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绍兴 正文
"心"中明月又升起 心学之城重在行
2020年10月30日 05:20:45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干婧

  绍兴是王阳明的故乡,是他生活时间长、留下遗迹遗存多的地方,也是阳明心学的成熟地和传播地。

  近年来,绍兴从保护传承、教育普及及学术研究等方面着手开展绍兴阳明文化的挖掘与弘扬,取得了诸多成果,并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推动了国内外阳明心学的研究及弘扬工作。

  为了让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在当今世界发挥其独特的作用,绍兴市人民政府特与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哲学史学会共同主办“2020阳明心学大会”。

  阳明足迹遍布古越大地

  心学融入绍兴血脉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人才辈出,但能同时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者,为数不多。王阳明即为其中少数几个“真三不朽”的大儒。

  说起王阳明与绍兴,他的足迹遍布绍兴的大街小巷及山水之间。绍兴是他举乡试、游山川、葬夫人、避灾祸、辟书院、聚彦士的地方,也是他读书、养生、休闲、修炼、研习天文地理、兵法之学的地方。“岩中花树”“天泉论道”等著名的哲学论证都发生在绍兴。王阳明筑室悟道于绍兴阳明洞天,阳明洞天被人视为阳明学的培源地。

  绍兴自阳明学诞生之时就是阳明学说的中心。在绍兴,纪念阳明先生的活动一直在进行。

  1989年4月,绍兴举行纪念王阳明活动。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绍兴首次公开举行纪念王阳明活动,具有历史意义。此后,多场学术研究会在绍兴举办,吸引无数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

  2016年11月18日,绍兴市王阳明研究院成立,多名国际一流专家参与,奠定绍兴在全国阳明心学弘扬中的重要地位;2017年1月9日,绍兴首次举办王阳明祭祀大典;2017年10月31日,绍兴隆重举办了首届阳明文化周及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启动阳明故居开发、修复重建工作;2018年6月,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在绍兴举行闭幕论坛;2019年5月,第三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在绍兴举行,这是论坛永久会址落户绍兴后举办的首届论坛……

zjrb2020103000014v03b003.jpg

  纪念阳明先生逝世491周年活动

  这些围绕“阳明精神”开展的文化活动擦亮了“阳明心学”这张金名片,让阳明先生与绍兴的联系变得愈发密切。绍兴城市到处流淌着阳明文化的清泉活水,专家学者纷纷前来探寻阳明先生的足迹,聆听论道,感悟心学,世人皆能仰见良知之明月。

  从今年开始,绍兴市人民政府与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哲学史学会将每年在绍兴共同主办“阳明心学大会”。

  “这两大‘大咖’级学术团体的加入,不仅是对绍兴这座心学之城的肯定,也给绍兴弘扬与践行阳明心学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让绍兴的阳明心学之城有了跨越性的提升。”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执行院长潘建国说。

  阳明先生的思想给越文化注入了坚守大义、崇尚气节、知行合一的文化基因,并融入绍兴人民的血液里、生活中。

  从2017年起,阳明文化开始走进绍兴的校园、社区、企业、机关、农村。“五进”活动,人人可讲、随处可讲,几年来,绍兴“知阳明文化、学阳明文化、用阳明文化、践知行合一”的氛围正在逐渐形成。

  人们惊喜地发现:绍兴的社区和乡村,开始利用阳明文化探索居民自治和日常管理新途径。

  阳明文化也在助力乡村振兴。上虞区陈溪乡打造阳明先生1513年游学线路,品牌效应逐步形成,围绕阳明游学推出“心学”主题特色民宿、阳明游学文创产品为代表的旅游新业态,让旅游和衣食住行购有机结合,让阳明文化更贴近日常生活,大大拓宽了当地村民的收入来源。

  考古发现伯府第遗址 阳明故里在绍兴

  今年,最让人为之兴奋的消息之一,是阳明故里考古的重大发现。

  上大路以南、西小河以东、王衙弄以西、吕府以北的区域,如今正在进行考古发掘。这里曾是王阳明在绍兴讲学最重要的场所,就在伯府第。现场,随处可见的是石板、石条、石块和大量建筑构件,走在这里,能体味出曾经的恢宏气势。

  2020年5月中旬起,为了配合绍兴市对阳明故里的环境整治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阳明故里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遗址考古发掘面积约1500平方米,目前已清理出伯府部分仪门、大殿、抱厦以及院落西界墙基址等。王阳明故居坐北朝南,考古从故居遗迹石门槛北侧开始发掘,发现石板铺的地面,在此北侧有仪门,仪门进深3.75米,东西跨度15.5米。一进院落的大殿进深约20米,东西跨度约32米。二进院落整体更大,宽32米,进深仅庭院就有19.2米。

  目前考古发掘了两进院落,结构完整。“我们发掘完了前两进,其实还没有完,再往北,到假山脚下,可能还有第三进。也就是说,可能是一个三进院落的四合院格局。这个规格不是很特别,是一个很标准的明代官式建筑,特别只是特别在这个主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绍兴王阳明故居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李晖达表示,绍兴王阳明故居系全国首个考古发掘确认的王阳明居住遗址,故居建筑规模宏大、规格罕见。

  虽然目前考古工作尚未完全揭示出伯府整体格局,但就目前情况推测,其整体规模超出预想。原先标定的碧霞池、饮酒亭、观象台、石门槛4个文保单位,都在考古发现的大院落外围。此次考古发掘,初步厘清了王阳明故居遗址的整体平面布局和建筑规格,为遗址展示和保护利用,提供了关键的考古依据。

  “考古是历史文化的印证,王阳明故居遗址的考古发掘,进一步证明了阳明故里是王阳明的成长地、阳明心学的祖庭和传播地,绍兴也是名副其实的阳明学圣地。”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负责人说。

  王阳明故居遗址的考古发掘,对增加绍兴历史文化内涵,推动绍兴文化建设和文旅开发,深化“阳明心学”文化遗产价值的展示和利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碧霞池边绿竹掩秀、香蒲碧绿,掬水洗眼、披云看山。近年来,绍兴通过系统立体有序开发,在全市区域内保护开发打造阳明文化遗址,向全世界的阳明文化爱好者,提供一个拜谒、参观、旅游、学习的阳明文化“综合体”。如今阳明故里综合保护项目中的阳明故居复原研究,也将根据《考古研究报告》作出方案规划调整。

  坐而论道起而行之 “心悟”走向“用心”

  王阳明吸收了越地精神并升华成心学,绍兴独特的诗性精神使得王阳明的哲学充满了绍兴特质。五百年来,阳明学一直激荡着人们的心灵。

  既要坐而论道,也要起而行之。经过多年发展,如何继承阳明心学的优秀思想精髓,把它活化应用,真正落地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专家学者共同思考的主题,于是“阳明心学与社会治理”“阳明心学与企业家精神”“阳明心学与胆剑精神”等一系列探索与应用应运而生。

  “致良知”是王阳明穿越时空的思想发现。在推进社会治理过程中,实现“致良知”是重要的前提,“致良知”规范社会人心,有助于基层社会治理。鉴于历史上阳明心学在社会治理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本届大会特开设“稽山论道”板块,探索新形势下利用阳明心学创新社会治理的手段,建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

  众所周知,阳明先生不论是平定江西匪乱还是宸濠之乱,均以其心学的力量,危中取胜。在面对当前的困难中,企业家如何“危中寻机”,如何从阳明心学中吸取力量寻求突破,将是本次分论坛重点讨论的主题。

  一地有一地的民风流俗,一地有一地的精神气质。一方水土孕育的英杰,往往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在历史长河里,越文化几经变迁,不断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与其他地域文化杂糅并处,相互融合,自身特色渐趋鲜明,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特征。如果要用一个词对越文化进行高度概括,无疑是“胆剑精神”。

  王阳明认为“君子如玉亦如铁”,真正的君子既“铮铮若铁”,坚守而执着,处事有底线,做人讲原则;又“谦谦如玉”,内敛而包容。这是对“胆剑精神”最贴切的诠释。他既能“心无外物”、大义凛然,犹如一柄宁折不弯的利剑,又能从“知行合一”出发,倡导“致良知”,不卑不亢,圆融旷达,这是阳明心学之于越文化基因的最好表达。

  为学不可离群索居,不可一曝十寒,不可独学无友。阳明心学不只是作为一种理论,更是作为一种实践精神,它的传播与发展更需要依靠年轻一代。

  近年来,绍兴文理学院致力于打造“研创并举,知行合一”育人品牌。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编、自导、自演创排了3部“阳明戏”,公开发表了36篇王阳明专题研究论文,申请到18项国家、省和校级阳明学立项项目。在校内形成了“研读阳明著作,创排阳明话剧,传播阳明文化,传承阳明精神”强大的文化气场。

  “首届全国大学生知行合一传习论坛”也是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论坛以高校学生为主力军,截至10月15日,论坛共收到21个省、市、自治区、33所高校的本硕博学生论文共计96篇,其中绍兴高校学生论文占半壁江山,体现了主场的实力。

  在此期间,还将开展阳明考古成果、文化创意展、大学生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首届“阳明之路”书画篆刻大赛、阳明书舍开馆等一系列丰富的阳明文化活动。

标签: 责任编辑: 张小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sxnews/202010/W020201030192430091801.jpg

"心"中明月又升起 心学之城重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