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10日讯 入伏以来,气温节节攀高,不少市民都吐槽被酷暑“烤”成“行走的五花肉”,能不出门就不出门。但是对于城市公路养护工人来说,这样的温度已经习以为常,因为他们每天都要坚守岗位,直面高温“烤验”,为城市的建设挥洒汗水。
8月4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马上线(临海市沿江镇马头山至黄岩区江口街道上辇村)拓宽改造工程临海沿江镇红光村路段施工现场,临海市公路局施工队工人们冒着高温紧张施工着。此时已是骄阳似火,记者通过红外线温度计测得,地表温度已达52℃,而刚刚摊铺了沥青的路面,温度更是达到143.7℃,热浪阵阵袭来。
在一群橘色的身影中,58岁的马行米正在公路一侧,用铁锹铲平沿路的石子。从事了14年道路养护工作的他,已渐渐习惯这种“挥汗如雨”的辛苦,而每当看到大家开着车从自己修过的路上顺利通过,他的心里总会感到欣慰。
养路艰辛
头顶烈日,铺近150℃的沥青
铺平了碎石,马行米已是大汗淋漓。他一边用手抹了一把汗,一边走到一处树荫下,稍作休息。
“台金高速沿江互通与82省道复线开通,马上线(临海段)车流量增加,交通面临的压力也变大了,临海市对其进行拓宽改造,我们从7月29日开始在这施工。这些天早上6点半我们就出发上路了,一天要干10多个小时,有时要到晚上11点。”马行米告诉记者,他的家在临海涌泉西管岙村,距离红光村路段施工现场半小时的车程,自己早出晚归,一天当中除了吃饭,其他时间都在路上工作。
要在50℃的地面上铺近150℃的沥青,马行米说,他常常感觉自己要被“烤焦”。但由于高温晴好天气沥青的粘合度高,铺设的道路质量也高,不容易裂开,因此他们对夏天是又恨又爱。
“除去寒冷天气和雨天,一年当中有半年的时间都在路上施工,尤其夏季是沥青铺路的高峰期。热就热点,也要‘趁热打铁’把路铺好。像现在,一般每天要用17车左右的沥青,多的时候20多车,一车沥青重量在50吨到60吨。”
为了赶工期,马行米和工友们在高温中作业已经成为常态,每天不仅头顶烈日,脚下也是热气不断往上冒,但他们还是穿上了厚厚的橙色工作服,脚上穿着胶鞋。
“这衣服穿着肯定又闷又热,但是这个颜色比较显眼,我们在路上施工的时候也更安全一些。”因为炎热,只要一停下手中的工作,马行米就会拿起水壶喝上几口,“水壶是随身带的,这么热的天要不断喝水,一壶打满大约1.5升,每天至少要喝五六壶。”
持续坚守
让车辆行人安全舒适地出行
“这是沥青摊铺机,那是压路机……”指着路面上正在施工的工程设备,马行米向记者介绍起自己的工作,“运料、倒料、摊铺、铲碎石、压路……干了14年,从不懂到熟知,每一样都得会,但是现在有些设备都是数控的,我不会用电脑,就做些体力活。”
常年在烈日下暴晒,黝黑的肤色和干瘦的身躯仿佛都在诉说着马行米这十几年来的辛苦。
“干这一行不同于普通的体力劳动,每天拿100多块钱的工资,还要面临危险。有时候一不小心,近150℃的沥青直接溅到腿上,起的泡要好几个月才能好;在路上施工的时候也不时磕磕碰碰,容易受伤,经常腰酸背痛;而且沥青不仅味道大温度高,散发出来的气味对身体也是有害的……”马行米说,自己年纪大了,儿女们也都已成家立业,常常劝他退休不要干了,但他总是放不下。
“虽然辛苦,又容易受伤,可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道路的养护与大家的出行息息相关,总得有人来做这份工作,如果我们的辛苦可以方便更多人,让大家能够安全舒适地开车上路,也算咱们为台州做贡献了!”每当看到路面变得又宽又新,车辆和行人在道路上畅通无阻的时候,马行米都会特别高兴,他说,自己还想再继续在道路上干个三四年,为台州的道路建设出一份小小的力量。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