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天台县城的文艺大事:天天大舞台
2017年04月10日 09:43:32 来源: 台州日报 林立

  台州日报讯(记者 林立)

  流动与融合

  “天天大舞台”是近年来天台县城的一桩文艺大事。

  这是一个流动的乡村文艺展演舞台,甚至连演出班底也是“流动”的。2017年,“天天大舞台”共进行了30场乡镇(街道)初选,15场“月展演”、4场“季展演”和1场总展演。

  初选时间为十天,由全县各村农民艺术团自行组织表演推选。到月展演阶段,在每个乡镇(街道)单独举办一场演出,展演时同步进行节目评审,选出优秀节目晋级到季展演。

  三个月一次季展演,按四个季度进行,将前三个月评出的节目进行集中展演,经由评审团审看,选出优秀节目晋级到“总展演”。

  “虽然硬件设施不算最好,但我们天台老百姓对文艺活动的热爱真的很强烈。30场初选、15场月展演、4场季展演和1场总展演,我们这一整年的‘档期’都被排满了。”袁丽敏说。

  今年68岁的袁丽敏,是“天天大舞台”的演员之一,展演上的越剧演出,由她负责的“和合艺术团”包办。演出的服装、道具、音乐、舞美等事宜,全部由艺术团自行负责。高强度的演出,袁丽敏和团员们依然拿出高质量的作品,她说,这是因为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们一样,都享受着表演。

  和袁丽敏一样已经是文艺骨干的庞苏慧,经过这几年的演出,观众喊她“天台宋丹丹”。庞苏慧和其他表演爱好者组成“笑汇艺术团”,节目都是自编自导自演。小品最难的是剧本创作,他们起初是“拷贝”经典小品,将普通话换成天台话。现在,艺术团排演的全都是原创小品。

  “我们和袁老师一样,每次下乡演出,就去采访村民,最近的烦恼是什么,心愿是什么。越剧团是对应老百姓的情绪,去选择不同剧情的折子戏,我们是创作新小品。例如养老问题、亲情话题,或者是用小品将不同的政策传达给大家。把这类主题演得让老百姓爱看,很难;但是听到他们的掌声、喝彩声,很开心。”庞苏慧说。

  天台民俗文化深厚,民间艺术种类繁多,例如《五更传》《左溪花鼓》《莲子行》《舞马》《皇都南拳》《奚家拳》等舞蹈、戏曲、武术,都集中再现于“天天大舞台”上。

  “天台民俗文化生命力很强,现在将它们系统地穿插进一台综合晚会,在不同的乡村搭台演出,最后在县城的大舞台上演总展演,通过展演,我们挖掘、整理农村文艺资源,让传统民间艺术得到集中全面的展示,我想这就是传统民俗和现代民俗最接地气的演出方式了。”天台县文广新局文艺科科长王未火笑着说。

  传统与生活

  原汁原味的民俗活动,至今仍是台州民众生活的一部分。

  温岭石塘镇箬山地区在今年元宵节,就浓墨重彩地上演了一项传统庆典——扛台阁。

  箬山台阁源自于闽南民俗,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箬山东兴村党支部书记陈兆猷给出了明确的数字:“根据我们陈氏族谱记载,我们从福建惠安迁徙到这里,已有367年。”

  传统的台阁,是将一张方桌、一张长桌拼在一起,反过来桌脚朝天,用各种彩纸、彩布、彩花扎成彩架,成为一个漂亮的小戏台,上面挂着雪亮的汽灯和相应的戏剧场景,里面有几个五六岁、七八岁长相俊俏的小孩子,化妆成诸如《楼台会》《霸王别姬》《三打白骨精》《哪吒闹海》等戏剧造型。每一个台阁需要配备数位“轿夫”、乐队,以及几位“抬火镬”的青壮年。

  “整个箬山10个村,每个村一个台阁,每个台阁前面一个火镬。现在的台阁采用不锈钢材质,里面装的是LED灯。而这个火镬还是原汁原味的,以木材为燃料,一路走一路添加木材,必须保持火的旺盛。”陈兆猷告诉记者,台阁传统能保持到现在,依旧人气不减,就是因为这项民俗是箬山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愿。旧时台阁承载了渔民对来年讨海生涯的虔诚祈福,所以每个台阁的匾额上写着村名,台阁前的火镬就代表了“全村人”。火旺,就是一个村的人丁兴旺、财源广进、太平如意。

  箬山人对待台阁是崇敬的。

  一旦扛台阁活动开展,各家年轻父母都争相让自家孩子参选。能成为台阁内的“才子佳人、帝王将相”,是家长们深感荣幸的事。这不仅是对孩子未来的美好祈愿,也是为孩子未来留下最特别记忆的高光时刻。

  活动一般从正月初八开始,进行到元宵前后。黑夜之中,闪亮的台阁在火红的火镬、热闹的乐队、摩肩接踵的围观队伍包围下,围绕着麒麟山麓行游一圈。情景震撼,使人难忘。

  “我们年轻时候,哪个青年如果不参与扛台阁,就是很不成体统,很懒很丢脸的事。现在大家仍然热切地参与其中。台阁已经和我们箬山人不可分割了。”陈兆猷深情地说。

  信仰与民风

  玉环坎门的妈祖信仰,同样和坎门人紧密相连。

  民俗研究者张一芳说起妈祖文化,先和记者唱喏:“说来话长。”

  “明朝初年,东海南部邳(披)山海域率先成为闽浙间最大的汛期渔场。较大规模的转移播化应该是在17世纪前初阶段,闽南人随郑成功据沿海抗清,以及康熙年间闽南渔民的北上聚集定居于坎门钓艚岙。”

  张一芳是土生土长的钓艚人,在孜孜不倦地钻研、考证之后,家乡数百年来的风土人情已经装嵌脑中。

  “‘击楫日通彰化米,敲针冬钓坎门鱼’,这是明嘉靖年间著名崇武诗人黄吾野写的诗。诗里提到了台湾彰化的米,还有坎门的鱼。可见坎门当年鱼产有多丰盛,名气有多大,那个时代坎门的福建移民已经很多了。妈祖信仰就是福建崇武、惠安、东山等地的福建渔民,随着渔船带到了这里的。”张一芳说。

  清康熙年间,崇武渔民在钓艚的蜘蛛山南麓搭小庙,称“娘妈宫”。雍正五年,钓艚娘妈宫从福建湄洲祖庙分灵,并在海口建庙,至雍正十年竣工,并有戏台一座。

  当年南下北上的江浙闽广渔商船只,不管是冬钓春捕,海产商运,经过钓艚皆备香火祭祀。

  后来,妈祖庙接连被毁,至1978年,修葺栋檁,重立祷祀。2012年,妈祖庙山门、戏台扩建落成。

  张一芳告诉记者,这位渔民心中的女神,从被信仰开始,就像渔民的亲人一样。古时渔民若在海上遇难,不会喊“天妃、天后”,而是用闽南话喊“姑婆”。

  “因为天后是皇家对妈祖的册封,渔民认为如果喊‘天后’,妈祖还要穿戴朝服,排仪仗出来,会延误救助;而喊姑婆,她会以为是自己家人,日常衣着出来就可以了。”

  渔民的生活没有一刻可以离开妈祖。旧时每艘渔船上皆有供奉妈祖的船舱,以便渔民在海上祈求风调雨顺。上了岸,不同的节庆,都在娘妈庙朝拜、聚餐、看戏。庙前分为东街、西街,遍布各种商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张一芳的父母辈,就在庙前开了灯笼店。

  “现如今,因为渔民群体的减少,以及原住民的外迁,除了一年妈祖的三个节日,其它相关的民俗活动已经相对减少。在台湾地区,妈祖巡游是很有名的民俗活动,但巡游的初衷是保各地平安。坎门地区自来太平,因此没有相应的活动。可是重阳、中秋、除夕、元宵等节日,但凡有舞龙、鱼龙灯等活动,妈祖庙都是重要的场所,妈祖庙一直都是老坎门人的聚集地。妈祖信仰已经给坎门人的性格烙下了‘重义气、不畏难、敢拼搏’等印记。”

  在张一芳看来,一项民俗信仰内化到当地居民的血肉中,成为民风,本身就是很盛大的人文景观。

  莲子行、左溪花鼓、舞马。(天台县文广新局供图)

  抬火镬。孙金标摄

  扛台阁。孙金标摄

标签: 民俗;文化;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