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2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李攀 市委报道组 吴敏力 毛海挺)针对少数干部存在的责任落实不到位、担当作为不主动、纪律规矩不够强等“为官不为”顽疾,2017年,温岭启动“三评三改三处理”干部作风提升专项行动,定优劣、纠“四风”、治“庸懒”,最差者不但要“离岗集训”甚至面临“出局”的惩罚。一批“太平官”受到警示,干部队伍面貌焕然一新。
放大镜查摆“四风”
凭什么让我离岗集训?得知自己在此次专项行动中被评定为“后进”,温岭市松门镇驻村干部杨华起初很不服气。
连续6个月未按要求进行考勤,多次擅自脱岗,在村级换届中不遵守纪律未能及时到岗……看到通报,他才如梦方醒。
懒政怠政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表现得更为隐蔽。如何精准把脉,发现病灶?在此次专项行动中,温岭拿出了“放大镜”和“显微镜”。
和杨华一样被评为后进的大溪镇驻村干部黄平久就输在不经意的细节上。前不久,上级要求整治违章建筑,他担心做不了群众工作,竟默默地退出了工作微信群。村干部将情况上报后,纪委调查发现这名干部长期“驻村不驻心”,在群众中口碑不佳。
给干部画准肖像,严肃查摆“四风”问题,就不能忽视小问题、小细节。主管单位日常评、群众代表反向评、市级综合考察评,温岭市委制定出一套评价体系,将监督触角延伸到8小时内外,覆盖了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朋友圈。据了解,共有101名存在“四风”问题的干部在专项提升行动中被查处。
“吃苦”历练治病救人
纠正“为官不为”不是新鲜话题,如何才能根治顽疾?在此次专项行动中,温岭将13名在综合考评中被认定为极差的后进干部以离岗集训的方式,“下派”到综合行政执法局、交警大队等工作强度大、和群众打交道多的单位进行“回炉改造”。
56岁的王宁原本是卫生系统的一名中层干部,第一天到综合行政执法局报到时,他在大门口徘徊许久。然而对于这位“新同事”,大家并没有另眼相看区别对待,一位老队员主动要求和他结对帮扶。
拆违章广告牌、清理建筑垃圾、检查消防设施……不管刮风下雨,他跟着“师傅”早出晚归,“有时累得腿都抬不起来。”可王宁觉得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和体会。回到一线“吃苦”,让他重新找回了参加工作时那份活力和激情。
和王宁一起“回炉改造”的机关干部陈勇说起一件小事。在一次执法中,一名违章摆摊的小贩揪住“师傅”的衣领不放,可他不气不恼,苦口婆心地劝服了对方。“这样的工作态度和境界让我敬佩,又深感惭愧。”
温岭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说,对这批离岗集训的干部来说,“回炉改造”是一次历练,更是触及灵魂的一次教育,目的是“治病救人”。但对于那些“病入膏肓”的干部,惩治绝不手软,如果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不合格),他们将一律被辞退。
“鲶鱼效应”激活队伍
记者采访发现,这次专项行动在干部队伍中引起强烈反响。
影响最直接的莫过于“后进”干部所在的单位。在温岭城南镇,一名安监中队的干部被调整到综治岗位后奋起直追。秋冬消防压力大,他每天围着700多间出租私房转。连续6个多月,当地没有发生过一起伤人火灾。“如果不加倍努力工作,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回炉’对象。”一位驻村干部深有感触地说。温大线大溪段环境治理曾是一个困扰当地多年的大难题,但今年沿线7个村的全体党员干部迎难而上,用了短短数月时间,就拆除了沿线210宗、18.2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
回炉的是一群人,激活的是全市干部。温岭很多单位负责人反映,干部的工作作风明显好转,一批干部铁军不断涌现。温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区一中队中队长王仙考,前不久在一次指挥拆除违章广告牌时,被一块意外脱落的木板砸中。在医院就诊后,当天下午,他扎着绷带又主动返回工作岗位。
鲶鱼效应激发了干部队伍的活力。据了解,“三评三改三处理”干部作风提升专项行动将成为温岭纠正“四风”的常态化举措(部分采访对象为化名)。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