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啃硬骨头 小胖子镇长奚圣懂和谐征迁有一套
2017年05月26日 15:58:00 来源: 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记者 李贝妮

  图为奚圣懂(右一)在讨论征迁工作。

  三门县浦坝港镇有一位和谐征迁行家,他就是浦坝港镇镇长奚圣懂。由于身形微胖,为人和蔼可亲,村民亲切地称呼他为“小胖子镇长”。

  “小胖子镇长是我们征迁户的‘暖心人’,平时工作中他总是一心想着群众,做事公允,我们都很信任他。”说起奚圣懂,村民们赞不绝口。

  套路一:放大“群众筹码”

  5月9日下午2点30分许,记者按照约定时间到达浦坝港镇,可是奚圣懂很忙。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讨论、念寺塘村宅基地安置、沿海高速征迁工作……一晃1个小时过去了,奚圣懂的办公室陆续进了10人,汇报了十余项重点工作。“手头的紧急事处理好了,我们去现场。”这边刚忙完,奚圣懂又马不停蹄地和其他干部一起前往佳岙村排摸征迁情况。

  2006年,东亚药业和圣大皮革在佳岙村附近落地。根据环评要求,厂区需要与村庄保持500米的防护距离,这就意味着500米内的14户人家需要搬迁。拆迁对象数量不多,但困难重重,历时10年,尚未突破。

  如何快速突破?奚圣懂有着自己的“密码”:将被征迁户合理利益放在首位,走进群众,放大群众筹码,和谐征迁。

  “既然要百姓拆房子,肯定要把安置地块选好,如此,百姓才能放心拆迁。”奚圣懂跟随行的佳岙村党支部书记卢济长说。话音刚落,奚圣懂一行又奔赴下一站,考察安置地块选址。此时,室外太阳高照,就在大家以为考察完安置地可以返程时,奚圣懂又下了任务:“上周末,S224省道边上的养鸭棚被拆除了,一起去看看养殖户的鸭子都安顿好了没。”

  套路二:巧用“群众语言”

  日前,浦坝港镇干部来到念寺塘村征迁户余叔夫的家中,张罗着帮其搬家,为隔日拆房做最后准备。然而,就在干部们都认为,余叔夫已签订拆迁协议,会积极配合时,老余却犹豫了,而且给出的理由看似很“合理”。

  原来,农村有个习惯,不少村民在拆房前总会选个“好日子”,余叔夫就选了农历二月二。

  晚拆一星期,沿海高速整体进程必定大受影响,直接拆除老余又不肯退让,怎么办?

  就在干部们眉头紧锁,不知所措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奚圣懂:“奚镇长,余叔夫选了日子拆房,这事我们实在想不出法子了,您来帮我们出出主意吧。”

  奚圣懂了解情况后,快步赶到余叔夫家中。“老余,感谢你们对沿海高速建设的支持,签订了拆迁协议书。政府拆迁那是代表国家,国家的事情是百事无害,大吉大利的。新安排的宅基地地块很好,以后建了新房,你们一定会儿孙满堂,财源滚滚。”奚圣懂微笑着拍了拍余叔夫肩膀,顺手给他递了一支烟。

  “奚镇长,您这话说到我心坎里了,国家做事,我们老百姓必定支持。谢谢您吉言,我配合拆房,马上搬东西。”余叔夫说。

  “只有用群众的语言跟群众沟通,才能将群众思想引导到党委政府的主张上来,从而推动群众工作顺利开展。”21年的乡镇工作经验,让奚圣懂练就了“群众语言”这门“基本功”。

  套路三:赢得“群众信任”

  大年廿九,奚圣懂没闲着,依旧奔波在沿海高速征迁一线。

  “奚镇长,我们这边拿不下,征迁户态度坚决,今晚要不先算了吧。”当晚8点30分,奚圣懂说通了一征迁户准备返程,却得知同行的另一征迁小组遇到了困难。

  “不行,今晚不拿下,绝不收兵!我马上过来。”挂掉电话,奚圣懂冒着细雨、迎着寒风,火速赶到念寺塘村征迁户王氏两兄弟家中。“除非你们把我宅基地弄好,再建一层楼房,否则免谈!”王家兄弟留下一句话直接关门上楼。

  奚圣懂并未退缩,而是把目标瞄准了其哥哥王某。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利害分析,最终,哥哥在协议书上签了字,并决定帮助奚圣懂一起说服弟弟。

  与此同时,奚圣懂还请来了当地有威望的两位老干部,一起做工作。奚圣懂公平透明的作风,打消了弟弟心中的疑虑。

  当晚11点30分,弟弟在拆迁协议上签字。

  “老百姓最懂感情。搞征迁,你得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只要真正为老百姓着想,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再难的征迁也能攻克。”奚圣懂的真心感动着百姓,百姓的理解同样感动着奚圣懂。

标签: 拆迁;镇长;群众;地块;百姓;返程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