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房子周围都是鞋类作坊,居住环境差,配套设施也跟不上。”5月21日,在温岭市横峰街道方家洋村部,村委李云飞指着规划图告诉围观的村民,“这是全域改造后的横峰,以横峰大道为界,路南黄色部分是居住安置区块,工业全部落实在路北棕色区块,中间红色部分是商业区块……”
全域改造,正是温岭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打出的“重拳”之一。去年以来,该市坚持“抓大扶中育小推上市”,做好腾笼换鸟、筑巢引凤、凤凰涅槃“三篇文章”,通过全域改造、工业入园发展、“妈妈式”服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等“组合拳”,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迈上新台阶。
全域改造,打破“坛坛罐罐”
莞渭陈、马鞍桥村签约率100%,方家洋村仅剩2户未签约、签约率99.4%;工业园区一期征地已完成,进入填土阶段……5月份,温岭市全域改造产业升级实验区建设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
采访当天,记者来到位于莞陈大桥东北边的工业园区块,只见5000多平方米的土地已完成土地平整。“园区一期总用地面积32亩,建筑面积42166平方米,力争月底打下第一桩,并在7月份陆续启动园区二期建设。”据温岭市城市建设指挥部工程一科副科长黄凌介绍。
目前,工业园区的厂房设计图纸已完成。项目拟建设1栋六层宿舍楼和3栋五层工业厂房,总投资约15059万元。“3栋厂房全部设计为‘U’字形,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工作人员介绍,整个工业园区占地996亩,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园内研发楼、生产厂区、仓储中心、职工宿舍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为鞋类研发设计、鞋材销售、成品鞋生产提供全产业链‘一条龙’服务。”
标准化的硬件设施之外,园区的管理服务也够“硬”。通过严格执行“工业入园区、生产进厂房、企业上规模、安全常态化”四条铁律,坚持产业园区产权登记不分割,建立企业入园准入评估机制,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
全域改造的马蹄,踏出温岭鞋业转型的突破口。“横峰鞋业‘低小散’的格局,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地缺少产业平台。”经营鞋企20多年的蔡君诚,目前是一家规上企业的负责人,“10年前,企业因扩张需要才搬离了横峰。”听说家门口要建标准化工业园区,蔡君诚和众多鞋企经营者都充满期待。
入园集聚,推动传统产业全面提升
22幢崭新的标准厂房依次排开,南侧为2幢非生产性配套用房,集研发办公、多功能展示、生活住宿等功能于一体,这是记者在泽国机电创业园看到的画面。
这个崭新的园区是台州市首个公开出让的工业地产项目,与泽国机床交易市场、浙江东南机床城比邻而建,位于椒黄路温半小时城市圈。园区负责人谢加明介绍,22家入园企业中有9家为规模上企业。“齐全配套服务设施对企业提出了高要求,也促使产业向更高标准发展。”
近年来,温岭大力建设小微园区,推动工业入园发展。通过出台小微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相关规定,明确新增小微园区用地规模不得低于80亩,同一园区同类产业入驻占比必须达70%以上,立项前必须确定园区定位、企业规模、周边配套等,以园区标准化助力产业高端化。目前,该市已谋划建设小微园区39个,总面积3500亩,其中建成投用17个、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560余家。
对面积小、分散零星的工业用地,该市探索“飞地”模式整合指标,打造大体量的小微园区。“泽国机电创业园就是‘飞’出来的小微园。”温岭市经信局小微园区办公室负责人林炳谊告诉记者,该园总占地约113亩,全部由泽国镇以化零为整的方式进行盘活,不需新增土地指标。同时,温岭积极推行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开发模式,引入第三方管理机构,切实提高小微园“建管用”。
“妈妈式”服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日前,当地一家上市公司收到了3本临时土地证。“3本证分属于3家子公司,都位于温西厂区,且彼此相邻。接下来将全部划转到母公司进行统一开发。”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介绍,温西工厂由3宗地块组成,建设用地面积约161.4亩,“有利于最大限度提高地产利用率。”
“这就好比1栋房子,3人住要造3个客厅。现在3人是一家,客厅合用以更好利用空间。”温岭市经信局大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刘荣峰告诉记者,“我们倾听企业诉求,主动对其开展‘妈妈式’服务。”
为了解决企业这一问题,温岭市组织建设、国土、税务等相关部门多次开展联合踏勘、现场指导。国土资源局负责地块合并,变更临时土地证,并重新约定开竣工时间;建设规划局凭临时土地证对经济技术指标进行统筹,同时实施零地技改。
通过大企业服务联席会议制度等“妈妈式服务”,服务中心已帮助重点企业协调解决发展问题63个,为80家规上企业补办不动产权证,总建筑面积达77.5万平方米,解决企业融资6.5亿多元。
同时,温岭在政策上为企业裂变上足“发条”。前不久,《温岭全面推广“妈妈式”服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三十条措施》发布,从产业优化升级、项目招引、企业发展、要素保障、关爱企业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等方面入手,提供零距离“五心”服务。工业用地“先租后让”“标准地”供地实施意见的出台,为保障优质项目和企业用地空间提供了方法,今年已在19宗582亩工业用地上实践,有力推动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步伐。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