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绍兴 正文
东西部扶贫协作 记者远赴四川感受绍兴产业扶贫带来的新变化
2021年02月08日 11:13:40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马边彝族自治县雪口山镇黎明村易地搬迁彝族群众在扶贫车间内加工服装。

  绍兴和四川相隔2000多公里,却因为一场东西部扶贫协作结下了不了情缘。

  3年来,绍兴扎实开展扶贫工作,对口帮扶的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金川县、小金县均已高质量“摘帽”,在川越千里间筑起了一条无形的脱贫奔小康之路。

  绍兴援建的“三县一市”是藏族、彝族聚居的民族地区,均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绍兴靠什么拿下这场攻坚战?记者在日前的实地走访中,发现了两个关键词:精准和创新。

  一个扶贫项目,打通造血功能的“任督二脉”

  金川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是一个藏族聚居的高原县。从金川县城出发,驱车沿着崎岖的山路行驶半个小时,记者来到勒乌镇新开村,映入眼帘的是连片的大棚。

  2018年,东西协作帮扶资金出资185万元,在这里建起了30亩白芨育苗基地。大棚里空空如也。看到记者的疑惑,年轻的村第一书记陈玉涛笑着说,白芨苗都卖给周边群众了。

  几年前,当地就有人种植白芨,由于产量高、销路广,亩产效益可达四五万元。可就是这样既适应高原环境又颇为高产的项目,却无法推广。“种植成本太高,一株白芨苗售价1.2元至1.5元,贫困群众根本承担不起。”陈玉涛告诉记者。

  育苗基地的落地带来了转机。白芨苗售价降至每株0.4元,贫困户还能享受补贴,每株只需要0.1元,而且可以先“赊账”,等有了收成再还款。在陈玉涛的眼中,这个扶贫项目简直就是打通了产业发展的“任督二脉”,周边群众纷纷购苗种植,种植面积已达400多亩。

  除了卖苗给农户,村集体也试种了一批白芨。陈玉涛用工具扒开泥土,露出一段雪白的白芨根茎。这种作物具有可观的药用价值和工业原料价值。“2020年我们靠卖苗,村集体收入从原来的五六万元增加到了40多万元,等几年后白芨产量上来了,可以达到两三百万元!”他一脸兴奋地说,这个数字,以前想都不敢想。

  “将帮扶资金投在了育苗基地,就是要精准打通产业的痛点、堵点,盘活整条产业链,激发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在金川县挂职的绍兴援川干部胡春锋说,下一步他们还打算帮助村里建加工基地,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按照协议,项目须优先解决脱贫户的就业问题。记者遇到了正在上班的42岁藏族同胞袁江富,从育苗基地开建以来,原本在外打工的袁江富和妻子就回到村里,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现在夫妻俩每月工资有6000多元。

  “我还养了50多只鸡、20多头猪。走,去我家看看。”袁江富热情地邀请记者。我们跟着他走进了一幢二层楼房,打开冰柜,里面塞满了猪肉。他笑呵呵地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肉想吃就吃。在屋前的鸡舍中,袁江富的妻子刚好捡了满满一盆鸡蛋。“一天能捡20多个蛋,2元钱一个很好卖。过年前有几头猪也可以出栏了,一头能卖6000多元。”

  袁江富真的富了,这一切正是精准扶贫带来的“化学反应”。

  白芨基地只是绍兴精准开展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在马尔康市,绍兴投入3000万元兴建了农牧林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可带动当地近4万名农村居民销售各类农副产品。在小金县,前后投资9000余万元培育了高山无公害蔬菜、牦牛、玫瑰等“五大产业”,带动了一大批贫困户脱贫奔小康。像这样“通一点、活全盘”的扶贫项目比比皆是。

  一个扶贫车间,破解稳定就业的症结

  马边彝族自治县雪口山镇黎明村,是当地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近3000名彝族同胞从大山上搬到镇上,住进了崭新的楼房。

  在镇上的一家制衣厂内,阿洛阿子正使用缝纫机做着加工活。“我刚学没多久,还不太熟练,但一月也能挣2000多元。”她说。

  阿洛阿子家中共有8口人,住在山上时,收入不稳定,经济压力也很大。现在她和丈夫都在厂里打工,一个月加起来5000多元的收入让她很满足。

  这家制衣厂是一个标准的扶贫车间。2019年,绍兴市越城区投入援助资金500万元,参与兴建了这个项目,并引进了绍兴勇大针织工艺有限公司投资运营。目前,有近70位村民在这里上班,其中30多人是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挂职马边县委常委、副县长的寿建华拿出一本工资账本向记者展示:“你看,最多的一个月工资有5000多元,最少的也有2000多元。”

  易地安置,如何解决“搬得出、留不住”的难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就近就业。

  “我们搭建了‘越商走马·边货入城’的帮扶载体,通过深入分析越、马两地比较优势,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纺织服装作为产业合作重点突破方向。”作为项目的引进人,寿建华越城、马边两地奔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最终促成了项目落地。

  目前,这个扶贫车间已累计吸纳200多人次劳动力就业,帮助100多户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同时,解决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大问题。

  结合少数民族农村贫困劳动力分布实际和就业需求,采用“企业+贫困户”等模式,绍兴在受帮扶地区已建设扶贫车间17个,直接带动3573人实现脱贫。此外,绍兴还开通了浙川两省首个东西部精准就业协作信息共享系统,利用大数据开展精准就业对接,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成功输送近千名贫困劳动力到东部地区就业,帮助1.46万名贫困劳动力实现省内就近或其他地区就业。

  一项“飞地”创新,从“端碗送水”到“挖塘养鱼”

  在浙江—四川东西协作乐山产业园犍为飞地园区内,由浙商投资的四川豪杰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已经投产,工人们正在对摩托车做最后的组装。“一期项目预计年产摩托车50万辆,产值可达15亿元。”公司总经理朱显义说。

  看上去,这个产业园似乎和一般的“飞地”项目并无区别,但却因为一项被称为“跨省飞入+市内跨县落户”的模式创新而变得与众不同。

  “单纯帮扶一点钱,如同端碗送水,很快就用完了。但引进一家企业,就有源源不断的税收和就业,建一个园区,就能吸引更多企业入驻。”绍兴援川工作组组长、乐山市政府副秘书长朱润晔说,绍兴乃至浙江对口帮扶的理念,不只瞄准当前,更着眼长远,始终把产业扶贫放在首要位置。

  但贫困县区土地资源少,工业基础弱,大多又属于生态功能区,不具备承接东部产业的能力。怎么办?浙江与乐山联合探索出了全市一盘棋,联合“挖塘”、联合“引鱼”的新“飞地”模式。

  首先,选择在资源禀赋优质的乐山市犍为县兴建园区,由帮扶资金出资,帮贫困县区入股园区。然后共同建设、共同招商,税收则由犍为和入股的马边、峨边等4个受帮扶县区按比例分享。

  这一创新有效化解了贫困县区先天不足的短板,将为受帮扶地区注入不竭的发展动力。

  在产业扶贫中注重精准性和创新性,变“漫灌”为“滴灌”。3年来,绍兴援川共投入5.113亿元财政帮扶资金,实施协作项目152个,资金都用在了“刀刃上”。


标签: 责任编辑: 冯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sxnews/202102/W020210209842634431903.png

东西部扶贫协作 记者远赴四川感受绍兴产业扶贫带来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