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1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肖淙文 郑培庚 区委报道组 袁伟江)8月的上虞,骄阳似火。进入虞南山区,四周峰峦叠嶂,古道幽深,如同进入了与世隔绝的绿色世界。
但这里并不寂静。70多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军民同仇敌忾,共御外辱,英勇转战于虞山舜水之间。新时代的今天,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是老区人民昂扬的精神状态,这片经历了沧桑巨变的虞南老区,不变的是曾经的红色精神和烙印在人民身上的红色底色,各项民生工程正有序推进,旅游项目频繁落地,老旧的农房村居再次被激活,红色圣地吸引着一波波前来研学巡礼的团队……大山间的红色热土,正利用自己特有的优势“放大招”,准备一鸣惊人。
深入前辈曾跋涉过的山区,喝一碗老区人最爱的梅干菜汤,我们从一张张充满干劲拼劲的脸上,读出了充满活力的老区传奇。
深山“燕子窝”
秀美景区串珠成链
烈日当头,从绍兴上虞城区一路驱车向南,一马平川的平原景致逐渐被蜿蜒山路和村景替代。“你看窗外的山,一眼望不到头时,老区就快到了。”同行的司机师傅告诉我们。
山,连绵的山。到达有着丰富红色资源的陈溪乡,一下车我们便被无尽绿意环绕。“老话都叫我们这里‘燕子窝’。” 前来迎接我们的陈溪乡党委书记石洪元说,陈溪乡与浙东抗日根据地核心区域的梁弄毗邻,且四周石壁岭险境挡道,易守难攻。隐蔽的地形促使新四军浙东纵队在陈溪开辟后勤基地。
当年在大山的掩映下,陈溪人民开辟场地,保卫工厂,运送物资。为革命胜利提供了充足的后备保障。如今行走在陈溪乡,我们欣喜地发现,这片隐于山中的小天地,早已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闭塞。新四军浙东纵队后勤保障基地纪念馆里,前来瞻仰学习的游人如织;乡政府旁的苗通剧院成为上虞第一个开在乡镇的艺术剧院;自驾游的小轿车不时从我们身旁驶过,一路沿溪向着山深处的景区去。
陈溪的故事离不开一溪清水。石洪元引我们来到贯穿全乡的达溪边,几位工人正在修建水上汀步,伴着清脆的水声,我们仿佛看到74年前陈溪人民沿溪劳作的场景——1945年,陈溪利用村中老建筑设立“九厂两院”,鞋底厂、皮革厂、弹花厂、织布厂等都沿达溪而建。在这里,一块粗布顺流而下,经被服厂制作和印染厂加工成为崭新军服,一双双布鞋纳了又纳,最后都交于骁勇的新四军战士,护着他们跋山涉水,伴着他们立下战功。
而今天,同一条溪水又见证了旅游产业的兴起。汀步旁,只见刚修好的叠式堰坝蜿蜒曲折,倾泻而下的水流激起白色水花,俨然已有了近日火爆的“龙鳞坝”雏形。这项美丽河道工程,拟沿溪修建7公里游步道,将石笋山、雪花潭等散落于全乡的景区串起。今年年底,新修的水系和道路都将成网,可满足未来十年的旅游发展规划。
顺着溪水,我们一路行至石笋山下。石洪元指着山顶说,那里的一条“天路”也正在施工。陈溪乡是四明山213省道上的一个旅游节点,这条浙东旅游黄金线有4公里在陈溪境内,曾因道路不通,这里一度是旅游洼地。“下半年‘天路’就要修通了。打开了市场,让游客都来听听我们的红色故事,看看绿色乡村。”
串珠成链,浙东旅游黄金线上的另一红色明珠岭南乡的旅游产业比陈溪起步更早。曾经的“光棍村”东澄村,通过开发梯田资源和万年石浪吸引了大量游客,今年上半年单景区旅游收入已达1047.8万元。但岭南有更大的野心,东部的许岙村作为“讨田战役”的主战场,有着“上虞井冈山”之称。今年5月,总投资215万元的许岙战斗纪念馆新馆启用,许岙村的“红色游”进入新阶段,而最近刚落成的一条“网红路”又添了一把火。
从许岙战斗纪念馆出发,车子沿坡开上不到2公里的盘山公路,全程拐过12道弯,颇有走川藏天路之感。我们站在路尽头向下望,整条公路犹如盘踞在青山中的大白龙,它连起了曾经被大山隔断的许岙村和田山自然村,也串起了南部待开发的梯田、石浪资源,一条全域旅游的线路正从许岙延伸开来。
隐于虞南大山中的老区乡镇不再默默无闻,它们敢想会想愿意想,以满满的活力,走入更多人的视线。
满满幸福感
老区生活媲美城市
行走在这片土地上,几乎人人都能讲出一两个军民一家、奋勇抗敌的故事。当地人口口相传的讨田战役,就历经14个昼夜,拔除了四明山根据地的一枚“钉子”,使浙东10万人民获得解放。当年老区人民无畏的牺牲和支持,铭刻在时代的丰碑上;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责任,更是使命。
清晨7时,岭南乡丰树坪村村民许玉意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到家对面的隐潭溪边晨练。以碧水青山待客的岭南乡,发展之路也曾曲折蜿蜒。作为生态资源、人文资源丰厚的红色老区,岭南乡的工业经济发展曾经较为落后。上世纪70年代,上虞地区第一家石材加工厂落户岭南,开启了全乡以石材加工企业为主导产业的格局,但随后水却不清了,天也不蓝了……
“老区人民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的代价发展产业,更不能因此降低老区人民的幸福感。” 2015年初,在上虞区环保等部门牵头下,岭南乡开始陆续整治石材加工企业和水环境。此后,借助全省小城镇整治试点乡镇的契机,岭南乡先后取缔了30多家企业,并鼓励部分企业利用现有场地积极转型,发展旅游三产。
如今,新建的公共停车场、公园和公共厕所替代了往日的违建厂房,街边小景优先选用文化石、条子石,延承了岭南乡的“石文化”。许玉意住的老砖房经过立面整治焕然一新,“现在的日子真可以说是‘诗意山居’了。”
发展方式的转变、生活条件的改善,陈溪乡虹溪村的王新大有深切的感受。下午4时,他从村中的梦想农场劳作归家,得知我们到来,便执意请我们到他的新家坐坐。
“这高山移民房,比城里的房子住着还安逸。”王新大将农具放在一楼为农民耕作习惯专设的杂物房,一进家门便换上了拖鞋。“以前没这习惯,现在房子这么好,舍不得了。”眼前房间的白色地砖擦得锃亮,朝阳的客厅通透宽敞,他热情地为我们端来本地西瓜,一块下肚暑意渐消。
王新大的家原在高山上的天平山自然村,木结构的房屋已有100多年历史,曾经他和兄弟3户10口人一同挤在120平方米的老宅。每次下山都要走一条约30°的单车道陡坡,无论是看病还是采买物资都不便利。2014年,虹溪村占地6000平方米、总投资1000万元的高山移民房建成,来自3个高山自然村的38户农民得到了安置。王新大家120平方米的新房,搬迁安置补贴抵扣后,只交了4万元,“没想到有生之年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乡里近两年的巨大变化。2017年,虹溪村投资2300万元建设美丽乡村升级版示范村。平坦的柏油路替代了曾经的土路,沿溪新建的观景平台成了村民傍晚纳凉的好去处。一条500米长的风情商业街即将在陈溪村开街,无论是娱乐、购物、步行、休憩都可就地解决。
生活在老区,不仅能赏绿水青山,浸润红色文化,更能享受到不亚于城市的生活品质和幸福生活。
活力新生代
红色精神代代传承
陈溪乡虹溪村党总支书记王柏成和我们一同走在村里,村民远远看见他便尊敬地招手致意,他却笑称自己的外号是“铁面书记”。上任30年,平日里他待人和善,一旦切换到工作状态便作风强硬、刚正不阿。村里的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涉及到百姓的自留地,有村民想借此置换一套新房,但王柏成眼里不揉沙子。他软硬兼施多次登门沟通商议,为了把政策精神传达到位,甚至追随在外打工的村民到慈溪等地。在他的坚持下,最终工程得以顺利实施,村民也得到了妥善安置。
王柏成的行事作风与他“红二代”的身份分不开。他的父亲王六斤曾是许岙攻坚战的亲历者,枪林弹雨中,他切断敌人水源,趴在碉堡外点燃干柴、辣椒秆进行熏烧。1948年,遭到拘捕后,敌人对他进行了坐老虎凳、灌辣椒水、吊打等各种刑法,王六斤却誓死不说出党的任何秘密。“父亲始终教导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堂堂正正做人。”言传身教下,王柏成将这句嘱托贯穿于工作和生活始终。
在建立和保卫新中国的历次战争中,老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在人口不足上虞县1.3%的陈溪人中,为国捐躯的陈溪籍革命烈士有24位,占上虞市革命烈士总数的7.4%。这些英雄就义时大多还是青年人。如今,跨越七十载岁月,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新一批年轻人,正以自己的方式守护这片有着光荣历史的土地。
去年,王炜荣的雪花谷民宿落地雪花潭风景区边。曾经他毅然走出大山,如今又将事业带回了熟悉的故乡。从复旦大学毕业后,王炜荣在酒店行业打拼多年,每一次过年回家,他都深切感受到老区的变化。“连我带回的朋友甚至外国友人都感叹,农村还可以这么美。”跳出去再回头看,王炜荣更知道家乡需要什么,他又能为家乡做些什么。
去年,他与村里签订协议,通过闲置农房激活政策,将一栋废弃的茶厂改建成了高端民宿。如今几乎每个周末,房间都是满客。今年,他又有了新目标,希望能将沿景区路边1.5公里的闲置农房一起激活,形成一条民宿带,带动周边村民一起致富。在他看来老区原生态的美好生活,值得让更多人看见,更值得让住在这里的村民骄傲。
“我是从大山里来,我要带山里人一起致富。”在王新大工作的“梦想农场”,农场主王秀娟正尝试用农业经济反哺家乡。在她的农场,工作人员都是来自老区的农户。帮忙摘桑芽、除草的王新大每天至少能收入100元。2015年,王秀娟启动了造血型基地项目,把基地作为农村弱势群体发展经济的一个载体,通过对30多户弱势农户进行种养殖业培训,并合作经营,探索出了“慈善组织+基地+农户”式的增收新路子。
此次行程即将结束时,我们碰到了要一同出山的年轻人王韩莉。她的车中满载着40多个西瓜、十几篮土鸡蛋和六箱葡萄,即将运送至上虞市区。2013年至今,她通过网络营销的方式,将老区的土特产向外推介,每年都能收入约80万元,还带动了当地十几位妇女一同创业。
在这批年轻人的带动下,更多助力上虞老区发展的形式不断涌现,老区人始终不变的是艰苦奋斗、不畏险阻、信仰坚定的红色作风。
这正是上虞老区发展的活力所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