日清晨,乡间道路上,几十名村里的党员佩戴党徽,精神饱满地朝村委会走去。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上午8时,七一村的主题党日活动开始:在鲜红的党旗下,全体党员庄严宣誓。之后是上党课、忆村史、看成效……
看着这一切,该村(当时叫合作社)的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吕银芬,脸上挂满笑容。昨天是党的生日,也是吕银芬的100岁生日。
“我是1954年2月22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时整个黄泽镇就4名党员。”吕银芬环顾了一下四周,笑盈盈地补充说,“现在光我们七一村就有59名党员,真好。”
1955年,七一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组建,吕银芬担任党支部书记。“那时的黄泽江年年发大水,抗洪抢险是头等大事。”她回忆说,洪水与泥沙俱下,河床的高度不断升高,“我们修的大坝也是逐年增高,不然水就要灌进来。”
“我记得有好几次母亲带着我参加修水库、加固江堤等义务劳动。”吕银芬的女儿竺抗美回忆说,台风洪水来袭时,吕银芬总要穿上蓑衣、戴着斗笠奔赴一线,把五保户一一安顿好。
“作为包队干部,妈妈经常和村民吃住在一起,一蹲就是十天八天。妈妈实在是太忙了,她最多同时兼了镇里和村里7个职务。”竺抗美跟记者分享了一件事:她曾听别人说起,在她很小的时候,妈妈一忙起来,就长时间不回家,一“狠心”把女儿送人了。后因思念太甚,又把女儿抱回来。
“当年,多种经营是我主抓的另一件大事。”吕银芬说,她带领社员开辟果园、菜园,办过养殖场,还养过蚕,“那时的我,就一个念头——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回忆起当年的一幕幕,吕银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幸福。
新昌县档案馆馆藏的1957年新昌县委组织部(因行政区划调整,黄泽镇曾归新昌县管辖)分支部呈报核批表档案中,组织上对吕银芬工作表现的评价为“积极负责”。“因工作表现突出,我妈还入选了浙江省首届农业劳动模范。”竺抗美递过来一份1951年2月10的《浙江日报》,在该报头版刊登的表扬名单里,“吕银芬”的名字赫然在列。
60年代改土壤战粮荒的“讨饭书记”
1959年,吕银芬卸任,党支部书记的担子交给了袁柏桥。
“银芬同志跟我讲了很多话,具体记不清了,但有一句我记得很清楚,她嘱咐我,一定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87岁的袁柏桥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介绍人就是吕银芬。
“柏桥同志的任务特别重,上任头一年就遭遇粮荒,上千社员吃饭成问题。”吕银芬笑笑说,“柏桥同志去借粮,事后得了个‘讨饭书记’的绰号,到现在村民都这样叫。”
袁柏桥也跟着笑,右手挠了挠脖子,又摸了摸脸,有点不好意思了。“隔壁几个大队我们都借了个遍,总共借到5万斤粮食,总算渡过难关了。”他说。
1960年,“七一大队”有了自己的种子场,“我们专门去外地取经,一方面请来专家改良土壤,一方面培育专业的农技员,粮食产量逐年提高。”袁柏桥说。
“1962年后粮食就多了,我们办起了榨面厂和年糕厂,榨面和年糕还能卖钱。”袁柏桥说,他还发动社员搞副业,比如养蚕,用手拉车搞运输,在黄泽江上做船夫等,社员生活有所好转,集体经济也有了起色。
“你最了不起的还有一件事——带领社员进行农田园田化改造。”袁柏桥的“接班人”周樟法笑着说。“对对对,就是平整土地,田与田之间要造机耕路。那时大家一天到晚待在田畈里。”袁柏桥说,1975年卸任时,村里土地少的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多出了500多亩”。
70年代整田地提效率的“管田书记”
与袁柏桥交接时的情形,周樟法直到如今还记得很清楚。
“那天一大早,他就在去办公地的必经路口等着我,塞给我一张纸,上面写着——‘农田园田化改造,对老百姓有好处,要继续搞下去。’”周樟法记得,袁柏桥说完话,在他肩膀上重重地拍了几下,“我知道,‘讨饭书记’是在告诉我,担子很重,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果然,上任没多久,周樟法就碰到了“钉子”。在实施园田化改造过程中,他注意到,17个生产队之间经常会因“放水”发生纠纷。“一些‘水汪田’积水太多,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这时就要在旁边的田挖沟排水,结果管这块田的生产队就不乐意了。”他说。
放任不管?不行!“我其实想到了解决办法,但不能凭我一人说了算。”周樟法说这话时表情严肃。
有人提议开会,大家一起讨论。“可以,马上召集社员代表。”很快,17个生产队的社员代表都来了。“那次讨论气氛非常好,我先讲了我的思路,然后大家提建议。”周樟法回忆说。
大家讨论的结果是:将原来分散的农田进行整合,再统一安排给各生产队。“这样一来,农田就被统一管理起来,17个生产队真正成了一家人,大家有劲往一处使,效果非常好。”他说。
“多找门路,这也是第二任书记交代我的。”周樟法说,大队接着办起了五金厂、教具厂等,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头几年形势很不错,差不多一年能赚1万元左右。”周樟法说,他们用这些钱购买了电线,将电网铺进农田,又买了几台电动打稻机,“劳动效率大大提高。”
此外,还发动社员组建戏剧班,“一方面带队到外地演出,增加社员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培育挖掘一批越剧基础比较好的年轻社员,送他们到其他剧团学习,让他们出人头地。”他说,1981年,大队里就有40多名社员被台州、温岭等地的剧团招走。“我本来还打算建店面房的,没来得及,好在下一任书记替我完成了。”周樟法笑着说。
80年代强经济富村民的“致富书记”
1983年,屠见标成了第四任党支部书记。“我福气比较好,前任书记都帮我打好基础了。”屠见标转头看了看周樟法,笑了。这一看,倒把周樟法搞得难为情了,他连连摇头:“没有没有,是你能力强,不然大家也不会选你做书记。”
见他“不认账”,屠见标以事实说话。“我绝对没讲虚话,5间店面房是你交代我建的吧?”屠见标说,上任那天,周樟法把建店面房的规划图交到他手中,嘱咐他务必将店面房建成。“有这回事吧?”这下轮到周樟法笑了,他没说话,点点头。
只用了一年多,屠见标就带领村民把5间店面房建成了。
“应该说,从见标这一任起,村集体经济有了明显增长。”袁柏桥插话了。他说,与周边的几个村,尤其是跟光明村比,七一村的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经济发展壮大,见标功不可没。”袁柏桥说。
“光明村那时是镇里的‘头牌’,村办企业办得好,集体收入全镇数一数二。”屠见标接过话茬,说那时他就暗下决心,要让七一村赶超光明村。
不服气归不服气,关键是怎么赶超?“光明村企业办得好,我们也办,办年糕厂,办云母厂。头几年确实赚到钱了,一家年糕厂一年可为村里赚进大概2万元。”屠见标说,即使这样,村里的收入还是没法和光明村比。
此路行不通,那就换一条路。“活了!”屠见标说这话时,语调不觉提高了几度,眼睛里显出一丝光亮。“那时镇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菜场,露天卖菜,摊贩不方便,买菜的人也不方便。”他说,刚好村里有个晒谷场,具备建菜场的条件。
1985年,一个拥有近百个摊位的菜场建成,“头一年就收到租金约5万元,全村60%的村民依靠农贸市场致了富。”屠见标乐呵呵地说。
90年代能干事办成事的“毛佬书记”
“我干了10年村书记,说实话,没干够,很多事还没做完。相比之下,‘毛佬’(该村村民给第五任书记刘淼铨起的绰号)这家伙太能干了。”对于屠见标的“恭维”,刘淼铨却不“领情”,他回答得很大声:“什么话?!没这回事!”
眼前的“毛佬”,留着两撇大胡子,讲话中气十足。“叫他‘毛佬’,一是因为他留了个性胡子,二是你看他咋咋呼呼的,跟人说话像吵架,个性毛。”七一村会计徐锡苗解释说,“刘书记没读过书,连名字都写不端正,看看是粗人,其实做事特别有魄力。”徐锡苗揭了书记的底。
屠见标卸任时,曾交代刘淼铨把他未干完的事——硬化村内道路、扩建店面房,做完做好。他一口应承下来,第二年全村道路实现硬化。2010年,新建14个店面房,如今每年可收房租约50万元。
农贸市场的摊位逐年增加,现在已拥有约180个摊位,一年的摊位费达50多万元。“去年,我们村集体收入达到102万元。”刘淼铨自豪地说。
卖菜的摊贩说,原先的农贸市场太旧了,基础设施也跟不上时代了,最好换个新的市场。这话,刘淼铨听进去了,马上召开村务会议。经村民表决,建新农贸市场的钱一部分来自村民(以村民入股形式吸纳资金),剩余部分由村里解决。“建市场要4000万元,书记一开口,没多久钱就凑齐了,可想而知,村民是有多信任刘书记。”徐锡苗说。
“从1993年起,‘毛佬’一直担任村书记,为什么?就因为他说话算数!”屠见标还记得刘淼铨30多年前的模样:精明能干,尤其是动手能力强。“当年办年糕厂,试验了很长时间都搞不起来,‘毛佬’说他来帮忙,还真被他搞成了。”屠见标说,1985年,刘淼铨主动要求进步,很自然地,屠见标成了他入党的主要介绍人。
数据显示,去年,七一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8万元,比嵊州全市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多了4000元。2010年起,村里每年为全体村民交“农保”,2018年这笔支出达80万元。
“我没文化,但道理我懂。包括我在内的七一村五任书记个个说话算数,要为老百姓办实事。”说这话时,刘淼铨又提高了语调。
评论
坚守最朴实的初心
栗爱平
“一定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七一村首任村支书吕银芬的这句嘱咐,好比一道掷地有声的“命令”,在七一村几任村支书之间代代相传,贯穿了他们一心一意带领全村人谋发展谋幸福的历史。这道“命令”是无形的,它没有写在纸上,却刻在每一任村支书的心里。它是基层党员干部最朴实的初心、最真实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在吕银芬带头的七一村五任村支书的心里,“让全村人过上好日子”,就是他们的初心。64年来,他们一任接着一任干,薪火相传,不仅在自己任内为老百姓办实事,卸任时想着的也还是村里的老百姓。每一任的嘱托,都事关村庄的发展。交代的每一件事情,都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仿佛达成了一种默契,在时代风雨中顽强坚守。正如现任党总支书记刘淼铨总结的:“包括我在内的七一村五任书记个个说话算数,要为老百姓办实事。”
是的,“为老百姓办事”,就是他们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的具体行动。第一任村支书吕银芬上任时,“黄泽江年年发大水,抗洪抢险是头等大事”,于是她带领社员筑大坝、修水库。大坝逐年增高,水患逐年减小,她又带领社员搞果园、菜园,办养殖场、养蚕,心心念念想着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甚至因工作太忙曾把女儿送人。第二任村支书袁柏桥上任后,碰到粮荒,千余社员饿肚子,他硬着头皮四处借粮,被称为“讨饭书记”。度过饥荒后,他带领大队队员平整土地、改良土壤,提高了粮食产量,还办起了榨面厂和年糕厂。第三任村支书周樟法继续农田园田化改造,农田实施统一管理,还办起五金厂、教具厂等,使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第四任村支书屠见标把前任留下的店面房规划建设图纸化为现实,还办起了农贸市场,让村里60%的村民靠着农贸市场发家致富。第五任村党总支书记刘淼铨上任第二年,就完成了前任交代给他的未尽的事业——硬化村内道路,还扩建了店面房,兴建了新的农贸市场。随着村集体经济的壮大,村里为全体村民买了“农保”,每年还给60岁以上村民发养老福利……五任村支书的“实事簿”,记录着七一村的发展史,他们用行动赢得了村民的爱戴。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七一村五任村支书把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深深地扎根在泥土里,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生动地书写在日常工作中。他们坚守最朴实的初心,担起最真实的使命,他们的精神也因此而接力相传,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全党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七一村五任村支书“守初心、担使命”的行动,很好地诠释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忠诚与担当。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