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7日讯(记者 周楷华 通讯员 宣奇恺 共享联盟诸暨站 郦镒飞 王海杰)当大多数人还在享受国庆假期时,诸暨市同山镇越庄酒坊负责人孙淦平已经开启了一年之中最为忙碌的酿酒季。10月6日,记者走进越庄酒坊,酒香扑鼻而来,孙淦平正向游客展示同山烧的古法酿造技艺,“高粱经过浸泡、拌曲、转焐、发酵等一系列程序后,最终蒸馏出白酒。大家可以尝一尝刚出炉的酒,是不是感觉清醇甘冽?”
产自诸暨市同山镇的同山烧,素有“江南小茅台”美誉。目前,全镇共有4家规模酒企、近50家酿酒小作坊和700余家酿酒散户。同山烧的知名度和销量不断扩大,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想要酿出一杯好酒,原料至关重要。当地有一种名为“黑壳高脚白藤拐”的高粱品种,是酿酒的最佳原料。虽然售价比普通高粱高出不少,但这个品种却有些“娇贵”,产量低、打理难、易得病虫害,农户的种植意愿越来越低。为了提高同山烧的品质,助推产业发展,今年诸暨市财政局和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出台高粱种植专项补助方案,补助金额从往年的几十万元提高至1000万元。
政策效果立竿见影,今年同山镇黑壳高脚白藤拐高粱的种植面积扩大了一倍,周边镇乡的种植面积也有所扩大。在同山镇王沙溪村一片成熟的高粱地旁,记者见到了高粱种植大户王泉。他笑着告诉记者,今年种植了300多亩高粱,大部分都是这个品种,由于补助大幅度提升,仅高粱种植一项今年的收入就能比去年增加15万元至20万元。
产量提升了,下游的酒企和酒坊也得到利好。孙淦平说:“有了优质原料,酒的品质也能得到提升,售价至少提高三分之一,这对整个同山烧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