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台州主城区150公里外的偏僻小山村,市派农村指导员张新建在那里一干就是六年。每到他离任时,留住老张就成了村民的头等大事——
张新建(右一)和村干部在畅想未来。 (资料图片)
“老张同志工作好,我们岭脚人有福气。”
“我们岭脚村全靠老张,把工作做得这么好。”
“老张人好啊,把我们村变得这么好。”
在仙居县溪港乡金竹岭脚村,男女老少一提起“老张”,都赞不绝口。
“老张”是谁?
6年前,时任台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保卫处处长的张新建,因一纸委派令,来到金竹岭脚村,成为一名农村工作指导员。本来,他可以做一年就走,但他被村民们一留再留,一干就是6年。
6年来,张新建成为村民口中的“老张”,金竹岭脚村从破烂村一跃成为美丽乡村精品村。
金竹岭脚村党支部书记吕金玉说,6年里,每次任期到了,老张要走了,全村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留住老张。
逐户拉家常,摸清村里“穷根”
张新建今年52岁,曾是仙居县城建局规划科干部,当过乡镇副镇长、镇长。
2011年5月,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的张新建,被选派为农村指导员,分到了金竹岭脚村。老张二话没说,就上任了。
老张拿着仙居县地图,仔仔细细找了个遍,还是没寻到金竹岭脚村。最后网上搜索地图,才发现这个村子原来在台金温交界的山上,由金竹与岭脚两个自然村组成,距离仙居县城60多公里。
第一天报到,老张带上了几包红利群香烟。有过基层工作经验的老张知道,要想开展工作,就得先认人,香烟能拉近与村民的距离。
吕金玉告诉记者:“第一次见面时,看到老张身上有烟。可是分他烟,他却又说不抽。”
后来,吕金玉得知,老张的烟是给村里的烟民备着的。
老张来到村里,挨家挨户上门拜访,见到一个人就能聊上半天。会抽烟的,他就分烟给他们,一下子就打开了话题。
77岁的老党员吕明前说,现在全村500多人,只要常在村里的,老张都能喊出他们的名字。像他家里有几口人,两个孙子在哪里读书,老张一清二楚。
金竹岭脚村的穷,让张新建暗暗吃惊。村里到处是猪栏,垃圾遍地,大多数村民住在有四五十年历史的黄泥房里。
走访得知,村里有20多年没有建新房了。村民杨香梅家,祖孙三代住在十几平方米的两层旧木房里,破败不堪。杨香梅整天提心吊胆,就怕哪一天这座老房子倒塌,压到年幼的孙子。70多岁的村民吕牡丹,家里先后两次被大火烧毁,只能栖息老房一角。她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建一间属于自己的新房。在外务工的村民,想让读书的子女寒暑假回老家陪长辈。可是,小家伙们都不愿意回,说是没地方洗澡,上厕所屁股漏风。
面对这些“穷根”,张新建下决心:要把村子搞出个样子来。
人心才聚拢,老张怎能走
认识了人,摸清了底,老张准备干了。
金竹岭脚村全村有156户共532人。前有永安溪,后靠清音寺,风景秀丽。
2010年,该村启动新农村改造规划,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动工。
有着丰富规划经验的张新建,决定从规划入手,开展新农村建设。
然而,第一次开党员和村“两委”会议,参会人数来了不到一半。不少村民不仅不买账,还当面调侃:“村支书都选不出来的村,别说是市里派来的干部,就是省里派来的也没用!”
治病先找病因。老张得知,村民反对规划的理由,是规划没有统一性,只考虑改善居住条件,且没有征求村民意见。
了解原委后,张建新做了三件事:上门入户,一一拜访在村里的村干部、党员;率领村“两委”班子和党员群众,考察天台县后岸村等农家乐建设,拓宽眼界和思路;建聊天群,和在外的经商村民交流谈心,号召在外做生意、有名望的村民回归家乡,共同建设新农村。
经过大半年的思想交流,金竹岭脚村村民们散掉的心不断收拢。
当年春节,趁在外经商村民集中返乡的机会,张新建吸收村里优秀党员、乡贤,成立村建房领导小组,筹备新农村改造计划。
对于村庄规划,他充分吸收村民意见,多次跑到县建设规划局协商,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村里不仅有产业优势,还有文化优势、环境优势。”张新建说,金竹岭脚村定下的新蓝图,是建一个集农家乐、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特色村。
历经三次大调整,金竹岭脚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在村民代表大会上一次性通过。
村里人大多数经商,但集体经济一穷二白。张新建跑县财政局,拿到“一事一议”65万元扶助金,把它作为村办公楼建设的启动资金。
眼看一切走上正轨,张新建的一年任期也到了。
蓝图才描绘,人心刚聚拢,老张怎能走?村民们不干了,找上乡政府,希望老张留下来。
想干事业的老张,毫不犹豫地继续留任。
新房还没建一半,老张不能撂担子
9月30日上午,沿着永安溪,记者来到了金竹岭脚村。
映入眼帘的,是几排白墙黛瓦的民居。周围山峦叠翠,云雾缭绕,清音寺、廊桥、祠堂、大水车点缀其间,恍如走进了世外桃源。
“这些房子2013年陆续开建。”查看工人铺路的张新建,指着身边一幢幢三层楼半的房子介绍。
2012年10月,留任的老张把目光瞄向新村改造落实上。
按照规划,所有老屋要推倒重建。但建房涉及村民切身利益,别说整村推倒重建,就是拆掉一幢破屋都是件大难事。
吕月娥的老屋,在规划中的办公楼楼址上。“两层黄泥房,楼下烧饭、放农具,楼上搭4张床铺,一家人口住得非常挤。”吕月娥也想建新房,一说先拆老屋却不同意。
张新建上门劝说。最先几次,吕月娥连门都不让进。后来,吕月娥被说得烦了,就说:“你是一个下派的指导员,不知什么时候拍拍屁股就走了。我的房子虽然老得不像样子,但还能住人。要是拆了,你走了,如果改造项目实施不了,新房建不起来,我没地方住,找谁说去?”
张新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喉咙都说哑了,总算做通了吕月娥的工作,答应带头拆掉老房子。
在老党员、村“两委”干部共同努力下,100多间达成拆屋意向。
老屋能拆了,新房又如何建?钱又从哪里来?
老张不记得到市、县、乡三级国土、城建、民政等部门跑了多少回。终于,给金竹岭脚村争取来200多万元新村改造配套资金。
一个村,地基位置有好有差。为了做到公平公正,张新建推出“级差排基”竞标方式。一户一宅,村民看中哪处地基就去投标。
2013年正月,第一批18套54间房屋地基招投标。吕月娥中标一套,110平方米屋基成交价1万元。
“村里请了专业拍卖师,在乡政府会议室公开拍卖。”吕明前说,像这样的拍卖活动,村里举办了4次。吕明前参加了第三次招投标,竞得8万元一套地基。
目前,金竹岭脚村一套屋基最高拍卖价涨到32万元,筹到的资金达465万元。这些拍卖所得,全被用于水、路、电和地基平整等基础设施建设。
新村改造资金有了,可贫困户建房缺钱怎么办?
张新建就跑部门,想方设法为贫穷农户申请危房改造的低息贷款。
杨香梅在老张的帮助下,不仅申请到了危房改造补助款,还争取来了10万元低息贷款,仅用10个月就建好了新房。
2014年10月,18户村民住上了新房,45间新房开建,33间屋基即将开拍。老张又要离任了。
村委会主任吕宽炤不干了:“我在郑州生意做得好好的,听你的话,回来建设新农村。现在,房子还没建好,你就把我撂在村里走了,那可坚决不行!”
四五十位村民联名上书给上级部门,要求老张留下。老张又留下了!
村里的事儿,老张要一直参与
今年国庆期间,吕月娥开的“柠檬初上”民宿天天客满。
“村里现有5家民宿,到年底估计有15家。”老张说,村里的游客服务中心也会在年底建成开放。
2014年底,张新建被县委组织部聘为金竹岭脚村“第一书记”。双重身份,让他感到责任重大,干事更加有激情。
这几年,仙居大力打造“中国山水画城市”。老张“嗅”到了发展良机,带着村干部经常上部门“跑”项目,积极打造美丽乡村精品村。截至2016年年底,老张先后帮忙筹集到的项目资金不下1600万元。
村里的吕氏祠堂破旧不堪。老张争取项目资金,并号召在外经商的吕氏后裔积极捐款。一座古色古香的新祠堂,成为了书院、大戏台、家风家训馆和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村里淘汰的老桥,经老张提议,建起了文化长廊,成为村民观赏风景和夏日纳凉的好去处。
在老张的帮扶下,金竹岭脚村195间新房矗立在永安溪畔,一跃成为省级农房改造示范村、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9708元。
村民新房上梁,都请他来背栋梁。新大桥通了,村民们请他来剪彩——老张成了村民们“自己人”。
2016年10月,张新建第三任农村指导员和第一任“第一书记”任职到期,要回市里了。
得知情况的村民,再一次写了请愿书——100多人摁下手指印,一封送到乡党委,一封送到市委组织部,一封送到市农办,恳求老张再次留任。村民们说,村里的事儿,离不开老张。
原本打算回去的张新建动容了。对他来说,这不仅是一份工作,还凝聚了太多村民对他的爱戴与期待。
因为这份牵挂,老张继续当他的金竹岭脚村村民。
下午1时许,老张向记者告别,赶往县城,汇报村里天然游泳池项目。“这项目和同心湖综合景观和路面改造,都是村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老张说,随着下半年项目的突破,小山村将会更加美丽。
明年,第四任任期就要到了。华发已生的老张说:“只要村里有需要,我会再次留下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