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暖阳下,漫步于渔光曲路,一面面海文化元素的壁画跃然于墙面上,一条条花草点缀的彩色渔船静“坐”于路边上,一幢幢海岛风情的“浙派民居”排列于路两侧……
眼前的这一道道风景,勾勒出三门县蛇蟠乡“蝶变”后的靓丽画卷,而这都是得益于蛇蟠小城镇综合整治带来的“福利”。
此前,车乱停、道乱占、公共基础设施陈旧等脏乱差现象,拉低了整个海岛的“颜值”。去年4月,该乡借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进一步绿化、美化、优化海岛环境,在全域范围内打响了一场“颜值革命”。
“我们还在岛上就地取材,将红褐色的蛇蟠石砌成庭院、花坛和海鲜石雕,成为这里的一道特色风景,也展示了三门人民高超的石雕技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该乡人大副主席王臣来介绍说。
近一年来,这场“革命”在这个海岛上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该乡先后投入3016万元,完成道路亮化提升、雨污管网铺设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依托自然生态环境,打造了海绵公园、雨水公园、生态停车场等;制定了责任区域包干制等长效机制,高标准运作各项工作……
“现在岛上环境好、风景美,不仅引来更多各地游客,还受到更多影视剧组的青睐,将我们这个海岛渔村作为取景地。”村民李建周在岛上经营饭店多年,他连连感慨环境的大变样带来了人气,也为自家饭店带来更多生意。
不仅是在蛇蟠,褪旧貌、展新颜之风也同样吹进了沙柳、花桥等地。在沙柳街道,清溪之水蜿蜒流淌、穿城而过,文体广场、休闲廊道等“亮相”于岸边,不少老人、孩童在岸边长凳旁唠嗑、嬉戏,俨然一派城水相融、人水相亲的和谐景象。
这样的一处宜居之地,正是该街道上下齐心协力取得的“战果”。撸起袖子,戴起手套,拿起扫把、铲子……连日来,顶着冬日严寒和淅沥雨天,该街道干部、村“两委”干部们化身特殊的“环卫工人”,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放弃假期时间,分区块、分工合作投身这场改头换貌的“硬战”。
“我们将继续采取‘四个导向’‘综合九治’等工作措施,坚持强化长效管理机制与建设并重,动员沙柳百姓积极参与,建设美丽小镇,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沙柳街道办事处主任孙军庆说。
自开展小城镇环境整治行动以来,三门县坚持“一村一品,一镇一韵”,深入挖掘各镇乡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在每个乡镇(街道)都配备包括规划师、建筑师、结构师和画家在内的驻镇专业团队,打造亭旁非遗红色小镇、健跳渔港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全力推进全县的美丽转型。
截至目前,累计清理各类垃圾4000余吨,清理乱堆乱放2600处,清理乱搭乱建1300处,劝导抄告乱停车3200余辆,完成45余万平方米的建筑外立面改造。2017年,该县共安排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重点项目89个,总投资1.82亿元,投资完成率及竣工率均达100%。
“接下来,三门将继续推进‘建管合一’‘网格化组织’‘四长合一’等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改善整体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环境优美的城镇,为百姓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三门县整治办专职副主任俞小平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